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包机送线机构的耐磨夹紧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073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打包机送线机构的耐磨夹紧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丝打包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包机送线机构的耐磨夹 紧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机械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打包机被广泛运用在产品生产 线上。炼钢行业中,生产完成的钢丝一般通过打包机绕装成为卷装品运输和出售,这种打包 机设有包括驱动轮和夹紧轮的送线机构。上述驱动轮由安装在打包机上的液压马达驱动, 驱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梯形凹槽;上述夹紧轮由安装在打包机上的液压油缸驱动,夹紧 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驱动轮的梯形凹槽配合的梯形凸台。待绕卷的钢丝压紧于梯形凹槽 和梯形凸台之间,送线机构通过驱动轮转动以及夹紧轮夹紧产生的摩擦力进行送线。现有夹紧轮的梯形凸台的上端面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为使钢丝在送线过程中稳 定夹持于驱动轮与夹紧轮之间不偏移,此圆弧面一般深度较大,这样,上述驱动轮梯形凹槽 的两个侧面与夹紧轮梯形凸台的两个侧面之间的缝隙会很小。夹紧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 于圆弧凹槽受钢丝摩擦而深度加大,致使驱动轮梯形凹槽的两个侧面与驱动轮梯形凸台的 两个侧面接触,如此会使夹紧轮丧失对钢丝的夹紧力,钢丝与驱动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继 而钢丝出现打滑现象,必须更换夹紧轮才能使打包机正常工作,不仅机器的检修维护费用 高,且严重影响生产节奏,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周期长 进而减少打包机检修维护费用、提高打包机工作效率、保证生产节奏的打包机送线机构的 耐磨夹紧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包机 送线机构的耐磨夹紧轮,包括与液压油缸连接的轮毂以及设置于轮毂外圆周面上的梯形凸 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凸台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梯形凸台的上端面的两侧为平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位于梯形凸台的上端面中部的凹槽为圆形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夹 紧轮梯形凸台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夹紧轮上端面位于凹槽的两侧为平面。上述平面与 凹槽的连接处将钢丝顶压在驱动轮的梯形凹槽内,相比现有较深的圆弧面的夹压结构,本 新型可更加有效地保证钢丝通过驱动轮和夹紧轮时不产生偏移;此外,本新型使得驱动轮 梯形凸台的两个侧面与夹紧轮梯形凸台的两个侧面之间的间隙明显增大,进而有效增加夹 紧轮的抗摩擦能力、减少机器的检修率和维护费用、保证机器的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夹紧轮;1-1、轮毂;1-2、梯形凸台;1-3、凹槽;2、驱动轮;2_1、
梯形凹槽;3、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打包机送线机构的耐磨夹紧轮,包括与液压油缸连接的轮 毂1-1,所述轮毂1-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梯形凸台1-2,所述梯形凸台1-2的上端面的中部 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为圆形凹槽,梯形凸台1-2上端面上位于凹槽1-3的两侧为平 打包机上安装外圆周面上设有梯形凹槽2-1的驱动轮2,钢丝3夹紧于驱动轮2 的梯形凹槽2-1与夹紧轮1的梯形凸台1-2之间,驱动轮2由液压马达驱动转动以带动钢 丝3进行送线。机构送线过程中,夹紧轮1上的凹槽1-3和其两侧的平面部分的连接处与 钢丝3接触,如此既很好地限制了钢丝3沿夹紧轮1轴向方向的移动,保证钢丝3送线过程 中不偏移抖动,也增加了夹紧轮1的梯形凸台1-2的两个侧面与打包机上驱动轮2的梯形 凹槽2-1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增加了夹紧轮1的耐摩擦能力,延长夹紧轮1的 使用寿命,夹紧轮1的更换频率降低,减小了打包机的检修维护费用,保证打包机的生产节 奏,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打包机送线机构的耐磨夹紧轮,包括与液压油缸连接的轮毂以及设置于轮毂外 圆周面上的梯形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凸台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梯形凸台的上 端面的两侧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机送线机构的耐磨夹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梯形 凸台的上端面中部的凹槽为圆形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包机送线机构的耐磨夹紧轮,包括与液压油缸连接的轮毂以及设置于轮毂外圆周面上的梯形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凸台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梯形凸台的上端面的两侧为平面。本实用新型可更加有效地保证钢丝通过驱动轮和夹紧轮时不产生偏移;此外,本实用新型使得驱动轮梯形凸台的两个侧面与夹紧轮梯形凸台的两个侧面之间的间隙明显增大,进而有效增加夹紧轮的抗摩擦能力、减少机器的检修率和维护费用、保证机器的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H51/04GK201842538SQ20102056105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巍, 杨洪军, 韩立立 申请人: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