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旋转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8418发布日期:2020-11-19 23:2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用旋转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旋转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装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驾驶、操作要求低的优点,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类传感器或摄像设备,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是卫星遥感与传统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宽到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防灾减灾、农作物估产、缉毒缉私、边境巡逻、治安反恐等领域应用甚广。

一些的无人机,需要额外设置旋转机构,用于螺旋桨的翻转或者底部支撑架管的翻转,现有技术中的翻转机构都是通过旋转电机实现,而有些需要旋转的部件本身离主机身较远,如此设置旋转电机,需要在相应的位置上放置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增加了无人机本身的重量,另外也不影响机身的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无需配置旋转电机的旋转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用旋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调节板以及调节控制杆,其中:

所述旋转调节板设有

-两根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一枢转轴转动连接在一固定臂上;

-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主板体,所述主板体具有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主板体下表面的调节槽,该调节槽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顶部设有槽壁,其一端贯通所述主板体的端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体的一端部连通,所述第二槽体为上下贯通的通槽结构,其另一端部与一向上设置有一弧形调节臂连接,所述弧形连接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槽体连通的弧形滑槽;

所述调节控制杆设有

能够在位于所述固定臂上的第一滑槽中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调节槽平行;

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控制臂;

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臂的侧上方且与其平行的第二控制臂,所述第二控制臂设有能够在所述调节槽中滑动的第二滑块;

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臂以及第二控制臂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控制臂以及第二控制臂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滑动套,所述滑动套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臂,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沿所述固定臂的轴线做直线运动,所述滑动套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滑块或者第一控制臂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控制臂轴向可伸缩,其内设置有轴线可压缩的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枢转轴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还设有一套设于所述枢转轴的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设有两个垂直的弹簧臂,其中一个所述弹簧臂固定在所述枢转轴上,另个一个所述弹簧臂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转轴内设有第一容纳孔,其中一个所述弹簧臂限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中,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容纳孔,另一个所述弹簧臂限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块端部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弧形滑槽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旋转调节板,通过调整第二控制臂在调节槽中位置实现旋转调节板的转动,当需要旋转调节板呈水平设置时,移动调节控制杆,使得第二控制臂位于第一槽体内时;当需要该调节板呈竖直设置时,将第二控制臂从第一槽体移动至第二槽体内,因为第二槽体为贯通槽,此时第二控制臂穿过该第二槽体,其自由端在弧形滑槽中滑动使得旋转调节板翻转,另外,本发明设置弧形连接臂和弧形滑槽,能够保证第二控制臂第二槽体外部滑入第二槽体内时的导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俯视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在央视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中:1-枢转轴;2-旋转调节板;202-连接臂;204-主板体;206-调节槽;208-第一槽体;210-第二槽体;211-弧形连接臂;212-弧形滑槽;4-调节控制杆;402-第一滑块;404-第一控制臂;406-第二控制臂;410-第二滑块;412-连接臂;6-固定臂;602-第一滑槽;8-滑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调节板2以及调节控制杆4,其中:

所述旋转调节板2设有

-两根连接部202,所述连接部202通过一枢转轴1转动连接在一固定臂6上;

-与所述连接部202连接的主板体204,所述主板体204具有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主板体204下表面的调节槽206,该调节槽206设有第一槽体208和第二槽体210,所述第一槽体208顶部设有槽壁,其一端贯通所述主板体204的端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体210的一端部连通,所述第二槽体210为上下贯通的通槽结构,其另一端部与一向上设置有一弧形调节臂连接,所述弧形连接臂2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槽体210连通的弧形滑槽212;

所述调节控制杆4设有

能够在位于所述固定臂6上的第一滑槽602中滑动的第一滑块402,所述第一滑槽602与所述调节槽206平行;

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02的第一控制臂404;

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臂404的侧上方且与其平行的第二控制臂406,所述第二控制臂406设有能够在所述调节槽206中滑动的第二滑块410;

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臂404以及第二控制臂406的连接臂412,所述连接臂412与所述第一控制臂404以及第二控制臂406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滑动套8,所述滑动套8滑动套8设在所述固定臂6,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沿所述固定臂6的轴线做直线运动,所述滑动套8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滑块402或者第一控制臂404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控制臂406轴向可伸缩,其内设置有轴线可压缩的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202内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枢转轴1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还设有一套设于所述枢转轴1的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设有两个垂直的弹簧臂,其中一个所述弹簧臂固定在所述枢转轴1上,另个一个所述弹簧臂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转轴1内设有第一容纳孔,其中一个所述弹簧臂限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中,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容纳孔,另一个所述弹簧臂限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块410端部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槽体210与所述弧形滑槽212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斜面。

本发明的具有原理如下:

一、旋转调节板2在水平位置旋转到竖直位置,具体而言:

(1)初始状态下(旋转调节板2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二控制臂406位于第一槽体208中,因第一槽体208顶部设置槽壁,此时第二控制臂406为旋转调节板2提供水平向上的支撑力;

(2)通过滑动套8带动第一滑块402以及调节控制杆4水平移动,使得第二控制臂406慢慢进入第二槽体210内;

(3)第二控制臂406的长度大于第二槽体210的长度,当第二控制臂406的自由端与第二槽体210的末端接触时,将压缩第二控制臂406的长度;

(4)当整个第二控制臂406完全进入第二槽体210内(与第一槽体208脱离)时,因为第一控制臂404与第二控制臂406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即连接臂412的存在),此时第一控制臂404不会与第一槽体208内壁接触以提供水平支撑力,此时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或者旋转调节板2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旋转调节板2翻转成竖直状态,在此过程中,第二控制臂406的自由端在弧形连接臂211的弧形滑槽212中滑动。

二、旋转调节板2在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具体而言:

(1)初始状态下(旋转调节板2处于竖直位置时),第二控制臂406位于第二槽体210外部,其自由端在弧形滑槽212中;

(2)通过滑动套8带动第一滑块402以及调节控制杆4水平移动(与“一”中方向相反),第二控制臂406沿着弧形滑槽212进入第二槽体210中,此过程中,旋转调节板2由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

(3)继续水平运动,该第二控制臂406进入到第一槽体208内,与第一槽体208顶臂接触,为旋转调节板2提供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力。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