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738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作为对食品、药品、医疗品和杂货等各种物品进行包装用的包装材料,应用了一种在袋体的开口部配设有阴阳咬合的一对带状的卡扣带、且这种咬合状态构成为可自由开闭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以下有时简称为“包装袋”)。这种包装袋通过对开口部进行密封而被封闭。当对包装袋进行开封时,可从形成于包装袋边缘的豁口等切口或缺口等将袋体的基材薄膜撕开来去除密封部分而进行开封。近年来,开发了一种任何人都能容易开封的包装袋,并谋求一种能容易将基材薄膜撕开的易开封性优异的包装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I所述的嵌合件的与袋体粘接的带部具有沿该带部全长伸长的规定宽度的具有易切割性功能的树脂层。在该树脂层上使用了不同于带部的树脂。专利文献2所述的卡扣带的阳部件及阴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一边缘具有切割部。该切割部在第一厚壁部与第二厚壁部之间具有比第一厚壁部及第二厚壁部薄的薄壁部。利用该结构,在开封时,薄壁部被撕开,能确保用于解除卡扣带的咬合的足够的袋体的抓住部分。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 - 244027号公报专利文献2 W02008/035494A1但是,在专利文献I那样的具有易切割性功能的树脂层中,切割部区域宽大,以便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因此,有因施加将树脂层撕开时的力的施加方法而使切割线产生S形行进且不能容易撕开之虞。另外,在将树脂层撕开时,有时在树脂层的宽度方向两端的二个部位被撕开,在该情况下,树脂层成为纤维状或绳状的切屑,有可能产生外观恶化、或切屑妨碍咬合无法获得足够封闭等的不良情况。专利文献2的薄壁部也相同,因为具有规定宽度尺寸,所以切割线可能会S形行进、或可能在多个部位被撕开而产生切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开封的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本发明的卡扣带,其在一对带状基部上分别设有互相可咬合的阳部件及阴部件,该卡扣带中,在所述一对带状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带状基部的端部上,具有相比于该带状基部的厚度尺寸为厚壁的一对厚壁部;设在这对厚壁部之间的、相比于该厚壁部的厚度尺寸为薄壁的薄壁部;以及突出形成在该薄壁部上的、厚度尺寸与该厚壁部的厚度大致相同的肋部。
另外,所述肋部的厚度尺寸(D)为所述肋部的从所述薄壁部突出的高度尺寸与所述薄壁部的厚度尺寸之和,所述肋部的厚度尺寸(D)与所述厚壁部的厚度尺寸(D2)之比((D)/(D2))为 O. 8 以上、I. 2 以下。此外,所述厚壁部的厚度尺寸(D2)与所述薄壁部的厚度尺寸(Dl)之比((D2)/(Dl))为3以上、12以下。 另外,所述带状基部、所述一对厚壁部及所述肋部的一表面上具有粘接层。此外,所述粘接层为融点与所述带状基部及所述切割部所用的树脂相比低的聚烯烃类树脂。本发明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其中,在具有可将封入物封入的开口部的袋体的开口部内表面配置有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卡扣带,且所述卡扣带配置成使所述带状基部、所述厚壁部及所述肋部的一表面粘接于所述内表面的状态。发明效果采用本发明的卡扣带,由于具有设有厚度尺寸与壁厚部大致相同的肋部,因此在使卡扣带与袋体粘接时,能使壁厚部和肋部与袋体的内表面粘接。因此,当将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撕开进行开封时,因为在拉伸强度相比于壁厚部及肋部较小的薄壁部处被切断,故切割部位是一个,不会产生切屑。另外,由于切割线由肋部定位,因此,切割线不会产生S形行进,直线切割性优异,能容易撕开。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I中II — II线的剖面图。图3是将所述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切割部予以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4是将所述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豁口部分附近予以放大表示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比较例I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2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面图。