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加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258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灌装加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灌装加塞机。
背景技术
在液体灌装加塞生产过程中,根据规模化生产的需要,要求专用设备能够在高速运行下实现高产量和高效率,并且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安装维修方便,在液体的灌装和加塞过程中尽量将破损率降到最低,以保证灌装和加塞质量。现有的灌装加塞机械有直线式或者间歇回旋式两种。其中,直线式灌装加塞机更换规格件、调试和维修比较困难,运行中容易倒瓶,产量低;间歇回旋式灌装加塞机因为进瓶是间歇进行,故产量低,结构复杂,清洗也比较困难,不能满足液体高速灌装加塞的要求。综上所述,如何满足灌装加塞机械既方便易操作,又使得产率高、破损率低,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灌装加塞机,该灌装加塞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灌装瓶的破损率低,主要用于抗生素瓶以及西林瓶等的灌装、加塞工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加塞机,包括进瓶机构、灌装机构、加塞机构、出瓶机构和走瓶机构,所述进瓶机构包括理瓶盘、进瓶拨轮和扇形块,所述进瓶拨轮与所述理瓶盘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所述进瓶拨轮与所述扇形块对合设置,所述扇形块的下缘紧靠所述走瓶机构设置;所述灌装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走瓶机构上的灌装前称重装置、灌装工位和灌装后称重装置,所述灌装工位上方对应地设置有灌装注射头;所述加塞机构包括加塞吸头和理塞盘,所述加塞吸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理塞盘的出塞口上方;所述出瓶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剔废拨轮、出瓶拨轮和接瓶盘;所述走瓶机构包括行走梁和推送梁,所述行走梁和所述推送梁平行靠近设置,所述推送梁在电机驱动下往复推送瓶体。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梁包括推送板、支架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推送板通过所述支架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推送板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板的里侧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卡口。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块等间距设置有三个传送卡位,每一个所述传送卡位设置有六个瓶位。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块与所述灌装前称重装置之间具有第一过渡带。进一步地,所述剔废拨轮处设置有一废瓶传送带,所述废瓶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废瓶收集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灌装加塞机中,抗生素瓶、西林瓶等是由理瓶盘连续输送至进瓶拔轮,这样进瓶流畅、不破瓶;而行走梁是以间歇运动的方式将瓶子送至各个工位,从连续运动转为直线运动是由扇形块机构实现的,当扇形块与进瓶拨轮交接时为连续运动,与主传送行走梁交接时又以间歇运动完成,这样,既能够加速灌装加塞的速度,也能够降低瓶体在运行以及灌装、加塞过程中的破损率。2、本灌装加塞机在灌装前后配置了在线称重检测装置,能够完全避免装量误差,大大地提高灌装的准确率。3、本灌装加塞机的加塞方式为直线式加塞,完全避免了同类机型旋转压塞机头在旋转过程中破坏空气单向流,产生乱流、混流从而产生交叉污染的风险。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灌装加塞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灌装加塞机的推送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灌装加塞机,该灌装加塞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广效率闻、灌装瓶的破损率低,主要用于抗生素瓶以及西林瓶等的灌装、加塞工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装加塞机,请参考图1、图2和图3,该灌装加塞机包括进瓶机构1、灌装机构2、加塞机构3、出瓶机构4和走瓶机构5。