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139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栈板,特别是指一种组合式栈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使用的栈板结构,大都为木板钉制而成,由于木板使用久了之后容易腐坏,而且受到撞击时也容易破损,因此使用的效果不佳,且一旦栈板任何部位稍有损坏时, 即需整组报废淘汰,因此增加制造成本,故现今的栈板结构主要以塑胶材质制成,并以多件式组合而成,具有容易组装及方便携带的功效。例如中国台湾2008年7月21日公告的M336914号名称为“塑胶组合栈板结构“新型专利案,其上设有数固定杆,于该固定杆上端面排列设有数组固孔,且该固定杆底端延伸凸设有脚凸部,于该脚凸部底端同样开设有组固孔,另于该固定杆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数支撑板块,该支撑板块对应固定杆的组固孔开设有穿设孔,使得该支撑板块与固定杆之间,能利用螺固元件经支撑板块的穿设孔螺设固定于固定杆的组固孔内;借此,使该栈板可以组装结合使用;但该栈板是以螺固元件进行结合,在拆装及分解过程相当耗费时间,而且每一个栈板组装完成后,均为独立个体,无法再任意互相拼装使用,因此在使用上仍不尽理想。有鉴于现有栈板栈板组装耗时,并且承载面积固定,无法任意扩充等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导致的诸多缺失与不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终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损坏,可快速拆装且能无限延伸组装的组合式栈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栈板,包括有至少四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第一透孔,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基座,两相邻支撑件的第二端共同向下凸设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分别凹设形成有一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上设有多个第二透孔,所述第一端设有一第一卡掣槽,第二端设有第二卡掣槽;至少两承载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承载板设有第三透孔与第一透孔相对合;至少两个底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上,所述底板设有一接合面与所述支承座的接合槽相配合,所述接合面上设有第四透孔与所述支承座的第二透孔相对合;多个卡固件,其卡固在所述第一透孔与第三透孔内,以及第二透孔与第四透孔内, 所述卡固件包含一塞体及一插销,所述塞体上设有一具剖沟的阻挡部,所述塞体还设有一贯穿阻挡部的开孔,所述插销插在所述开孔内;[0012]多个连接件,其卡掣在所述两相邻支撑件的第一卡掣槽之间或第二卡掣槽之间, 所述连接件设有一第一卡掣块及一第二卡掣块。所述接合槽及接合面分别设为梯形。所述第一卡掣槽及第二卡掣槽均分别为一鸠尾槽,所述第一卡掣块及第二卡掣块均分别为一鸠尾块。所述第一卡掣块及第二卡掣块之间设有延长段,所述延长段上设有第五透孔。所述插销设有一粗糙面。本实用新型也可为一种组合式栈板,包括有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第一透孔,并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基座,所述基座系凹设形成有一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上设有多个第二透孔,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一卡掣块,第二端设有与所述卡掣块相配合的卡掣槽;至少两个承载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承载板设有第三透孔与第一透孔相对合;至少两个底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基座,所述底板设有一接合面与接合槽相配合,所述接合面上设有第四透孔与第二透孔相对合;多个卡固件,其卡固在所述第一透孔与第三透孔内,以及第二透孔与第四透孔内, 所述卡固件包含一塞体及一插销,所述塞体上设有一具剖沟的阻挡部,所述塞体还设有一贯穿阻挡部的开孔,所述插销插在所述开孔内。所述接合槽及接合面分别设为梯形。所述卡掣块为一鸠尾块,所述卡掣槽为一鸠尾槽。所述插销设有一粗糙面。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栈板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栈板是利用卡固件及连接件组合固定支撑件、承载板及底板,完全不需另外使用螺丝、铁钉等其他辅助构件进行组装,故组装、拆卸的速度快。2.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栈板利用每一支撑件的第一端设有一第一卡掣槽,第二端设有第二卡掣槽,可供连接件的第一卡掣块及第二卡掣块分别卡掣于每一相邻支撑件的第一卡掣槽或第二卡掣槽之间,而可无限延伸组装,以扩大承载面积。3.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栈板可利用承载板顶面插销的粗糙面产生摩擦阻力,以防止在搬运的过程中造成货物因滑动而跌落,又位于底板底面插销的粗糙面同样产生摩擦阻力,以防止栈板放置定位后产生移动。