符号说明I……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2......袋体3......卡扣带40……阴侧带状基部40B、45A3、473、45B3……作为粘接层的密封层44、54……切割部50……阳侧带状基部50B、55A3、573、55B3......作为粘接层的密封层45A、55A......第一厚壁部45B.55B......第二厚壁部46 >56......薄壁部47......肋部471、571......袋侧肋部472,572……内侧肋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结构图I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I中
II一 II线的剖面图。图3是将所述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切割部予以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I (以下有时简称为“包装袋I”)具有袋体2、与袋体2的内表面21IA粘接的卡扣带3。袋体2是将作为包装材料的基材薄膜21重合形成,其周缘具有侧部密封部22及顶部密封部23。顶部密封部23通过对袋体2的放入封入物的开口部24进行密封而形成。侧部密封部22的在顶部密封部23侧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作为撕开开始部的V字形的豁口 25。作为基材薄膜21不限于单层薄膜,也可是构成为在基材层212上层叠了密封材料层211的层叠薄膜,还可以根据所要求的性能使用构成为在基材层212与密封材料层211之间作为中间层而层叠有气体阻挡层、遮光层和强度提高层等的层叠薄膜层。对于基材层212,除了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0ΡΡ薄膜)外,也可较佳地使用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薄膜)、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等,根据需要,还可使用各种工程塑料薄膜。对于密封材料层211,可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CPP)等。卡扣带3从一方的侧部密封部22到另一方的侧部密封部22粘接在开口部24的内表面211A上。卡扣带3具有设有阴部件的阴侧带状基部40 ;与阴侧带状基部40的开口部24侧的端部连接的切割部44 ;设有阳部件的阳侧带状基部50 ;以及与阳侧带状基部50的开口部24侧的端部连接的切割部54。阴侧带状基部40具有带状基部主体41;与该带状基部主体41连接成一体的作为阴部件的第一钩部42及第二钩部43。第一钩部42和第二钩部43互相对向。第一钩部42和第二钩部43可卡合脱卸地与阳侧带状基部50的头部53咬合,构成咬合部6。另外,阴侧带状基部40具有与内表面211A呈对向的袋侧面40A,袋侧面40A上层叠有使袋侧面40A与内表面211A粘接用的作为粘接层的密封层40B。如图2、3所示,切割部44从咬合部6向开口部24连续地具有第一厚壁部45A、薄壁部46、肋部47和第二厚壁部45B。第一厚壁部45A配置在咬合部6侧,第二厚壁部45B配置在开口部24侧。一对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形成为厚壁相比于带状基部主体41的厚度尺寸而较大。另外,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设置成沿带状基部主体41的长度方向为长条状。第一厚壁部45A具有与内表面211A对向的第一袋侧面45A1 ;以及在作为与第一袋侧面45A1相反一侧的面、与阳侧带状基部50对向的第一内侧面45A2。第一袋侧面45A1上层叠有使第一袋侧面45A1与内表面211A粘接用的密封层45A3。另外,该密封层45A3与密封层40B连续地形成为一体。
另外,第二厚壁部45B也具有与内表面211A对向的第二袋侧面45B1 ;作为以及在与第二袋侧面45B1相反一侧的面、与阳侧带状基部50对向的第二内侧面45B2。第二袋侧面45B1上层叠有使第二袋侧面45B1与内表面211A粘接用的密封层45B3。这些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具有厚度尺寸(D2)。薄壁部46长条状地配置在一对第一和第二厚壁部45A、45B之间,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配置在与豁口 25对应的位置。另外,薄壁部46具有与内表面211A对向的袋侧薄壁面461 ;以及作为与袋侧薄壁面461相反一侧的面的内侧薄壁 面462。袋侧薄壁面461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及第二袋侧面45A1、45B1在厚度方向上向袋体2的内部侧后退的位置。