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505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物体或物料储存或运输的大型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台架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设计的端部可折叠台架式集装箱(以下简称折叠箱),两端折叠后与底架上表面平齐,形成一个载货平台,可以当成一个平台箱使用。一般而言,这种折叠箱,在侧梁外侧面布置有若干个插桩孔(Stanchion pocket),当前后角柱或前后端墙处在直立状态时用来插装立柱(插桩),防止运输时货物在两个侧面方向的窜动。当集装箱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角柱对插桩孔的遮挡,除了侧梁中段的插桩孔外,其它插桩孔均不可见,无法再使用插桩。限制了折叠箱作为平台箱使用时,对货物的定位能力。申请人之前提出的两件中国专利申请第200420014687.6号(实用新型名称为《折叠箱》)、第200410015111.6号(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折叠箱》)中,通过在角柱上开设通孔来解决角柱对插桩孔的遮挡问题。但却没解决插桩在同一个折叠箱上的回收利用问题,更没有解决折叠箱在使用功能上的进一步扩充问题。
一般而言,折叠箱或平台箱,其配套使用的插桩,因为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件,是作为一种通用的货物绑扎件使用的,它不是折叠箱或平台箱本身的组成部分,而由货主或货物乘运人提供。但是,某些情况下,货主或货物乘运人本身是箱主。他们更希望插桩是箱体的一部分,而与箱体一起多次使用。特别是需要使用特殊插桩的时候。这就需要考虑,在不使用这些插桩时,如何将它们收藏在箱内的问题。
现有的折叠箱和平台箱,在箱体四周均设有货物绑扎点。但大都设在箱体有效载货区域之外。但在对某些货物运输时,可能需要在该有效区域内设置绑扎点,而利用原来的绑扎点固定货物顶上的覆盖物(如防水油布)。同样,当端部构件(如端墙)向箱内折叠时,这些新增加的绑扎点不能被端部构件所遮挡。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多种功能和功能的折叠箱/平台箱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装箱,其可以当作一个普通的折叠箱或者平台箱使用,又可作为一个半高或全高的集装箱使用,并可存放暂时不用的各附加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集装箱,至少包括一底架平台、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平台两端的两端部结构、若干根可分别插设于所述底架平台两底侧梁外侧处及四角的可拆卸的活动立柱及可连接于相应的立柱之间的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其中,在所述底架平台内部的闲置空间内设置有储存箱。
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中,在所述底架平台两底侧梁外侧处设有若干个可供立柱插设的插桩槽。
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中,在端部结构的每个角柱上还开设至少一个孔,在所开孔侧面至少增加一块补强钢板,在端部结构处于折叠状态下供立柱插入。
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中,在所述底架平台底侧梁上还设有若干个上方开口的锁链箱,每个锁链箱内都装有一锁链及一固定在锁链箱内用来连接锁链一端的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为横杆或拉环中的一种;所述锁链箱上表面不高于侧梁的上表面,锁链箱底部还开有排水孔。
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中,在端部结构靠两侧的相应位置设置通孔,且在端部结构向底架平台底折叠时,通孔与锁链箱的上方开口一一对应。
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中,在所述活动立柱的顶部,设有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孔或其他装置。
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中,所述储存箱设置于所述底架平台内的闲置空间内,用钢板和金属网分隔改造而成,储存箱门的打开方向朝向箱外。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底架平台四个角部附加安装可拆卸的角部立柱,在插桩槽内插入的立柱,以及在立柱和角部立柱的顶上安装一些连接件,还可在所述连接件上盖上绑扎点在底架平台四周位置的覆盖物(如防水油布),就可作为一个半高或全高的集装箱使用;同样,这些新增加的防水油布、立柱、连接件等暂时不用时,可存放在位于底架平台内部的储存箱内,成为一个普通的折叠箱或平台箱。而且在不改变集装箱的外形尺寸,不降低角柱、底架平台等组件强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活动立柱、活动连接件及防水油布等的专用存放位置,强化了使用时货物的紧固定位和防雨淋的能力。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本实用新型结合如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将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的锁链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角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的四角落的角部立柱装于外铰链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的活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1底架平台11铰链111钢板112螺栓12、12’端梁13侧梁131锁链箱132锁链133固定件134排水孔
14侧梁外侧处141插桩槽15货物绑扎点2端部结构21、21’角柱211内铰链212贯穿孔213补强钢板22通孔3活动立柱3’角部立柱4活动连接件5储存箱51箱门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包括一底架平台1、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平台两端的两端部结构2、若干根可分别插设于所述底架平台两底侧梁外侧处及四角的可拆卸的活动立柱3、角部立柱3’以及可连接于相应的立柱3,3’之间的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4。
在底架平台1的内部靠近前后两端的闲置空间内各设置有一储存箱5,该储存箱5是用钢板和金属网分隔改造成为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箱,储存箱5的箱门51分别设在所述底架平台1的前后两端外侧,储存箱5底开有排水孔(未标示)。