走瓶机构5设置在进瓶机构I和出瓶机构4之间,并且走瓶机构5的两端分别与进瓶机构I和出瓶机构4紧靠设置,走瓶机构5具有推送从进瓶机构I处挤送而来的西林瓶的功能,从进瓶机构I传送出来的瓶体能够很平稳地传送到走瓶机构5上,经走瓶机构5带动并完成灌装和加塞的工序后由出瓶机构4送出。灌装机构2和加塞机构3设置在进瓶机构I和出瓶机构4之间的走瓶机构5上,当西林瓶推送到走瓶机构5的预定位置时实施灌装,灌装后的西林瓶继续被推送,当推送到另一预定位置时实施加塞。进瓶机构I包括理瓶盘11、进瓶拨轮12和扇形块13,进瓶拨轮12与理瓶盘11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14,进瓶拨轮12与扇形块13对合设置,扇形块13的下缘紧靠走瓶机构5设置。这样,零散的、不成秩序的瓶体进入理瓶盘11后,在理瓶盘11内会进行整理,使它们呈一定规则排列,然后经传送通道14传送到进瓶拨轮12内。进瓶拨轮12与扇形块13对合设置,进瓶拨轮12的周缘设置有持瓶齿121,这些持瓶齿121呈一定倾斜度地顺时针排列,当瓶体被传送到进瓶拨轮12时能够依次对应地卡进这些持瓶齿121内,并且随着持瓶齿121旋转而送到扇形块13内。扇形块13的下缘紧靠走瓶机构5设置,走瓶机构5能够及时地将传送到其上的瓶体带走。扇形块13的周缘也设置有接瓶齿133,这些接瓶齿133按照预设的数量没一定数量分为一组。优选地,扇形块13等间距设置有三个传送卡位131,每一个传送卡位131设置有六个瓶位。扇形块13与进瓶拨轮12啮合设置,即扇形块13上的接瓶齿131与进瓶拨轮12上的持瓶齿121对应着设置,当接瓶齿131与持瓶齿121正对着的时候,瓶体由进瓶拨轮12进入到扇形块13内,再由扇形块13传递到走瓶机构5上。所述扇形块13的下缘紧靠走瓶机构5设置。优选地,扇形块13与灌装前称重装置21之间具有第一过渡带132。灌装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走瓶机构5上的灌装前称重装置21、灌装工位22和灌装后称重装置23,灌装工位22上方对应地设置有灌装注射头24。其中,灌装前称重装置21和灌装后称重装置23均是自动在线称量装置,当未灌装的瓶体到达该灌装前称重装置21上时,灌装前称重装置21显示重量并将数据传输给灌装加塞机的中央处理系统,当瓶体在灌装工位22处完成液体灌装后传送到灌装后称重装置23时,该灌装后称重装置23将测量到的重量数据也传输到灌装加塞机的中央处理系统,该灌装加塞机的中央处理系统经过计算判断后作出某一具体瓶体是否灌装合格的指令,所有灌装合格的瓶在加塞后被传送到接瓶盘,所有灌装不合格的瓶在加塞后被剔出,这样能够大大地保证出厂的产品灌装合格率。灌装工位22处设置有多个锁紧夹221,当瓶体被传送到灌装工位22处并且位置与锁紧夹221对正时,锁紧夹221扣紧瓶体,使得瓶体不会发生晃动、倾倒,从而保证精确地加注液体。在该灌装工位22处还设置有液体加注接头和灌装用蠕动泵,当开启该灌装用蠕动泵时,液体加注接头能够自动地对处于其下方的瓶体进行液体加注,从而完成液体的灌装工序。完成该工序后,锁紧夹221松开瓶体,瓶体随着走瓶机构5传送到灌装后称重装置23处进行重量称量。加塞机构3包括加塞吸头31和理塞盘32,加塞吸头31可转动地设置在理塞盘32的出塞口上方。当瓶体完成灌装并称量工序后,随走瓶机构5进行一段过渡整理后,进入到加塞工位处,在预定数量的瓶体到达加塞工位处,并且与加塞吸头对齐时,加塞吸头将瓶塞按入到瓶体的瓶口上,完成加塞工序。其中,理塞盘32能够对放入其内的瓶塞进行整理,并顺序地传送到出塞口处,方便地实现整个加塞工序。出瓶机构4包括依次设置的剔废拨轮41、出瓶拨轮42和接瓶盘43。其中,该剔废拨轮41紧靠走瓶机构5设置,在剔废拨轮41的周缘均距地设置有多个卡瓶口,剔废拨轮41与走瓶机构5同向旋转,并且卡瓶口与卡瓶口之间的弧线距离与走瓶机构5上的瓶位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灌装和加塞不合格的瓶体经过该剔废拨轮41时,被剔废拨轮41剔走,而灌装和加塞合格的瓶体则经过剔废拨轮41到达出瓶拨轮42处,该出瓶拨轮42将瓶体从走瓶机构5的卡位上拨出,将瓶体推入到接瓶盘43内,完成整个灌装和加塞以及剔出不合格产品的工序。优选地,剔废拨轮41处设置有一废瓶传送带44,该废瓶传送带44的末端设置有废瓶收集箱。走瓶机构5包括行走梁51和推送梁52,行走梁51和推送梁52平行靠近设置,推送梁52在电机驱动下往复推送瓶体。推送梁52包括推送板521、支架板522和驱动机构523,推送板521通过支架板522与驱动机构523连接,驱动机构523驱动推送板521往复运动。推送板521的里侧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卡口。这些卡口在推送过程中卡住瓶体,使瓶体实现移动。