即,薄壁部46的袋侧薄壁面461设置为相对于第一及第二袋侧面45A1、45B1呈阶梯状,相对于内表面211A具有规定间隔,且与内表面211A不粘接。另外,内侧薄壁面462也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内侧面45A2及第二内侧面45B2在厚度方向上向内表面211A侧后退的位置。S卩,薄壁部46的内侧薄壁面462设置为相对于第一内侧面45A2及第二内侧面45B2呈阶梯状。薄壁部46在第一厚壁部45A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和第二厚壁部45B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通过肋部47连接成大致直线状。另外,薄壁部46形成为相比于带状基部主体41、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薄壁。并且,薄壁部46的厚度尺寸(Dl)优选为50 μ m以上,更为优选为60 μ m以上。这里,在薄壁部46的厚度尺寸(Dl)小于50 μ m的情况下,当内表面211A粘接有卡扣带3时,薄壁部46可能会产生弯曲,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发生肋部47未充分与内表面211A粘接而不能直线状撕开的情况。并且,薄壁部46的宽度尺寸优选为O. 5mm以上、5mm以下,更为优选的范围是Imm以上、3mm以下。在薄壁部46的宽度尺寸小于O. 5mm时,可能难以形成肋部47。另一方面,在薄壁部46超过5mm时,可能无法沿肋部47引导切割线C(参照图4)。并且,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的厚度尺寸(D2)与薄壁部46的厚度尺寸(Dl)之比((D2)/(D1))优选为3以上、12以下,更为优选为5以上、10以下。这里,在所述比值((D2)/(D1))小于3时,薄壁部46可能会与内表面211A粘接。另一方面,在所述比值((D2)/(D1))大于12时,薄壁部46容易弯曲,有可能产生前述那样的问题。肋部47包括从袋侧薄壁面461突出形成的多个袋侧肋部471 ;从内侧薄壁面462突出形成的多个内侧肋部472 ;以及这些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之间的薄壁部46。这些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分别各形成三个。这些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设在薄壁部46的宽度方向的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袋侧肋部471具有与内表面21IA对向的袋侧肋部面471A,袋侧肋部面47IA上层叠有使袋侧肋部面47IA与内表面21IA粘接用的密封层473。内侧肋部472具有与阳侧带状基部50对向的内侧肋部面472A。这些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与薄壁部46形成为一体,且形成为沿第一和第二厚壁部45A、45B的长度方向呈长形状。
肋部47具有与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大致相同的厚度尺寸(D),其厚度尺寸(D)为袋侧肋部471的高度尺寸 (Hll)、内侧肋部472的高度尺寸(H12)及薄壁部46的厚度尺寸(Dl)之和。并且,肋部47的厚度尺寸(D)与第一或第二厚壁部45A、45B的厚度尺寸(D2)之比((D)/(D2))优选为0.8以上、I. 2以下,更为优选为I。这里,在所述比((D)/(D2))大于I. 2的情况下,难以使内表面211A与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粘接。另一方面,在所述比((D)/(D2))小于O. 8的情况下,难以使内表面21IA与袋侧肋部471粘接。并且,肋部47的厚度尺寸⑶优选为200μπι以上、700μπι以下,更为优选为300 μ m以上、600 μ m以下。这里,在肋部47的厚度尺寸(D)小于200 μ m的情况下,薄壁部46可能会与内表面21IA粘接,而不能容易地开封。阳侧带状基部50具有带状基部主体51 ;以及通过连接部52与该带状基部主体51连接的截面为大致箭头状的作为阳部件的头部53。另外,阳侧带状基部50具有带状基部主体51 ;以及在带状基部主体51的开口部24侧的端部的、与阴侧带状基部40的切割部44相同的切割部54。切割部54具有一对第一及第二厚壁部55A、55B、薄壁部56、肋部57、袋侧肋部571和内侧肋部572,它们对应于切割部44的一对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薄壁部46、肋部47、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另外,切割部54的袋侧肋部571和内侧肋部572具有袋侧肋部面571A和内侧肋部面572A,它们对应于切割部44的袋侧肋部面471A和内侧肋部面472A。