在底架平台1的四角处还各设有一铰链11,在底架平台1的两端还各设有一端梁12、12’。在该底架平台1位于该两侧梁13外侧处14上设有若干对称的插桩槽141。
在底架平台1侧梁13上还设有若干个上方开口的锁链箱131,锁链箱131上部不超出侧梁13的上表面。如图3所示,在该锁链箱131内装设有一锁链132,上方开口的大小要能让锁链132通过,还要便于操作。锁链132的一端与锁链箱131中的一固定件133固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固定件133是一焊设于锁链箱131内的横杆,当然,该固定件不限定于横杆,也可以是一拉环等结构,只需能将锁链132的一端与锁链箱131固定连接即可。锁链箱131底部还开有排水孔134。
该端部结构2与底架平台1之间通过铰链11连接在一起。在端部结构2、2的两侧各设有一角柱21、21’。如图4所示,在角柱21、21’的下端安装有内铰链211,每个角柱21、21’上还开设至少一个在前后端墙处于折叠状态下供立柱3穿过的贯穿孔212,在每个所述角柱21所开贯穿孔212外侧面还可增加一块补强钢板213。该角柱21、21’内铰链211与底架平台1上对应的外铰链11通过转销(图未示出)连接在一起,使得端部结构2可转至直立或折叠状态;通过外铰链11、内铰链211上可沿端梁12、12’方向活动的插销(图未示出)将端部结构2、2’固定在直立位置,当端部结构2、2’折叠在底架平台1上时,插销处于不工作状态,此时的多功能集装箱作为折叠箱使用。
图1中所示的端部结构2、2’是在现有端部结构上的改进,经优化设计后可以保持端部结构2、2’原有强度不变。在前后端部结构2、2’两侧相应位置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2,在前后端部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向底架平台折叠时),这些通孔22正对侧梁13上的锁链箱131的上方开口,通孔的大小要设计成能让锁链132通过,还要便于操作,通孔22的四周可适当加强。
立柱3是插设于底架平台1两侧的插桩槽141内。如图5所示,位于底架平台1的四角处的外铰链11的上方还各装设一角部立柱3’。在每一外铰链11上部位置加上一块钢板111(未标示),该钢板111是用螺栓紧固到外铰链11上,中部可开设一方孔供一角部立柱3’通过,而且可将其它立柱3插入钢板111中部的方孔作为角部立柱3’使用。当然,也可以是在外铰链11上部位置加上一块钢板111,钢板111用螺栓112紧固到外铰链11上,将钢板111与立柱焊接在一起构成一角部立柱3’。这样在安装角部立柱3’时只需用螺栓112将钢板111与外铰链11相连即可。
如图6所示,连接件4连接于相应的立柱3、角部立柱3’的顶端。
如图7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集装箱时,当端部结构2、2’处于折叠状态时(向底架平台折叠时),立柱3、角部立柱3’及连接件4均装设在相应的位置时,从锁链箱131中取出锁链132固定货物,再在连接件4上盖上一层防水油布6,将防水油布6绑扎到底架平台1四周货物绑扎点15上。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可作为一个半高或全高的集装箱使用。
当将防水油布6、立柱3、角部立柱3’、连接件4等存放在位于底架平台1两端的储存箱5内,关上储存箱5箱门51,这时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装箱可作为一般的折叠箱/平台箱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集装箱的外形尺寸,不降低角柱、底架平台等组件强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立柱、防水油布等的专用存放位置,强化了使用时货物的紧固定位和防雨淋的能力。这种多功能集装箱,既可以用作普通平台箱/折叠箱,也可以通过安装储藏在储存箱内的立柱、连接件、防水油布等附件,作为半高或全高的开顶或遮顶集装箱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底架平台、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平台两端的两端部结构、若干根可分别插设于底架平台两底侧梁外侧处及四角的可拆卸的活动立柱以及可连接于相应的活动立柱之间的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其中,在所述底架平台内部的闲置空间内设置有储存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平台两底侧梁外侧处上设有若干个可供立柱插设的插桩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结构的两侧设置有角柱,所述角柱上还开设至少一个孔,在端部结构处于折叠状态下供立柱插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角柱所开孔侧面至少增加了一块补强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平台底侧梁上还设有若干个上方开口的锁链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个锁链箱内都装有一锁链及一固定在锁链箱内用来连接锁链一端的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为横杆或拉环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链箱上表面不高于侧梁的上表面,锁链箱底部开有排水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部结构靠两侧的相应位置设置通孔,且在端部结构向所述底架平台折叠时,通孔与锁链箱的上方开口一一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立柱的顶部,设有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平台内的闲置空间内用钢板和金属网分隔改造成为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箱,储存箱门的打开方向朝向箱外。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集装箱,至少包括一底架平台、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平台两端的两端部结构、若干根可分别插设于所述底架平台两底侧梁外侧处及四角的可拆卸的活动立柱及可连接于相应的立柱之间的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其中,在所述底架平台内部的闲置空间内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多功能集装箱,其活动立柱、连接件、防水雨布等附件,可以装入箱体底架内的储存箱内,可成为普通平台箱或折叠箱使用。当这些附件从储存箱中取出,并安装在箱体底架上后,又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半高或全高的开顶式集装箱。其使用范围比普通平台箱和折叠箱更大,特别适合于往返于两个不同地点,并运输不同货物。
文档编号B65D88/52GK2743282SQ20042006778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孔河清, 李升奇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