工作时,驱动机构523驱动支架板522和推送板521卡住瓶体,并且整体向出瓶机构4 一端移动,当瓶体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停止进行灌装,再移动到加塞工位实施加塞,再继续移动,将瓶体推送到出瓶机构4。完成一次推送后,驱动机构523驱动支架板522和推送板521水平横移,松开瓶体,再移动到进瓶机构I 一端,实施下一次推送。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灌装加塞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灌装加塞机,包括:进瓶机构(I)、灌装机构(2)、加塞机构(3)、出瓶机构(4)和走瓶机构(5),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瓶机构(I)包括理瓶盘(11)、进瓶拨轮(12 )和扇形块(13 ),所述进瓶拨轮(12)与所述理瓶盘(11)之间设置有传送通道(14),所述进瓶拨轮(12 )与所述扇形块(13 )对合设置,所述扇形块(13)的下缘紧靠所述走瓶机构(5)设置; 所述灌装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走瓶机构(5)上的灌装前称重装置(21)、灌装工位(22 )和灌装后称重装置(23 ),所述灌装工位(22 )上方对应地设置有灌装注射头(24 ); 所述加塞机构(3)包括加塞吸头(31)和理塞盘(32),所述加塞吸头(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理塞盘(32)的出塞口上方; 所述出瓶机构(4 )包括依次设置的剔废拨轮(41)、出瓶拨轮(42 )和接瓶盘(43 ); 所述走瓶机构(5 )包括行走梁(51)和推送梁(52),所述行走梁(51)和所述推送梁(52 )平行靠近设置,所述推送梁(52 )在电机驱动下往复推送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加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梁(52)包括推送板(521)、支架板(522)和驱动机构(523),所述推送板(521)通过所述支架板(522)与所述驱动机构(52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23)驱动所述推送板(521)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加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板(521)的里侧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灌装加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块(13)等间距设置有三个传送卡位(131 ),每一个所述传送卡位(131)设置有六个瓶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加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块(13)与所述灌装前称重装置(21)之间具有第一过渡带(13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灌装加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剔废拨轮(41)处设置有一废瓶传送带(44 ),所述废瓶传送带(44 )的末端设置有废瓶收集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装加塞机,包括进瓶机构(1)、灌装机构(2)、加塞机构(3)、出瓶机构(4)和走瓶机构(5),进瓶机构(1)包括理瓶盘(11)、进瓶拨轮(12)和扇形块(13);灌装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在走瓶机构(5)上的灌装前称重装置(21)、灌装工位(22)和灌装后称重装置(23);加塞机构(3)包括加塞吸头(31)和理塞盘(32);出瓶机构(4)包括依次设置的剔废拨轮(41)、出瓶拨轮(42)和接瓶盘(43);走瓶机构(5)包括行走梁(51)和推送梁(52)。该灌装加塞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灌装瓶的破损率低,主要用于抗生素瓶、口服液瓶以及西林瓶等的灌装、加塞工序。
文档编号B67C3/24GK202912674SQ20122058466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唐忠华 申请人:湖南汇一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