另外,阳侧带状基部50具有袋侧面50A、第一及第二袋侧面55A1、55B1,它们对应于袋侧面40A、第一及第二袋侧面45A1、45B1。并且,这些袋侧面50A、第一及第二袋侧面55A1、55B1及袋侧肋部面571A上层叠有密封层 50B、55A3、573、55B3,它们对应于密封层 40B、45A3、473、45B3。阴侧带状基部40、切割部44、阳侧带状基部50及切割部54所用的树脂是结晶性聚烯烃类树脂。作为这种结晶性聚烯烃类树脂,可列举低密度聚乙烯(LD)、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和聚丙烯(PP)等,也可是这些树脂的混合物。密封层40B、45A3、473、45B3所用的树脂优选为聚烯烃类树脂。优选地,该聚烯烃类树脂的融点低于阴侧带状基部40及切割部44所用的结晶性聚烯烃类树脂。另外,密封层50B、55A3、573、55B3所用的树脂也优选为聚烯烃类树脂,优选其融点低于阳侧带状基部50及切割部54所用的结晶性聚烯烃类树脂。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要制造卡扣带3,可利用共挤出成型法进行一体化而获得。若利用共挤出法进行成型,可简化制造工序,可降低制造成本,可连续稳定地制造卡扣带3。并且,用基材薄膜21和卡扣带3,并用带有卡扣带的三方密封制袋机来制造包装袋I。带有卡扣带的三方密封制袋机使从带送出部送出的卡扣带3位于例如在从包装材料送出部送出的基材薄膜21间。并且,利用一对密封杆对基材薄膜21和阴侧带状基部40、切割部44、阳侧带状基部50及切割部54进行互相按压,使卡扣带3和基材薄膜21粘接。
并且,使所输送的基材薄膜21相对于基材薄膜21的输送方向以规定间隔进行热粘接,形成侧部密封部22,然后在侧部密封部22上切断,形成包装袋I。
另外,在形成包装袋I的侧部密封部22时,实施用于将卡扣带3压扁的点密封工序。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开封下面说明对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I进行开封的方法。图4是将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豁口部分附近予以放大表示的主视图。当进行开封时,握住豁口 25开口部24侧的基材薄膜21和封入物侧的基材薄膜21,将豁口 25作为撕开开始部向前后撕开从而进行开封。这里,由于肋部47粘接在内表面211A上,因此,应力集中在拉伸强度小的薄壁部46、56上,在该应力集中的薄壁部46、56处被切断。因此,由于应力集中的薄壁部46、56被切断,故只在一个部位被切断。S卩,切割线C(点划线)仅为一根。并且,由于通过肋部47、57定位,因此切割线C为直线状,未发生S形行进。然后,通过对卡扣带3的咬合部6进行解除,就可将包装袋I开封。在进行再封口的情况下,只要使第一钩部42及第二钩部43与头部53咬合、使咬合部6处于咬合状态即可。实施方式的效果采用前述那样的卡扣带3及包装袋1,可获得如下所示的作用效果。由于在卡扣带3的切割部44上设有具有与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的厚度尺寸(D2)大致相同的厚度尺寸(D)的肋部47,因此,在使卡扣带3与袋体2粘接时,能使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以及肋部47粘接在内表面21IA上。所以,在将包装袋I撕开进行开封时,应力会集中于拉伸强度小的薄壁部46,能够在该薄壁部46进行切断。所以,切断部位为一个,不会产生切屑。另外,在撕开包装袋I时,由于通过肋部47对切割线C进行定位,因此,切割线不会进行S形行进,可获得直线切割性,可容易进行撕开。另外,由于在与袋侧肋部471相反一侧也设有夹有薄壁部46的内侧肋部472,因此能可靠地在薄壁部46上进行切断。即,不会在袋侧肋部471或内侧肋部472上被切断。此外,由于在相对于第一及第二袋侧面45A1、45B1后退的位置上配置有薄壁部46,因此,薄壁部46不会与内表面211A粘接,可容易将薄壁部46、56切断。并且,由于使肋部47的厚度尺寸(D)与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的厚度尺寸(D2)之比((D)/(D2))为O. 8以上、I. 2以下,因此,能使袋侧肋部471和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良好地粘接在内表面21IA上。另外,由于使肋部47的厚度尺寸(D)与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的厚度尺寸(D2)之比处于上述范围,因此,能防止在制袋时薄壁部46粘接在内表面211A上。另外,在制袋时的点密封工序中,还能防止压扁部分产生气孔等。此外,由于使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的厚度尺寸(D2)与薄壁部46的厚度尺寸(Dl)之比((D2)/(D1))为3以上、12以下,因此,既能够防止薄壁部46与内表面211A粘接,又能够防止薄壁部46弯曲。此外,由于使薄壁部46的厚度尺寸(Dl)为50 μ m以上,因此,在使卡扣带3与内表面21IA粘接时,能够防止薄壁部46弯曲。所以,能使袋侧肋部471与内表面21IA良好地粘接。故在撕开包装袋I时,直线切割性优异。另外,由于作为密封层40B、45A3、45B3、473所用的树脂,使用了融点比阴侧带状基部40及切割部44所用的树脂低的聚烯烃类树脂,因此,能在制袋时以比较低的温度使袋体2与卡扣带3粘接。因此,能抑制袋体2的构成基材薄膜21的基材层212的老化。并且,阴侧带状基部40所用的树脂是结晶性聚烯烃类树脂,该结晶性聚烯烃类树脂是聚丙烯等特定树脂,因此,能容易地成型肋部47。由于在袋体2上设有卡扣带3,因此不会产生切屑,能做成直线切割性优异且能容易地撕开的包装袋I。另外,在卡扣带3的阳侧带状基部50的切割部54中也起到与切割部44同样的效
