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80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线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线材的卷线器。
背景技术
卷线器被广泛地应用在连接固定电话机至配线盒以及连接计算机和硬件设备之间,常见的卷线器如专利号为02241504.1中所述,如图1、图2,该卷线器包括一相互扣合的上、下壳体1、2、设置于上下壳体中的一集线盘3、一卷簧4、一线材5和一掣动装置6,该掣动装置6包括一活动片62和一活动块64和一棘轮65,所述的卷簧4设置于上壳体1和集线盘3之间,其一端与集线盘3相连,另一端与上壳体1相连,上述上下壳体为梨形,一端大,另一端小,所述的掣动装置6通过凸柱68插入中空的柱体66中固定于下壳体2上,位于小端处,该卷线器通过卷簧4的弹性能将线材收回,通过掣动装置6可以实现线材的自如收放、停止,(具体请参照专利号为02241504.1专利文件)但是由于掣动装置6为偏心设置,上下壳体为梨形,但卷簧设置在上壳体和集线盘中心处,所以使得整个结构不够紧凑,且掣动装置偏心设置时的活动性不够好,线材和集线盘之间的磨擦较大,线材之间会有相互阻碍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卷线器产生使用不可靠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卷线器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这种卷线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和组设于上下壳体中的集线盘、卷簧、线材以及一控制该集线盘转动的掣动装置,所述的下壳体与集线盘之间设置有一与下壳体配合的下盖片,上壳体与掣动装置之间设置有一与上壳体配合的上盖片;集线盘为盘状,在第一盘面上中心设置有一枢轴,在第二盘面上设置有一圆环体,所述掣动装置设置于集线盘的圆环体内且固设于上壳体上,其包括一摆动臂、一摆片和一棘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掣动装置和卷簧同轴同心,从而整体结构紧凑;2.掣动装置设置在卷线器中心处从而活动性好;3.使用可靠。

图1为现有卷线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现有卷线器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线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线器的斜视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线器下壳体局部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线器的集线盘和掣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卷线器集线盘和掣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卷线器集线盘、下盖片、中心轴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卷线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1、下壳体2和组设于上下壳体中的集线盘3、卷簧4、线材5以及一控制该集线盘3转动的掣动装置6,所述的下壳体2与集线盘3之间设置有一与集线盘3配合的下盖片7,上壳体1与掣动装置6之间设置有一与上壳体1配合的上盖片8(上盖片8可用其它薄片如麦拉片替代),其中集线盘3为盘状,在第一盘面上设置有枢轴322和一小枢轴324,如图4,枢轴322为一中空状柱体,一中心轴36与之配合设置;另在第二盘面上还设置有一圆环体34;所述掣动装置6包括一摆动臂62、一摆片64和一棘轮66,该掣动装置6设置于集线盘3的圆环体34内,该掣动装置6的摆动臂62与一复位弹簧65配合设置,该复位弹簧65可助摆动臂62更为可靠的归于集线盘3所设的齿槽342中;所述的圆环体34内壁为齿状,一侧设置有一供线材出入的狭槽340;如图7,所述掣动装置6中的摆动臂62、摆片64和棘轮66上分别设置有与上壳体1所设置的凸柱12配合的凹洞60;如图8,所述的枢轴322设置于中心位置处,小枢轴324设置在与之邻近的位置上,其中枢轴322为端部成凹凸梅花形状的柱体;所述的线材5的一端盘绕在集线盘3的第一盘面上的枢轴322、324上,另一端穿经狭槽340而后沿着集线盘3的绕道延伸,盘绕在第二盘面上的圆环体34外围;所述的卷簧4一端固定在下壳体2中心处所设置的一中心有槽的卡柱22上,另一端固定在下盖片7上;所述的下盖片7为一圆盘上设置一圆台状,在圆盘中心处设置有一与集线盘3第二盘面上所设置的枢轴322、324相配合的通孔72和圆柱形孔74;所述上盖片8与掣动装置6相邻的一面上设置有四个凸柱82;所述的上下壳体1、2上均设置有一出线槽14、24。