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手机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2971发布日期:2018-08-21 19:53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具体为一种折叠式手机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影视拍摄,生活,历史勘探,农业等多个领域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近些年智能手机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手机的性能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最初对于它的设想,手机性能的提升,已经有能力去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处理器使用。那么当无人机技术与当代智能手机技术相结合,可以整合人们对便携电源,手机,无人机三方面的要求。

自拍无人机属于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带有高清拍摄设备的无人机由于体积大,占用空间多,仍不方便携带,而小型化的便携式无人机拍摄像素低,续航短,无法满足长时间的拍摄要求。

现有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可携带智能手机起升,利用智能手机的相关功能实现无人机功能,但固定手机的结构大小不能调节,只能装载同一尺寸的手机,使无人机的应用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智能手机水平放置于机体底部,只能俯拍,视野受到限制,不方便手势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无人机只能装载同一尺寸的手机,使无人机的应用受到限制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延长续航时间、拍摄像素高且方便携带、可装载各种尺寸智能手机的折叠式手机无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折叠式手机无人机,包括机身模块、机臂模块、机臂锁紧模块、智能设备固定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池模块,其中机臂模块通过机臂锁紧模块连接至机身模块的四个角部,智能设备固定模块安装于机身模块两个相对的侧边位置,电池模块安装于机身模块上,控制模块包括智能设备及内置控制模块,其中智能设备通过智能设备固定模块安装于机身模块上部,内置控制模块安装于机身模块底部。

智能设备固定模块包括挡板、扭转弹簧以及第三螺栓,其中挡板通过扭转弹簧及第三螺栓转动安装于固定块中,固定块安装于机身模块的侧边,扭转弹簧向挡板提供向机身方向旋转的扭矩。

固定模块为两个,相距为可容置一个手机的长度。

挡板为底端可绕机身模块的侧边旋转的长条形板,中间具有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宽度为可容置一个智能手机的厚度。

机身模块的机架上表面设有置放智能设备的凹槽。

机臂模块中的机臂与机身模块中的机架的接合面处设置3个60°梯形牙,同时在机架上与机臂接合面处设置3个60°梯形牙,分别与机臂上的3个60°梯形牙嵌合。

机身模块包括机架和底板,底板通过卡扣方式与机架底部连接,形成相对密闭的机身内部空间;机架和底板侧边中部为内凹形,其宽度及凹进深度为可容置两个桨叶驱动电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利用现有智能设备的运算能力和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现了智能设备控制无人机飞行,智能手机在飞行中处于竖直状态,在1-2m的高度,手机摄像头就可以直接拍到人和手势,方便操作者直接面对无人机挥手,实现手势控制。

2.本发明体积小,质量轻,其机臂具有折叠功能,更具便携性。

3.本发明无人机可以拍照片、录视频,通过手势控制还可以以跟随视角飞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人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人机正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无人机侧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机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机臂及机臂锁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智能设备固定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折叠后随身携带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机身模块,101为机架,102为底板,2为机臂模块,201为机臂,202为无刷电机,203为桨叶,204为第一螺栓,3为机臂锁紧模块,301为第二螺栓,302为蝶形螺母,4为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01为挡板,402为扭转弹簧,403为第三螺栓,501为智能设备,502为内置控制模块,503为电动机电子调速器,504为电源管理模块,6为电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折叠式手机无人机机架,包括机身模块1、机臂模块2、机臂锁紧模块3、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控制模块以及电池模块6,其中机臂模块2通过机臂锁紧模块连接至机身模块1的四个角部,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安装于机身模块1两个相对的侧边位置,电池模块6安装于机身模块1上,控制模块包括智能设备及内置控制模块,其中智能设备通过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安装于机身模块1上部,内置控制模块安装于机身模块1底部。

如图5~6所示,机臂模块2包括机臂201、无刷电机202、桨叶203以及第一螺栓204,其中桨叶203通过螺纹直接连接至无刷电机202的转动轴上,四个第一螺栓204穿过机臂201的四个孔位,与无刷电机202底部的四个螺纹孔配合连接。机臂模块2中的机臂201与机身模块1中的机架接合面处设置3个60°梯形牙,同时在机架上与机臂接合面处设置3个60°梯形牙,分别与机臂201上的3个60°梯形牙嵌合。

