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变换装置、排列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排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232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姿势变换装置、排列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排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姿势变换装置、排列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排列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改变长方体形状的器件的姿势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变换长方体形状的器件的姿势的装置。例如,如图11的说明图所示,当将长方体形状的芯片器件P从横卧姿势变换为站立姿势时,将横卧姿势的芯片器件P抽吸保持至沿转子101的外周开槽而成的空腔104,并相对于底座103旋转转子101。在底座103上形成引导面,随着转子101的旋转,芯片器件P的径向外侧由引导面111托起,使芯片器件P变为站立姿势。另外,如图12的说明图所示,当将芯片器件P从站立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时,将站立姿势的芯片器件P抽吸保持至沿转子101的外周开槽而成的空腔104,在转子101上配置施力构件120。随着转子101的旋转,使施力构件120的抵接面与芯片器件P的上部分抵接,抵接面121向芯片器件P的上部分施力,使芯片器件P变为横卧姿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開2000-72230号公報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图11的从横卧姿势变换为站立姿势时,能够可靠地变换芯片器件的姿势。然而,图12的从站立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时,随芯片器件与空腔间或芯片器件与底座间的摩擦力的强弱不同,芯片器件倾斜时与底座接触的旋转支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由于摩擦力易产生偏差,所以旋转支点的位置易变。芯片器件的旋转支点的位置偏离径向外侧时,存在芯片器件倒下不充分、芯片器件的姿势不被变换的情况。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意在提供能够可靠地变换器件姿势的姿势变换装置、排列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排列方法。用于解决结束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构成如下的姿势变换装置。姿势变换装置用于具有相互面对的一对矩形形状的端面和将所述端面间连接的四个侧面的长方体形状的器件。姿势变换装置包括底座、输送构件以及施力构件。(a)所述底座具有基准面和相对所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接合槽。所述接合槽包含相对于与从所述接合槽的一端将另一端连结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形成为使得所述器件的端面在从所述一端至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间的预定位置之间的区间能够抵接;(b)所述输送构件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和贯通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间的空腔。所述输送构件的所述第二主面面对所述基准面,所述输送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相对移动,以使得所述空腔从面对所述接合槽的所述一端逐渐面对所述另一端。所述空腔形成为使得在以所述器件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容纳所述器件后,所述器件能够以被容纳在所述空腔的状态来移动,以变为所述器件的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且在预定位置抵接于所述斜面的所述器件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主面伸出。(c)所述施力构件形成为抵接于在所述预定位置从所述第一主面伸出的所述器件的一部分,随着所述输送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相对移动而向所述器件施力,以位于所述斜面的谷侧的所述器件的角部或圆角为中心来旋转所述器件,以使所述器件的端面离开所述斜面。