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夹手提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386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夹手提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箱上的提环。
技术背景
许多货箱在两端都设有提环,这样抬动货箱时比较方便。但是,现在的提环都是通过固定板与货箱铰接为一体,提环能向上或向下翻转到与货箱相贴,提货时手是向外向上施力的,当提提环的手力量不足时,会使手与货箱壁靠近,造成手被夹的现象,严重时会伤及手指。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夹手的提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提环本体和固定板,提环本体由两横杆和两侧杆构成环状,提环本体的一横杆嵌在固定板的凹槽内并与凹槽旋转配合,提环本体的两侧杆上设有卡子;在工作状态,侧杆中轴线与卡子上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的距离大于侧杆中轴线与卡子下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的距离;卡子位于侧杆上靠近固定板一端。
所述卡子上设有半圆槽,提环本体上的侧杆嵌在该半圆槽内并与半圆槽焊接为一体。
由于本发明中提环本体的两侧杆上设有卡子,在工作状态时,卡子立面与货箱相贴,侧杆中轴线与卡子上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的距离大于侧杆中轴线与卡子下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的距离,其效果是使提环本体上部远离货箱,从而保证了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与货箱壁相贴,确保在抬货箱时手不会被夹挤。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图ι所示,本发明包括提环本体1和固定板3,提环本体1是由两横杆和两侧杆构成的环状,提环本体1的一横杆嵌在固定板3的凹槽内并与凹槽旋转配合,固定板3通过螺钉与货箱螺接为一体。所述提环本体1的两侧杆上设有卡子2,卡子2上的一面设有半圆槽,其相对的另一面为卡子立面4,提环本体1的侧杆嵌在该半圆槽内并与半圆槽焊接为一体。在工作状态时,侧杆中轴线与卡子2上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4的距离大于侧杆中轴线与卡子2下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4的距离,卡子2位于侧杆上靠近固定板3的一端。最优化的卡子2结构是在工作状态,卡子2的上、下两个平面为水平面,卡子立面4垂直于上、下平面,而设有半圆槽的平面为斜面,该面与卡子立面4相对,该面上端远离卡子立面4。在常态时,提环本体1带同卡子2受重力作用,自然下垂与货箱壁相贴,手握的横杆位置最低。当工作时,手握住提环本体1的横杆上提货箱,该横杆自然翻转到最高处,此时,卡子2上平面较宽,卡子2为楔形,手握横杆处空间较大,由于卡子立面4的限制作用,使手握的横杆与货箱靠近到一定距离时,卡子立面4就会顶住货箱壁,使手握的横杆不会再靠近,起到了防止夹挤手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夹手提环,包括提环本体(1)和固定板(3),提环本体(1)由两横杆和两侧杆构成环状,提环本体(1)的一横杆嵌在固定板(3)的凹槽内并与凹槽旋转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环本体(1)的两侧杆上设有卡子(2);在工作状态,侧杆中轴线与卡子(2)上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4)的距离大于侧杆中轴线与卡子(2)下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4)的距离,卡子(2)位于侧杆上靠近固定板(3)—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2)上设有半圆槽,提环本体(1)上的侧杆嵌在该半圆槽内并与半圆槽焊接为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夹手的提环。本发明包括提环本体和固定板,提环本体由两横杆和两侧杆构成环状,提环本体的一横杆嵌在固定板的凹槽内并与凹槽旋转配合,提环本体的两侧杆上设有卡子;在工作状态,侧杆中轴线与卡子上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的距离大于侧杆中轴线与卡子下平面的交点到卡子立面的距离;卡子位于侧杆上靠近固定板一端。在工作时,由于卡子立面的限制作用,使手握的横杆与货箱靠近到一定距离时,立面就会顶住货箱壁,使手握的横杆不会再靠近,起到了防止夹挤手的作用。
文档编号B65D25/28GK102502050SQ20111034066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李俊平 申请人:李俊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