组装前,线材5一端盘绕在第二盘面上的圆环体34外围,另一端沿着集线盘3的绕道341从狭槽340穿出盘绕在集线盘3第一盘面上所设的枢轴322、324上;组装时,先将卷簧4一端插入下壳体2中心所设置的凸出的卡柱22中,另一端与下盖片7连接,将集线盘3第二盘面上的枢轴322、324插入下盖片7上配合设置的通孔72和圆柱形孔74中,而后将中心轴36插入集线盘3上所设置的中空的大枢轴322中并与下壳体2所设的卡柱22相配合,接着,将掣动装置6与上壳体1连接,即是一一将摆动臂62、棘轮66和挡板64插入上壳体1上对应设置的凸柱12中;然后将上盖片8卡入上壳体1中,最后是将上下壳体1、2扣合,在这其中线材5的两端分别通过上、下壳体1、2上的狭槽14、24出壳体,线材5两端可接有插头等与用以与外围设备连接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卷线器在使用过程中,抽动线材5的一端,集线盘3转动,从而集线盘3所设圆环体34内齿带动摆动臂62的运动,摆动臂62与摆片64相连,从而摆片64也转动,初始时,挡块662在棘轮66的槽内664内,挡销666与棘轮66远离,摆片64的转动为偏移运动,当挡块662离开棘轮槽664,挡销666向棘轮66靠拢,从而带动棘轮66转动,摆动臂62离开圆环体34内壁齿槽342内,从而集线盘3能持续转动出线;当停止出线时,该集线盘3因卷簧4的回缩弹力而反转,摆动臂62在复位弹簧65的作用下回转,带动摆片64摆动,同时档块662归入棘轮66转动后的另一棘轮槽664内,摆动臂62复位又卡入圆环体34内壁的齿槽342内,形成卡掣状态,令集线盘停止回转收线的动作。若再将线材5再次往外拉伸,即令集线盘3转动,圆环体34的内壁与摆动臂62解除卡掣状态,同时棘轮66通过挡销666的拔动而转动,使线材5再向内收时,挡块662可再顺势卡入棘槽664内,从而集线盘3可顺利转动,达成卷收线材的效果。
由上所述,可知,该实用新型卷线器在工作过程中,上下壳体1、2和中心轴36保持不动,通过掣动装置6和集线盘3以及与之连接的上、下盖片8、7的相关动作而实现线材5自如的收放,由于掣动装置6和卷簧4同轴同心,从而整体结构紧凑;掣动装置6设置在卷线器中心处从而活动性较之现在技术的偏心设置要好;又由于该上、下盖片8、7能在上、下壳体1、2中和集线盘3一起转动,从而线材5和集线盘3之间的磨擦较小,线材之间不会产生相互阻碍的情况,从而卷线器使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卷线器,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和组设于上下壳体中的集线盘、卷簧、线材以及一控制该集线盘转动的掣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与集线盘之间设置有一与集线盘配合的下盖片,上壳体与掣动装置之间设置有一与上壳体配合的上盖片;集线盘为盘状,在第一盘面上设置有一枢轴,在第二盘面上设置有一圆环体,所述掣动装置包括一摆动臂、一擺片和一棘轮,设置于集线盘的圆环体内且与上壳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体内壁为齿状,一侧设置有一供线材出入的狭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掣动装置中的摆动臂、摆片和棘轮上分别设置有与上壳体所设置的凸柱配合的凹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设置于集线盘第一盘面中心位置处,为中空的柱体,该第一盘面上还设置有一与所述枢轴邻近的小枢轴,有一中心轴穿插在枢轴的中空柱体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材输入端盘绕在集线盘的第一盘面上的枢轴上,另一输出端盘绕在集线盘第二盘面的圆环体上。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簧一端固定在下壳体中心处所设置的一中心有槽的卡柱上,另一端固定在下盖片上。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盖片为一圆盘上设置一圆环,在圆盘上中心处设置有一与集线盘第二盘面上所设置的在枢轴相配合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片为一圆环,与掣动装置相邻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凸柱。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臂与一复位弹簧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片上两侧分别设置有挡块和挡梢。
专利摘要一种卷线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和组设于上下壳体中的集线盘、卷簧、电线以及一控制该集线盘转动的掣动装置,所述的下壳体与集线盘之间设置有一与下壳体配合的下盖片,上壳体与掣动装置之间设置有一与上壳体配合的上盖片;集线盘为盘状,在第一盘面上中心设置有一枢轴,在第二盘面上设置有一圆环体,所述掣动装置包括一摆动臂、一挡板和一棘轮,设置于集线盘的圆环体内且固设于上壳体上。从而该卷线器结构紧凑、活动效果好、使用可靠。
文档编号B65H75/34GK2690360SQ20042001537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0日
发明者张锡帆 申请人:张锡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