4.本实用新型利用底板设有梯形接合面的导引,可以使堆高机的插杆能平顺插入其中,以顶起整个栈板,不会造成支撑件或底板的损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固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支撑件之间以连结件延伸结合固定的示意图;[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连接件加设有延长段与两支撑件组装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连接件与两支撑件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支撑件为一体成型制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支撑件1、承载板2、底板3、卡固件4及连接件5,其中至少四个的支撑件1 (所述支撑件1的结构还请单独参考图6所示),该支撑件两两相对放置,每一个支撑件1上设有第一透孔11、第一端15及第二端16,其中第一端15向下凸设有一第一基座12,所述第一基座12凹设有一梯形的接合槽13,所述支撑件1的第二端16向下凸设有一第二基座12A,所述两相对的第二基座12A结合固定后共同向下凸设形成另一梯形的接合槽13,所述接合槽13上设有第二透孔14,在第一端15设有一第一卡掣槽17,所述第一卡掣槽17为一鸠尾槽,在第二端16则设有一第二卡掣槽18,所述第二卡掣槽18同样为一鸠尾槽,所述支撑件1的长度可设定成不同的规格,以利用多个支撑件1相对连接,形成不同的长度以供使用。至少两个的承载板2,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1上,所述承载板2设有第三透孔 21与第一透孔11相对合。至少两个的底板3,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1的第一基座12及第二基座12A,所述底板3设有一接合面31与接合槽13相配合,所述接合面31为梯形,所述接合面31上设有第四透孔32与第二透孔14相对合。多个卡固件4,请同时参照图3所示,其卡固在第一透孔11与第三透孔21内,以及第二透孔14与第四透孔32内,借以将承载板2及底板3分别固定在支撑件1上,所述卡固件4包含一塞体41及一插销42,所述塞体41上设有一具剖沟43的阻挡部44,塞体41设有一贯穿阻挡部44的开孔45,所述插销42插入在所述开孔45内,在插销42的顶缘设有一粗糙面46。多个连接件5,其卡掣在所述相邻支撑件1的第一卡掣槽17之间或第二卡掣槽18 之间,所述连接件5设有相对的第一卡掣块51及第二卡掣块52,所述第一卡掣块51及第二卡掣块52均为鸠尾块,所述第一卡掣块51及第二卡掣块52分别任意卡掣在两相邻支撑件 1的第一卡掣槽17或两相邻的第二卡掣槽18内。组合时,如图2及图3所示,将两支撑件1第二端16的第二基座12A相对设置,并使所述支撑件1的第二卡掣槽18及其另一相邻支撑件1的第二卡掣槽18相对合,再以所述连接件5的第一卡掣块51卡掣在其中一第二卡掣槽18内,而第二卡掣块52卡掣在另一相邻的第二卡掣槽18,将两个支撑件1连结固定,然后将连接完成的多个支撑件1等距间隔适当距离放置,再将所述承载板2 —一跨置在支撑件1上,并使所述第三透孔21与第一透孔11相对合(如图4所示),然后将所述卡固件4的塞体41插入第三透孔21及第一透孔 11内,再将所述插销42插入塞体41的开孔45内,借以利用剖沟43具有适当的撑张力,撑开所述阻挡部44,使其卡固在所述第一透孔11内,无法任意脱出,另将所述底板3的接合面 31 一一置入于支撑件1的接合槽13内,并使所述第四透孔32与第二透孔14相对合,所述卡固件4的塞体41插入对合后的孔内,再将所述插销42插入塞体41的开孔45内,借以利用剖沟43的撑张力,撑开所述阻挡部44,使其卡固在所述第二透孔14内,无法任意脱出。 这样,可使所述底板3平整固定在支撑件1的底部,组装成为一栈板(如图5所示)。使用时,当堆高机(图中未示出)的插杆插入在支撑件1的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 12A与底板3之间时(如图2所示),可受到所述底板3梯形接合面31的导弓丨,而能平顺插入其中,借以顶起整个栈板,不会造成支撑件1或底板3的损坏,再利用所述支撑件1底部设有多个相连结的第一基座12及第二基座12A,可以提供较强的支撑力量及强度,以供支撑较重的货物,并平均分散受力避免损坏,并利用位于承载板2顶面插销42的粗糙面46可以产生摩擦阻力,避免货物堆迭后,在搬运的过程中造成货物滑动而跌落,位于底板3底面插销42的粗糙面46同样可以产生摩擦阻力,防止栈板放置定位后产生移动,而造成妨碍。请参考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所需使用的长度,选择适当数量的支撑件1相对设置,利用多个支撑件1配合连接件5相互卡掣固定,无限延伸连接多个栈板的支撑件1, 以供扩大承载面积,并作为放置货物的平台使用,可增加栈板的附加功能。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如图6及图7所示,连接件5A的第一卡掣块51A及第二卡掣块52A之间设有延长段53A,所述延长段53A上设有第五透孔54A,借以将两相对的支撑件1连结固定,利用所述延长段53A上可以放置承载板2,再以卡固件4将所述承载板2 固定于连接件5A上,能再另外适度增加栈板组装后的长度,以配合不同的承载货物尺寸使用。