果O变形例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的范围内的变形和改进包含在本发明的内容中,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构造和形状等在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的范围内做成其它构造和形状等也没有问题。图5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面图。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壁部46例示了将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间连接成大致直线状的结构,但也可如图5所示设成波状等非直线状。例如,还可以构成为与第一厚壁部45A连接的薄壁部46C的一端部配置在内表面21IA侧,与第二厚壁部45B连接的薄壁部46C的另一端部配置在袋体2的内部侧、即阳侧带状基部50侦U。另外,阴侧带状基部40例示了通过密封层40B与内表面21IA粘接的结构,但是,阴侧带状基部40也可直接粘接在内表面21IA上。 即使是将这种结构的包装袋I切断时,由于肋部47粘接在内表面211A上,因此,应力集中在拉伸强度小的薄壁部46上,能在该薄壁部46进行切断。并且,例示了在薄壁部46上设置有袋侧肋部471及内侧肋部472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在薄壁部46上不设置内侧肋部472而仅设置袋侧肋部471,将薄壁部46配置在阳侧带状基部50侧。S卩,也可将薄壁部46设置成内侧薄壁面462相对于第一内侧面45A2及第二内侧面45B2未向内表面211A侧后退,内侧薄壁面462配置为相对于第一内侧面45A2及第二内侧面45B2处于大致同一个面上。另外,在图2、3中,例示了将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在薄壁部46上各设置有三个的结构,但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既可是一个,也可是多个。并且,虽然例示了袋侧肋部471和内侧肋部472各设置三个的结构,但袋侧肋部471的数目和内侧肋部472的数目也可不同。此外,虽然例示了在阴侧带状基部40上设置切割部44、在阳侧带状基部50上也设置切割部54的结构,但也可只在阴侧带状基部40或阳侧带状基部50中的任一方设置切割部44或切割部54。实施例下面,例举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实施例等内容的任何限定。
图6是比较例I的卡扣带的剖面图,图7是比较例2的卡扣带的剖面图。实施例I :实施例I的卡扣带用以下的结构材料通过市面销售的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使用所得到的卡扣带和基材薄膜,并用带有卡扣带的三方密封制袋机制造了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I的包装袋。另外,作为基材薄膜,其为将12 μ 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层叠而成的基材薄膜。实施例I的结构材料阳侧带状基部及阴侧带状基部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密度为900kg/m3,乙烯量为4%);密封层为金属茂类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融点95° C,MFR 3g/10分); 融点用DSC进行测定,将最高融解峰值作为融点。在上述条件下制造的卡扣带的形状如表I所示,肋部的厚度尺寸(D)及厚壁部的厚度尺寸(D2)为300 μ m,薄壁部的厚度尺寸(Dl)为60 μ m。另外,薄壁部不与袋体的内表面粘接。实施例2:除了实施例2的卡扣带的结构材料如下以外,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地得到了卡扣带及包装袋。