机臂锁紧模块3包含螺栓301和蝶形螺母302,螺栓穿过机架101的孔位与机臂201的孔位,与蝶形螺母302螺纹配合连接。

如图7所示,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包括挡板401、扭转弹簧402以及第三螺栓403,其中挡板401通过扭转弹簧402及第三螺栓403转动安装于固定块中,固定块安装于机身模块的侧边;固定模块4为两个,相距为可容置一个手机的长度。挡板401为底端可绕机身模块的侧边旋转的长条形板,中间具有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宽度为可容置一个智能手机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螺栓403穿过设置在机架101上的孔位,将挡板401与扭转弹簧402固定在机架101上,扭转弹簧402向挡板401提供向机身方向旋转的扭矩。机架101两侧设置对称的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将智能设备501以竖直状态固定在机架101上。

安装智能设备501(本实施例采用智能手机)时,将两侧挡板401向机身外转动,将智能设备501以短边竖直状态放置在机架上101表面设置的凹槽即长条形孔内,释放两侧挡板,挡板在扭转弹簧402的作用下,自动将智能设备固定在机身上,配合机架101上表面的凹槽,使智能设备固定更稳定。同时,在挡板内圈与机架凹槽内涂覆橡胶涂层,增加与智能设备的摩擦力,吸收机身飞行时的震动,使智能设备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

机身模块1包括机架101和底板102,底板102通过卡扣方式与机架101底部连接,形成相对密闭的机身内部空间;机架101和底板102侧边中部为内凹形,其宽度及凹进深度为可容置两个桨叶驱动电机。

机臂模块2通过机臂锁紧模块3连接至机架101上,机臂设计有折叠功能,机臂能绕螺栓旋转,进行展开和收回状态的切换。为了避免产生意外旋转,需要设置锁定机构。如图6、7、8所示,在机臂上与机架接合面处设置3个60°梯形牙,同时在机架上与机臂接合面处设置3个60°梯形牙。通过梯形牙嵌合的方式,机臂在收回状态下与机身中轴线呈0°,可以完全收回,如图8所示。同时,机臂在展开状态下与机身中轴线呈120°,并在飞行中保持锁定角度,保证飞行安全。

本发明的控制部分包括智能设备501、内置控制模块502、电动机电子调速器503以及电源管理模块504。智能设备501通过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固定在机架上表面。内置控制模块502、电动机电子调速器503和电源管理模块504通过机架101内部预留的安装孔位定位粘合在机架101内表面。电池模块601(采用电池组)通过粘合方式固定在机架101内表面。机架101内部的剩余空间为电缆走线空间,并在侧面留有走线孔位,线缆从电动机电子调速器503引出,穿过孔位,经过机臂201预留的凹槽,最终连接至无刷电机202。孔位留有足够宽度和长度,保证折叠与展开状态的走线伸缩空间。

智能设备501通过智能设备固定模块4以竖直状态固定在机身模块1上,即垂直于机身模块1;机臂模块2为无人机提供飞行动力,机臂锁紧模块3控制机臂模块2的锁紧、伸出与回收,控制模块接受智能设备501的信号并为无人机提供直接控制信号,电池模块6为无人机提供电源。

智能设备501开机后,通过其搭载的摄像头捕捉控制者动作信息,通过内置图像识别程序,解算控制信号,并传输给飞控程序,飞控程序同时收集智能设备501的其他传感器信息,解算出控制信号。然后通过数据线方式或无线传输方式将控制信号传至内置控制模块502,内置控制模块502解算后,输出至四个为电动机电子调速器503,电动机电子调速器503控制四个无刷电机202使无人机完成相应飞行动作。通过自定义图像识别程序的功能,控制者可以自定义人体动作所对应的控制信号,进而实现无人机录像、拍照、跟随、环绕等多种功能。由于高级控制程序都运行在智能设备上,可以方便的进行升级、调试、模拟等操作,拥有后期开发空间。

正常飞行状态下,电池组在电源管理模块的协助下为内置控制模块、电动机电调和无刷电机供电。如出现设备电量不足等紧急状态下,电源管理模块也可控制电池组与智能设备交叉供电,保证飞行安全。非飞行状态下,电源管理模块可以控制电池组的充电过程,电池组充满电后,平时也可为智能设备提供充电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