(d)所述空腔所容纳的所述器件通过随着所述输送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相对移动而被沿所述接合槽输送,从而从所述器件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变换为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在上述结构中,空腔所容纳的端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器件随着输送构件相对于底座的相对旋转而移动,到达接合槽的一端后,端面抵接至斜面,器件倾斜。器件经过预定位置时,器件的受到施力构件的施力的端面离开斜面,进一步倾斜。然后,器件经过接合槽的另一端时,变为侧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姿势。即,空腔所容纳的端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器件通过经过接合槽,而从将端面间连结的中心线垂直于基准面的姿势变换为中心线平行于基准面的姿势。根据上述结构,被容纳在空腔且端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器件即使在受到施力构件施力时沿接合槽的斜面向谷侧移动,也由于接近接合槽的底部时移动被阻止,从而器件以接合槽的斜面的谷侧的角部或圆角为支点进行旋转。因此,能够抑制旋转支点位置发生偏差,可靠地变换器件的姿势。优选地,还包括抽吸所述空腔所容纳的所述器件的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输送构件的所述第二主面侧,以与所述器件受到所述施力构件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来抽吸所述器件。例如,在所述输送构件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连接至减压源、以关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底线相反的方向来抽吸所述空腔所容纳的所述器件的抽吸孔。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空腔所容纳的器件靠近以防止器件的位置偏离,稳定器件的姿势变换。由于能够防止器件从空腔脱落或位置偏离,所以能够任意地选择基准面的方向。另外,即使在通过施力构件使器件一定程度倾斜后结束施力构件的施力,也能够通过来自抽吸孔的抽吸使器件进一步倾斜。另外,本发明提供包括上述各结构的姿势变换装置、和将所述器件提供至所述空腔的器件提供部的排列装置。所述器件提供部以所述器件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将所述器件提供至所述空腔,也以所述器件的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将所述器件提供给所述空腔。以所述端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提供至所述空腔的所述器件随着所述输送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相对移动而被沿所述接合槽输送,并且受到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从而变换为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以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提供至所述空腔的所述器件随着所述输送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相对移动而被输送,但不受到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而保持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构成如下的姿势变换方法。姿势变换方法用于具有相互面对的一对矩形形状的端面和将所述端面连接的四个侧面的长方体形状的器件。姿势变换方法包括:(i)第一工序,将所述器件收纳在输送构件的空腔,所述输送构件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和贯通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间的所述空腔;以及(ii)第二工序,使所述输送构件相对于具有基准面和相对所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接合槽的所述底座进行相对移动,以使所述空腔所容纳的所述器件从面向所述接合槽的一端逐渐面向另一端。所述第二工序包含:(a)第一子步骤,通过使所述第一工序中被容纳在所述空腔的所述器件中、所述端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所述器件的端面在从所述接合槽的所述一端至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间的预定位置之间,抵接至相对于与从所述接合槽的所述一端将所述另一端连结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的所述接合槽的斜面,从而使该器件随着从所述一端向所述预定位置前进而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以及(b)第二子步骤,使施力构件与在所述预定位置从所述第一主面伸出的该器件的一部分抵接,随着所述输送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相对移动而向所述器件的一部分施力,以位于所述接合槽的斜面的谷侧的该器件的角部或圆角为中心来旋转该器件,以使该器件的所述端面离开所述斜面,使该器件进一步倾斜。