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87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由柱形环和圆环的组合所构成的外护角。
背景技术
由于钢卷是空心的圆柱体,包装钢卷应当包括由薄钢板或塑性复合板构成的用于保护钢卷内外两个柱面的柱面护板和设置在钢卷两个端面且与其形状相同的端面护板,以及与钢卷两个端面的角部区域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内外护角板这三种元件。但,由于钢卷的边缘比较锋利,且在捆扎钢卷时,捆扎带需要对钢卷外表面的包装元件施加相当大的作用力,而这个作用力极易造成捆扎带两侧区域的包装元件产生波纹形凸起,甚至使捆扎带部位断裂,故上述的包装元件特别是外护角应具有预定的刚性才能保证其包装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外护角均是采用与钢卷的外径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柱形环和沿着该柱形环的一个端部径向向内弯折并延伸的圆环所构成的L形结构,并且柱形环和圆环均是采用光滑的弧面或平面形状。就上述的用于包装钢卷的外护角而言,要想提高其刚性只能采用两种方案,其一是增加外护角的厚度,其二是让外护角与端护板和柱面护板间有较大的重叠率(通常重叠率在95%以上),可见,在这两种方案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案,都要提高内护角的制作成本。而用于包装钢卷的元件是一次性使用的且消耗量非常大的部件,其厚度的增加或者重叠率的提高所增加的成本是相对较大的。
另外,中国专利2488853号提出了一种名称为“钢卷包装用塑料外护角圈”的技术。其所公开的内容中称,该护角圈包括有圆环和与该圆环组成一体的护简,且在圆环上设置有多个凹口。其意是用该护角圈包装卷板时,利用凹口来解决或消除因护角圈与卷板间的大小不相匹配所产生的张力过大、弯曲度过量所造成的护角圈圆环变形。但,凹口的设置不但不能增加护角圈的刚性,反而会使其刚性降低,从而使包装元件间重叠率提高;同时,该护角圈也没有给出限定捆扎带的部位,给捆扎钢卷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改变自身结构的方式增加其刚性,以降低包装元件之间重叠率的方式降低包装成本且方便捆扎的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是在该外护角的圆环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凸出于该圆环所在平面的肋棱,而沿着所述柱形环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
所述圆环上所设置的肋棱或柱形环上所设置的槽其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
所述圆环上设置有2-4圈沿着其径向平行排列的肋棱。
所述柱形环上设置有1-3圈沿着其轴向平行排列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只是分别在外护角的圆环或柱形环上增加有至少一圈肋棱或凹槽,而无论是肋棱还是凹槽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外护角的刚性,故使用该种外护角可降低与柱面护板和端面护板间的重叠率,可降低包装成本;同时柱形环上的凹槽还可以限定捆扎带的位置,能有效地防止捆扎带脱落;此外,制作外护角上的肋棱或者凹槽可通过轧制方式一次形成,所以,该种结构的外护角制作过程也不复杂,且几乎不增加外护角的制作成本。


附图1是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外护角具有一个主体1,该主体1是由一块弯折的板件构成,它包括一个与钢卷的外径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柱形环11和一个与沿着该柱形环11的一个端部径向向内弯折并且延伸的圆环12,在圆环12上设置有两圈凸出于该圆环12所在平面并且平行排列的肋棱13,在柱形环11的外周边设置有一圈凹槽14。肋棱13和凹槽14的数量可根据被包装物如钢卷直径的大小确定,在一般情况下,肋棱13可设置2至4道,而凹槽14可设置1-3道。所述肋棱13和凹槽14的横截面形状可设置成半圆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
权利要求1.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该外护角具有一个与钢卷的外径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柱形环和沿着该柱形环的一个端部径向向内弯折并延伸的圆环所构成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凸出于该圆环所在平面的肋棱,而沿着所述柱形环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上所设置的肋棱或柱形环上所设置的凹槽其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上设置有2-4圈沿着其径向平行排列的肋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环上设置有1-3圈沿着其轴向平行排列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钢卷用的外护角,该种外护角的圆环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凸出于该圆环所在平面的肋棱,而沿着所述柱形环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肋棱和凹槽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外护角的刚性,故使用这种外护角可降低与柱面护板和端面护板间的重叠率,可降低包装成本,且几乎不增加外护角的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B65D59/00GK2792985SQ20042015043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张明德 申请人:张明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