实施例2的结构材料阳侧带状基部及阴侧带状基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密度913kg/m3、MFR 4g/10 分);密封层为金属茂类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融点95° C,MFR 3g/10分);比较例I :除了使用以下的结构材料外,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地得到了比较例I的卡扣带及包装袋。比较例I的卡扣带9A如图6所示,在具有阴部件91A1的阴侧带状基部91A和具有阳部件92A1的阳侧带状基部92A之间具有分别与袋体2的内表面211A粘接的切割部93A。比较例I的结构材料阴侧带状基部9IA及阳侧带状基部92A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密度916kg/m3、MFR :8. 5g/10 分);切割部93A为质量分数为80%的结晶性聚烯烃树脂(密度916kg/m3、MFR
8.5g/10分)、以及质量分数为20%的环状聚烯烃(MFR 30g/10分)。比较例2 除了不形成肋部以外,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地得到了如图7所示的比较例2的卡扣带及包装袋。比较例2的卡扣带9B具有通过密封层93B粘接的阴侧带状基部9IB和阳侧带状基部92B,该阴侧带状基部91B设有阴部件91B1,该阳侧带状基部92B设有阳部件92B1。并且,阴侧带状基部91B和阳侧带状基部92B具有将一对厚壁部94A、94B连接起来的薄壁部95。比较例3 除了将薄壁部的厚度尺寸(D2)做成40μπι以外,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地得到了比较例3的卡扣带及包装袋。
比较例4 除了将肋部的厚度尺寸⑶做成ΙΟΟμπι以外,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地得到了比较例4的卡扣带及包装袋。比较例5 除了将肋部的厚度尺寸⑶做成800μπι以外,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地得到了比较例5的卡扣带及包装袋。表I :
权利要求
1.ー种卡扣带,其在一对带状基部上分别设有互相可咬合的阳部件及阴部件,该卡扣带的特征在干, 在所述ー对帯状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帯状基部的端部上,具有相比于该带状基部的厚度尺寸为厚壁的一对厚壁部;设在这对厚壁部之间的、相比于该厚壁部的厚度尺寸为薄壁的薄壁部;以及突出形成在该薄壁部上的、厚度尺寸与该厚壁部的厚度大致相同的肋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的厚度尺寸(D)为所述肋部的从所述薄壁部突出的高度尺寸与所述薄壁部的厚度尺寸之和, 所述肋部的厚度尺寸(D)与所述厚壁部的厚度尺寸( D2)之比((D) AD2))为0.8以上、I.2以下。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卡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部的厚度尺寸(D2)与所述薄壁部的厚度尺寸(Dl)之比((D2V(D1))为3以上、12以下。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基部、所述ー对厚壁部及所述肋部的一表面上具有粘接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带,其特征在干,所述粘接层为融点与所述带状基部及所述切割部所用的树脂相比低的聚烯烃类树脂。
6.一种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可将封入物封入的开ロ部的袋体的开ロ部内表面配置有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带,且所述卡扣带配置成使所述带状基部、所述厚壁部及所述肋部的一表面粘接于所述内表面的状态。
全文摘要
一种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在卡扣带的切割部(44)上设有肋部(47),该肋部(47)具有与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的厚度尺寸(D2)大致相同的厚度尺寸(D),因此,在使卡扣带与袋体粘接时,能使第一及第二厚壁部(45A、45B)以及肋部(47)粘接在内表面(221A)上。所以,在撕开包装袋(1)进行开封时,应力集中在拉伸强度小的薄壁部(46)上,能在该薄壁部(46)进行切断,因此,切断部位为一个部位,不会产生切屑。当撕开包装袋(1)时,由于通过肋部(47)对切割线进行定位,故切割线不会进行S形行进,能够得到直线切割性,能容易地撕开。
文档编号B65D77/30GK102652097SQ20108005621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伊藤俊一, 片田亮 申请人: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