在所述第二工序后,该器件的姿势变换为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在上述方法中,空腔所容纳的端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器件通过经过接合槽,而从将端面间连结的中心线垂直于基准面的姿势变换为中心线平行于基准面的姿势。根据上述方法,被容纳在空腔且端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器件即使在受到施力构件施力时沿接合槽的斜面向谷侧移动,也由于接近接合槽的底部时移动被阻止,而器件以接合槽的斜面的谷侧的角部或圆角为支点进行旋转。因此,能够抑制变换器件的姿势时的旋转支点发生位置偏差,以可靠地变换器件的姿势。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以与所述器件受到所述施力构件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来抽吸所述空腔所容纳的所述器件。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空腔所容纳的器件靠近以防止器件的位置偏离,稳定器件的姿势变换。由于能够防止器件从空腔脱落或位置偏离,所以能够任意地选择基准面的方向。另外,即使在通过施力构件使器件一定程度倾斜后结束施力构件的施力,也能够通过抽吸使器件进一步倾斜。另外,本发明提供排列方法。即,在所述第一工序中,以所述器件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将所述器件提供至所述空腔,也以所述器件的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将所述器件提供至所述空腔。在所述第一工序中以所述端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提供至所述空腔的所述器件在所述第二工序后,为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在第一工序中以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地提供至所述空腔的所述器件在所述第二工序后,为所述侧面抵接于所述基准面的姿势。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变换器件姿势时旋转支点位置的偏差,能可靠地变换器件的姿势。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实施例1)图2是示出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实施例1)图3是接合槽的透视图。(实施例1)图4是示出姿势变换过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实施例1)。图5是示出姿势变换过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实施例1)。图6是示出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变形例1)图7是示出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变形例2)图8是示出转子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变形例3)图9是示出环带的概略结构的简略图。(变形例4)图10是示出旋转滚筒的概略结构的简略图。(变形例5)图11是从横卧姿势变换为站立姿势的动作的说明图。(现有例1)图12是从站立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的动作的说明图。(现有例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8,说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图1是示出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2是示出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如图1及2所示,姿势变换装置包括具有基准面14a的底座14、作为输送构件的转子10、施力构件20以及未图示的器件提供部,来变换器件2的姿势。姿势变换装置可以用于器件2的特性筛选、外观筛选、外部电极加工、导线安装等用途。器件2为长方体形状,具有相互面对的矩形形状的端面2s、2t和将端面2s、2t间连接的四个侧面2m、2n、2u、2v。例如,器件2为层压陶瓷电容器或热敏电阻、线圈等电子器件,器件2的端面2s、2t间的长度为L,器件2的相互面对的一对侧面2u、2v间的长度为W、器件2的相互面对的另一对侧面2m、2n间的长度为T时,L>W,L>T,W及T为0.05~5mm,L/W为1.1~5。