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如图8所示,其中支撑件IB为一体成型制成,每一个支撑件IB上设有第一透孔11B,所述支撑件IB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的基座12B,每一基座12B 凹设有一梯形的接合槽13B,所述接合槽1 上设有第二透孔14B,所述支撑件IB设有第一端15B及第二端16B,于第一端15B设有一卡掣块17B,所述卡掣块17B为一鸠尾块,第二端 16B设有一卡掣槽18B,所述卡掣槽18B为一鸠尾槽;这样,利用至少两个的支撑件IB相对立置,再配合至少两个的承载板2、至少两个的底板3及多个卡固件4,即可组装成为一栈板使用。两相邻的栈板也可利用每一支撑件IB第一端15B的卡掣块17B,与其相邻另一栈板支撑件IB第二端16B的卡掣槽18B互相卡掣固定,而其第二端16B的卡掣槽18B也相同于其相邻另一栈板支撑件IB第一端15B的卡掣块17B相互卡掣固定,这样可供无限延伸连接多个栈板的支撑件1B,借以扩大其承载面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举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替换,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四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第一透孔,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基座,两相邻支撑件的第二端共同向下凸设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分别凹设形成有一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上设有多个第二透孔,所述第一端设有一第一卡掣槽,第二端设有第二卡掣槽;至少两承载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承载板设有第三透孔与第一透孔相对合;至少两个底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上,所述底板设有一接合面与所述支承座的接合槽相配合,所述接合面上设有第四透孔与所述支承座的第二透孔相对合;多个卡固件,其卡固在所述第一透孔与第三透孔内,以及第二透孔与第四透孔内,所述卡固件包含一塞体及一插销,所述塞体上设有一具剖沟的阻挡部,所述塞体还设有一贯穿阻挡部的开孔,所述插销插在所述开孔内;多个连接件,其卡掣在所述两相邻支撑件的第一卡掣槽之间或第二卡掣槽之间,所述连接件设有一第一卡掣块及一第二卡掣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槽及接合面分别设为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槽及第二卡掣槽均分别为一鸠尾槽,所述第一卡掣块及第二卡掣块均分别为一鸠尾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块及第二卡掣块之间设有延长段,所述延长段上设有第五透孔。
5.如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设有一粗糙面。
6.一种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第一透孔,并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基座,所述基座系凹设形成有一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上设有多个第二透孔,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一卡掣块,第二端设有与所述卡掣块相配合的卡掣槽;至少两个承载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承载板设有第三透孔与第一透孔相对合;至少两个底板,其组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基座,所述底板设有一接合面与接合槽相配合,所述接合面上设有第四透孔与第二透孔相对合;多个卡固件,其卡固在所述第一透孔与第三透孔内,以及第二透孔与第四透孔内,所述卡固件包含一塞体及一插销,所述塞体上设有一具剖沟的阻挡部,所述塞体还设有一贯穿阻挡部的开孔,所述插销插在所述开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槽及接合面分别设为梯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块为一鸠尾块,所述卡掣槽为一鸠尾槽。
9.如权利要求6、7或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设有一粗糙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栈板,在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透孔,并凸设一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凹设一接合槽,接合槽设有第二透孔,所述支撑件设有一第一卡掣槽及一第二卡掣槽,并以一连接件予以卡掣,所述支撑件上固定一承载板,承载板设有与第一透孔相对合的第三透孔,所述支撑件固定一底板,底板设有一接合面与所述接合槽结合,所述接合面上设有与第二透孔相对合的第四透孔,所述第一透孔与第三透孔内,以及第二透孔与第四透孔内分别卡固一卡固件,所述卡固件系包含一塞体及一插销,采用此种结构后的组合式栈板可快速拆装且能无限延伸,以扩大承载面积。
文档编号B65D19/40GK202063327SQ20112012532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王瑞智 申请人:王瑞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