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017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盘,尤其涉及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瓶生产流水线中轧盖机下托盘总成包括下托盘体、下托盘、轴承;下托盘体采用刚性材料制成,轧盖时下托盘通过轴承在下托盘体内腔做旋转运动,轴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较大,轴承外圈与下托盘体产生相对运动,造成了下托盘体的磨损,引起中心不稳,造成大输液瓶的倾斜,瓶口被轧盖刀碰碎,造成了药液的浪费,如需解决需将下托盘体全部换掉,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延长下托盘体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的轧盖机用下托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包括下托盘体,所述下托盘体内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形腔、第二圆柱形腔;所述第一圆柱形腔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形腔直径;所述第一圆柱形腔与第二圆柱形腔相接处形成一台肩;所述台肩上设有耐磨衬套;所述衬套内径等于第二圆柱形腔直径。优选的,所述衬套采用青铜合金材料制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通过下托盘体内设有大直径圆柱形腔和小直径圆柱形腔,以及在大直径圆柱形腔与小直径圆柱形腔形成的台肩上设有耐磨衬套,使用中,如果衬套磨损后可单独更换一个衬套,不仅节约了使用成本且延长了下托盘体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本发明的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托盘体;2、第一圆柱形腔;3、第二圆柱形腔;4、台肩;5、衬套;6、下托盘;7、轴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如附图I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包括下托盘体1,所述下托盘体I内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形腔2、第二圆柱形腔3 ;所述第一圆柱形腔2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形腔3直径;所述第一圆柱形腔2与第二圆柱形腔3相接处形成一台肩4 ;所述台肩4上设有耐磨衬套5 ;所述衬套5内径等于第二圆柱形腔2直径;所述衬套5可以采用青铜合金材料制成。轧盖时,下托盘6通过连接在衬套5与下托盘6之间的轴承7在下托盘体I内腔做旋转运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包括下托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盘体内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形腔、第二圆柱形腔;所述第一圆柱形腔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形腔直径;所述第一圆柱形腔与第二圆柱形腔相接处形成一台肩;所述台肩上设有耐磨衬套;所述衬套内径等于第二圆柱形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采用青铜合金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包括下托盘体,所述下托盘体内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形腔、第二圆柱形腔;所述第一圆柱形腔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形腔直径;所述第一圆柱形腔与第二圆柱形腔相接处形成一台肩;所述台肩上设有耐磨衬套;所述衬套内径等于第二圆柱形腔直径。本发明的一种轧盖机用下托盘,通过下托盘体内设有大直径圆柱形腔和小直径圆柱形腔,以及在大直径圆柱形腔与小直径圆柱形腔形成的台肩上设有耐磨衬套,使用中,如果衬套磨损后可单独更换一个衬套,不仅节约了使用成本且延长了下托盘体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7B3/28GK102815651SQ2012102626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叶晓峰 申请人: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