转子10为圆盘形状,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10a、10b。转子10的第二主面10b面对底座14的基准面14a,相对于底座14以箭头11所示的方向连续地或间歇性地旋转。转子10的材质可选择树脂、金属、玻璃、环氧玻璃钢板(glassepoxy)、氧化锆等陶瓷等。在转子10形成有贯通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10a、10b间的多个空腔12、12a~12f。空腔12、12a~12f分别相对于转子10的旋转中心沿径向延伸并沿周向等间隔排列。空腔12、12a~12f形成为,能够容纳器件2,且使被容纳在空腔12、12a~12f后站立状态的器件2能够保持被容纳在空腔12、12a~12f的状态倒下而变为横卧状态。另外,刚被容纳在空腔12、12a~12f后的器件2的一部分2p从转子10的第一主面10a伸出。具体而言,使空腔12、12a~12f的长度(径向尺寸)为L+α,比器件2的端面2s、2t间的长度L要大。例如,α≥0.1mm。使空腔12、12a~12f的长度的宽度(周向尺寸)大于等于器件2的另一对侧面2m、2n间的长度T。例如,为1.1mm。使转子10的厚度为W-β,小于器件2的一对侧面2u、2v间的长度W,以使得即使器件2变为横卧姿势、侧面2v也能从转子10的第一主面10a伸出。例如,β≥0.01mm。施力构件20具有邻接于转子10的第一主面10a的抵接面20s,不相对于底座14进行相对移动而是静止的。施力构件20的抵接面20s被设置在如下位置,即、以基准面14a为基准、高于器件2的端面2s、2t间的长度L的位置。由此,施力构件20的抵接面20s与在空腔12b~12e中以站立姿势被收容的器件2抵接。施力构件20的材质可选择金属、树脂、玻璃、氧化锆等陶瓷等。施力构件20也可以用弹簧等进行弹性支撑。这种情况下,能够缓解器件2抵接至施力构件20的抵接面20s时的冲击,将向器件2施加的力抑制在规定值以下。如图2所示,在底座14,对应于空腔12a~12f的位置形成有槽状的接合槽15。接合槽15从一端15a至另一端15b大致沿圆周方向延伸。图3是朝着从一端15a将另一端15b连结的方向来观察接合槽15的剖面透视图。如图3所示,接合槽15包含从接合槽15的一端15a至另一端15b为止在接合槽15的侧面形成的侧壁面15x、以及相对于侧壁面15x在径向内侧形成的斜面15p。器件2的端面2s可抵接于斜面15p。斜面15p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例如为30度。可以构成为在接合槽15的一端15a,斜面15p与基准面14a相连续而开始,也可以采用在接合槽15的一端15a设置高度差,斜面15p与基准面14a不相连续而开始的结构。在接合槽15的一端15a,使接合槽15的径向的宽度W1(参照图2)大于器件2的相互面对的一对侧面2u、2v间的长度W且小于器件2的相互面对的一对侧面2s、2t间的长度L。另外,使从接合槽15的径向外侧端至空腔12、12a~12f的径向内侧端的径向的距离L1(参照图2)为W+δ,以使得器件2在接合槽15的斜面15p被支持。例如,δ=0.05~1mm。接合槽15的另一端15b侧的端部15r较为光滑,以使得当器件2从接合槽15伸出时构件2不被卡住。底座14的材质可选择金属、树脂、玻璃、氧化锆等陶瓷等。如图1及2所示,在转子10的第二主面10b,作为抽吸装置形成有与空腔12、12a~12f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连通的抽吸孔13。使抽吸孔13的内径为转子厚度的10~90%。图4及图5是姿势变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抽吸孔13的径向内侧13s与在底座14的基准面14a形成的抽吸槽14s连通。抽吸槽14s经由在抽吸槽14s的底面形成的开口14t连接至减压源,以图4及5中箭头80所示的方向进行抽吸。由此,空腔12a~12f中容纳的器件2被抽吸至空腔的径向内侧端。换言之,器件2被抽吸至与受到施力构件20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接着,参照图4及图5,说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的动作。图4及图5示出姿势变换过程。图4中的(a)~(c)及图5中的(d)~(f)分别对应于空腔12a~12f的剖面位置。如图4中的(a)所示,由器件提供部提供给空腔12a的器件2为端面2s抵接于基准面14a的站立姿势。随着转子10的旋转,站立姿势的器件2到达接合槽15的一端15a时,接合槽15的一端15a至规定位置(一端15a与另一端15b间的位置)之间的区间如图4中的(b)所示,器件2的端面2s抵接于接合槽15的斜面15p,器件2被从接合槽的一端15a向规定位置输送。随着转子10的旋转,器件2到达规定位置时,施力构件20的抵接面与从转子10的第一主面10a伸出的器件2的一部分2p相抵接。转子10进一步旋转时,如图4中的(c)所示,抵接面20s向器件2的一部分2p施力,以处于接合槽15的斜面15p的谷侧的器件2的角部或圆角2q为中心使器件2旋转,使端面2s离开接合槽15的斜面15p,使器件2倾斜。即,器件2朝着径向外侧翻倒。当器件2的一部分2p在施力构件20的抵接面20s受到施力时,即使器件2沿斜面15p以朝着接合槽15的底部的方向移动,也在接近接合槽15的底部时移动被接合槽15的内壁面15x的曲面阻止,器件2以接合槽15的底侧的角或圆角2q为支点旋转。