一种无人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691发布日期:2018-08-29 00:5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运输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运输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航拍、植保以及物流运输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在物流运输领域,特别是在地势险峻的地域,无人运输机由于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地貌的变化而深受青睐,而现有的无人运输机通常不具备自动卸载货物的功能,影响了物流运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卸货且结构简单的无人运输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运输机,包括飞行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飞行机构包括机体、机臂、旋翼和飞行控制模块,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箱、柔性绳和配重块,所述机体的轮廓呈碟状,所述机臂和旋翼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四个以上,所述机臂均匀分布于机体的边缘且机臂的一端与机体的边缘连接,所述旋翼与机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飞行控制模块设置于机体的内部且通过电机与旋翼连接,所述运输箱连接于机体的底部且运输箱的轮廓为长方体,所述运输箱的侧板底部设有支架,所述运输箱的底板由对称设置的两块开合板组成,两块开合板之间互相远离的两端分别与运输箱侧板的底端可转动连接,两块开合板的内部均设有垂直于两块开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的通孔,所述柔性绳的长度大于两块开合板的通孔的总长度,所述柔性绳穿设于两块开合板的通孔且柔性绳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支架的底端所在水平面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机臂的一端设有螺纹柱,所述机体的边缘设有与所述螺纹柱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旋翼的旋转平面互相垂直的第一销孔,所述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机体上表面且与机体的中心轴互相平行的第二销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与飞行控制模块通过蓝牙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板的上表面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还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于运输箱侧板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箱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端与开口边缘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无人运输机飞行时,配重块与地面处于分离状态,配重块脱离地面时由于向下的重力作用将柔性绳拉直,柔性绳穿设于两块开合板的通孔,柔性绳被拉直后带动开合板向上转动将运输箱的底部开口关闭,无人运输机降落时配重块与地面接触,柔性绳所受拉力消失,两块开合板受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将运输箱的底部开口打开,运输箱内的货物自动落出运输箱,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运输机利用配重块受重力作用时将柔性绳拉直,柔性绳带动开合板向上转动关闭运输箱的底部开口,同时利用无人运输机降落后配重块与地面接触使柔性绳所受拉力消失,开合板受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打开运输箱的底部开口完成自动卸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箱的底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机体;2、机臂;3、旋翼;4、运输箱;5、柔性绳;6、配重块;

7、开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配重块6受重力作用时将柔性绳5拉直,柔性绳5带动开合板7向上转动关闭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同时利用无人运输机降落后配重块6与地面接触使柔性绳5所受拉力消失,开合板7受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打开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完成自动卸货。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运输机,包括飞行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飞行机构包括机体1、机臂2、旋翼3和飞行控制模块,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箱4、限位板和配重板,所述机体1的轮廓呈碟状,所述机臂2和旋翼3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四个以上,所述机臂2均匀分布于机体1的边缘且机臂2的一端与机体1的边缘连接,所述旋翼3与机臂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飞行控制模块设置于机体1的内部且通过电机与旋翼3连接,所述运输箱4连接于机体1的底部且运输箱4的轮廓为长方体,所述运输箱4的底板的一端部通过转轴与运输箱4的侧板底部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位于运输箱4的空腔内且限位板的一端固定于转轴的外壁,所述限位板和底板互相垂直,所述配重板位于运输箱4的外部且配重板倾斜向下固定于转轴的外壁,所述配重板与底板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机体1的边缘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位于配重板的底端所在水平面和转轴所在水平面之间。

使用时,将无人运输机托起或将无人运输机的支架置于立柱上,使配重块6脱离地面,无人运输机飞行时,配重块6与地面处于分离状态,配重块6脱离地面时由于向下的重力作用将柔性绳5拉直,柔性绳5穿设于两块开合板7的通孔,柔性绳5被拉直后带动开合板7将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关闭,无人运输机降落时配重块6与地面接触,柔性绳5所受拉力消失,两块开合板7受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将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打开,运输箱4内的货物自动落出运输箱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运输机利用配重块6受重力作用时将柔性绳5拉直,柔性绳5带动开合板7向上转动关闭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同时利用无人运输机降落后配重块6与地面接触使柔性绳5所受拉力消失,开合板7受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打开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完成自动卸货。

进一步的,所述机臂2的一端设有螺纹柱,所述机体1的边缘设有与所述螺纹柱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旋翼3的旋转平面互相垂直的第一销孔,所述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机体1上表面且与机体1的中心轴互相平行的第二销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螺纹柱和螺纹孔将机臂2和机体1螺接,便于机臂2的拆装,无人运输机未使用时,将机臂2拆离机体1后置于运输箱4内,便于无人运输机的存放,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配合插销对机臂2进行限位和固定,能够提高机体1和机臂2的装配精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与飞行控制模块通过蓝牙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无线遥控器通过蓝牙对无人运输机进行无线控制,操作便捷。

进一步的,所开合板7的上表面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还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于运输箱4侧板的外壁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重力传感器能够检测运输箱4内货物的重量,根据货物的重量选择相应重量的配重块6,能够防止配重块6由于重量过低导致货物从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箱4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端与开口边缘铰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箱盖能够对运输箱4内的货物起到遮蔽雨水的作用,同时箱盖的一端与开口边缘铰接,便于箱盖的开合。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无人运输机,包括飞行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飞行机构包括机体1、机臂2、旋翼3和飞行控制模块,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箱4、柔性绳5和配重块6,所述机体1的轮廓呈碟状,所述机臂2和旋翼3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四个,所述机臂2均匀分布于机体1的边缘且机臂2的一端与机体1的边缘连接,所述旋翼3与机臂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飞行控制模块设置于机体1的内部且通过电机与旋翼3连接,所述运输箱4连接于机体1的底部且运输箱4的轮廓为长方体,所述运输箱4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端与开口边缘铰接,所述运输箱4的侧板底部设有支架,所述运输箱4的底板由对称设置的两块开合板7组成,两块开合板7之间互相远离的两端分别与运输箱4侧板的底端可转动连接,两块开合板7的内部均设有垂直于两块开合板7之间的接触面的通孔,所述柔性绳5的长度大于两块开合板7的通孔的总长度,所述柔性绳5穿设于两块开合板7的通孔且柔性绳5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位于支架的底端所在水平面的下方,还包括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与飞行控制模块通过蓝牙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无人运输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机臂2的一端设有螺纹柱,所述机体1的边缘设有与所述螺纹柱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旋翼3的旋转平面互相垂直的第一销孔,所述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机体1上表面且与机体1的中心轴互相平行的第二销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一种无人运输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开合板7的上表面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还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于运输箱4侧板的外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运输机利用配重块6受重力作用时将柔性绳5拉直,柔性绳5带动开合板7向上转动关闭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同时利用无人运输机降落后配重块6与地面接触使柔性绳5所受拉力消失,开合板7受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打开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完成自动卸货;通过螺纹柱和螺纹孔将机臂2和机体1螺接,便于机臂2的拆装,无人运输机未使用时,将机臂2拆离机体1后置于运输箱4内,便于无人运输机的存放,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配合插销对机臂2进行限位和固定,能够提高机体1和机臂2的装配精度;无线遥控器通过蓝牙对无人运输机进行无线控制,操作便捷;重力传感器能够检测运输箱4内货物的重量,根据货物的重量选择相应重量的配重块6,能够防止配重块6由于重量过低导致货物从运输箱4的底部开口掉落;箱盖能够对运输箱4内的货物起到遮蔽雨水的作用,同时箱盖的一端与开口边缘铰接,便于箱盖的开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