转子10进一步旋转时,如图5中的(d)及(e)所示,器件2于施力构件20的抵接面20s受到施力而接着旋转,构件2的侧面2u进入空腔12d、12e。转子10进一步旋转时,如图5中的(f)所示,接合槽15的端部15r的宽度和深度变小,构件2的侧面2u抵接至基准面14a,使得构件2变为横卧姿势。转子10进一步旋转时,器件2保持侧面2u被支撑于基准面14a的横卧姿势的状态下,通过接合槽15的另一端15b。通过以上动作,以站立姿势收纳在空腔12中的器件2随着转子10的旋转而通过接合槽15后,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器件2被接合槽15的内壁面15x阻止移动而旋转,旋转支点的位置偏差得到抑制,所以能够可靠地变换器件2的姿势。由于来自抽吸孔13的抽吸,开始时器件2如图4中的(a)~(c)所示,侧面2v的下部被抽吸,抽吸力以保持器件2的站立姿势的方向作用。器件2旋转后,如图5中的(d)~(f)所示,端面2s被向径向内侧抽吸,所以来自抽吸孔13的抽吸促使器件2变为横卧姿势。通过来自抽吸孔13的抽吸,能够使器件靠近空腔12、12a~12f的径向内侧端部而防止器件2的位置偏离,稳定器件2的姿势变换。通过来自抽吸孔13的抽吸,能够防止器件2从空腔12、12a~12f脱落或位置偏离,所以能够任意地选择基准面14a的方向。例如,可以使基准面14a从水平倾斜,或为垂直方向。另外,也可以采用不使器件朝着径向外侧翻倒,而使器件朝着径向内侧翻倒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器件的端面抵接于接合槽内壁面的径向外侧的斜面后,器件向径向内侧翻倒。抽吸装置形成为朝着空腔的径向外侧抽吸器件。<实施例2>对实施例2的排列装置进行说明。实施例2的排列装置采用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器件提供部不统一器件的朝向就将器件提供给空腔。在实施例2的排列装置中,由器件提供部提供给空腔的器件中端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器件与实施例1相同,在通过接合槽时,由于施力构件的施力而旋转,通过接合槽后,姿势变换为侧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姿势。另一方面,由器件提供部提供给空腔的器件中侧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器件不会抵接于施力构件而通过接合槽。因此,通过接合槽后仍为侧面抵接于基准面的姿势,姿势不被变换。接着,参照图6~图8,说明实施例1的变形例1~5。<变形例1>图6是示出变形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如图6所示,转子10停止时,施力构件20x如箭头11x所示那样向径向外侧移动,施力构件20x与器件2的从转子10的第一主面10a伸出的部分相抵接,从而向器件2施力,使器件2翻转。<变形例2>图7是示出变形例2的姿势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7所示,在转子10k等角度间隔、多同心圆状地配置有空腔12,施力构件20k具有多个抵接面20p、20q、20r。此外,抵接面20p、20q、20r也可以分别构成为单独的施力构件。<变形例3>图8中的(a)及(b)是示出变形例3的转子50、60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8中的(a)所示的转子50的将转子50的相互面对的主面间贯通的空腔52沿转子50的外周形成为凹口状。图8中的(b)所示的转子60形成有以等角度间隔、呈多个同心圆状地配置有空腔62。再者,图8中的(a)及(b)中,仅一部分空腔52、62被图示。<变形例4>图9是示出变形例4的环带70的概略结构的简略图。如图9所示,用形成有空腔72的环带70作为输送构件,环带70构成为使得当空腔72中容纳的器件2被沿直线方向或圆周方向输送时,器件2的姿势被变换。环带70的材质为树脂、金属等。底座76可以配置在环带70的内侧或外侧。再者,图9中,仅一部分的空腔72被图示。空腔也可以为沿环带70的外周的凹口状。<变形例5>图10是示出变形例5的旋转滚筒80的概略结构的简略图。如图10所示,用形成有空腔82的圆筒状的旋转滚筒80作为输送构件,在旋转滚筒80的内侧或外侧配置底座(未图示),旋转滚筒80构成为使得当空腔82中容纳的器件2被沿圆周方向输送时,器件2的姿势被变换。旋转滚筒80的材质为树脂、金属、玻璃、氧化锆等陶瓷等。再者,图10中,仅一部分的空腔82被图示。<总结>如上所述,通过接合槽,能够抑制变换器件的姿势时旋转支点位置发生偏差,所以能够可靠地变换器件的姿势。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作出各种改变而实施。例如,抽吸装置也可以通过空气抽吸以外的方法,例如静电、磁力等,来使空腔内的器件靠近。标号说明2器件2m、2n侧面2p一部分2q角部或圆角2s、2t端面2u、2v侧面10、10k转子(输送构件)10a第一主面10b第二主面12、12a-12f空腔13抽吸孔(抽吸装置)14底座14a基准面15接合槽15a一端15b另一端15p斜面15x侧壁面20、20k、20x施力构件50转子(输送构件)52空腔60转子(输送构件)62空腔70环带(输送构件)72空腔76底座80旋转滚筒(输送构件)82空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