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脚梁的纸制托板和具备纸制托板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568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个脚梁的纸制托板和具备纸制托板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能支承图像形成装置等物品的托板,以及用于包装物品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在搬运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等物品时,使用托板。在把物品承载于托板的状态下,利用叉车等搬运设备将物品与托板一起搬运。作为所述托板,由瓦楞纸板构成的纸制托板已被公知。由于纸制托板重量轻且运输成本低,而且容易回收和废弃,所以近年来被广泛使用。

纸制托板的材质是瓦楞纸板等纸,因此通常与树脂托板和木制托板相比,其强度及刚性低。对此,公开有为了提高铅垂方向的强度而采用蜂窝结构件的纸制托板。

可是,由于以往的纸制托板的蜂窝结构件具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空洞,所以尽管铅垂方向的强度提高,但是横向的强度低。因此,当脚梁被施加横向的外力时,存在脚梁弯曲、凹陷、压曲(以下称为压曲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实现高强度并且使重量轻量化的纸制托板和具备纸制托板的包装盒。

本发明一方面的纸制托板具有断面形成为矩形且呈长条的多个脚梁。多个所述脚梁中的至少一个脚梁包括:层叠结构件,在与所述脚梁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层叠有纸制薄片状的多枚芯材;以及蜂窝结构件,嵌入到形成在所述层叠结构件的内部的空洞,并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单元。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包装盒包括:所述纸制托板;托盘,用于支承物品,且与所述纸制托板的上表面接合;以及外壳,具有构成外周面的侧板,且下表面敞开,所述侧板的下部安装于所述托盘,能利用所述托盘和所述外壳所包围的内部空间对所述物品进行包装。

按照本发明,能够在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实现高强度并且使重量轻量化。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包装盒中收容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图。

图2B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包装盒中收容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制托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图3的纸制托板的结构的图,是在纸制托板的脚梁的宽度方向中央切断时的长边方向的断面图。

图4B是把纸制托板的脚梁在上下方向的中央切断时的水平方向的断面图。

图4C是把纸制托板的脚梁在脚梁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切断时的宽度方向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把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制托板10和具备该纸制托板10的包装盒11设置于平面的设置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那样定义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

(包装盒11)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1的结构。包装盒11用于包装物品100(参照图2A)。包装盒11用于在搬运、运输或保管物品100时保护物品100。由包装盒11包装的物品100的一例为复印机、复合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自立式的大型且重型的图像形成装置。针对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优选采用包装盒11。当然,物品100不限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考虑搬运时受到的冲击和保管时的环境变化(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等)的因素而必须由包装盒11保护的各种产品。

如图1和图2B所示,包装盒11具备托盘12、外壳14、中框16(参照图2B)、支承构件21(参照图2B)、支承构件23~26(参照图2B)和纸制托板10。

(托盘12)

如图2A、图2B所示,托盘12的上表面敞开,托盘12用于支承物品100的底部。托盘12形成为矩形。托盘12固定在位于包装盒11最下部的纸制托板10的上表面。托盘12由粘接剂等以不容易分开的方式粘接于纸制托板10的上表面。

托盘12利用构成其底面的底板31支承物品100的底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12利用设置于底板31的支承构件21支承物品100的底部。托盘12具有矩形的底板31,以及从底板31的四个边缘直立设置的四个侧板32。四个侧板32分别构成托盘12的四个侧面。托盘12例如由瓦楞纸板构成。

例如对回收废纸等的纸浆原料进行成型而得到纸浆模型(缓冲构件),由该纸浆模型构成支承构件21。当然,支承构件21不限于纸浆模型,也可以由发泡树脂制的缓冲构件等构成。支承构件21铺设于托盘12的底板31,如图2A所示,物品100的底部承载在所述支承构件21的上部。

(外壳14)

如图1所示,外壳14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且下表面敞开。外壳14具有四个侧板42,所述四个侧板42构成作为外壳14外周面的四个侧面。各侧板42的上端连接有摇盖41,通过使上述四个摇盖41向内侧折曲,进而由胶带等紧固件连接各摇盖41,从而封闭外壳14的上表面。外壳14的下部安装于托盘12。具体而言,将外壳14的下部插入托盘12的各侧板32的内侧,把托盘12与外壳14重合的部分由结合配件等紧固件(未图示)彼此紧固。通过这样将托盘12和外壳14连接,在托盘12和外壳14之间形成内部空间,能在所述内部空间包装物品100。另外,在托盘12的各侧板32和外壳14上分别形成有连接用的通孔(未图示),在将外壳14插入托盘12时,连接用的通孔重合,所述紧固件被嵌入所述通孔。由此,外壳14被固定于托盘12。外壳14例如由瓦楞纸板构成。

(中框16)

如图2B所示,中框16形成为断面呈矩形的筒形,上表面和下表面双方敞开。中框16设置在被托盘12支承的物品100和外壳14之间。中框16以覆盖物品100的外周面的方式安装于物品100。在中框16覆盖物品100的外周的状态下,中框16的下端被托盘12的支承构件21支承。中框16例如由瓦楞纸板构成。

(支承构件23~26)

如图2B所示,支承构件23~26安装在中框16的上端的角部。中框16的上端形成有未图示的切口,在将支承构件23~26安装于中框16时,所述切口将支承构件23~26不错移地定位。支承构件23~26形成有供中框16的上端的角部插入的呈直角的槽78,中框16的角部的上端插入所述槽78。由此,支承构件23~26被安装于中框16的角部。

在支承构件23~26中,在比槽78更靠外侧设有缓冲部89。通过在中框16的上端安装支承构件23~26,缓冲部89被配置在外壳14的侧板42和中框16之间。

(纸制托板10)

以下参照图3,说明纸制托板10的结构。

纸制托板10将物品100与托盘12等一起支承在上侧。当搬运物品100等货物时,在物品100承载在纸制托板1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由叉车等搬运设备将物品100与纸制托板10一起搬运。如图3所示,纸制托板10具有三个脚梁51(51A~51C),以及连接各脚梁51的连接构件52。

三个脚梁51中的两个脚梁51A、51B分别配置在纸制托板10的左右方向的两端。此外,脚梁51C配置在脚梁51A和脚梁51B的中间位置。各脚梁51形成为断面呈矩形,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构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三个脚梁51的纸制托板10,但是只要纸制托板10至少具有两个脚梁51A、51B即可。

连接构件52分别设在各脚梁5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连接构件52将沿左右方向分开的各脚梁51以均等间隔连接。通过由连接构件52连接各脚梁51,在各脚梁51之间形成能供叉车等搬运设备的叉臂插入的两个插入空间53。插入空间53的前端侧或后端侧的开口是供搬运设备的叉臂插入的插入口53A,搬运设备的叉臂朝向所述插入口53A插入。

另外,连接构件52不仅可以设在各脚梁51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也可以设在各脚梁5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当然,多个连接构件52可以沿前后方向连续地排列设置于各脚梁51。

连接构件52具有将三个脚梁51沿左右方向卷绕的外侧纸板56。外侧纸板56较厚而结实地形成。外侧纸板56例如是以牛皮纸和废纸为主体的层叠纸。在外侧纸板56卷绕于三个脚梁51的状态下,其长边方向的各端部在中央的脚梁51C的上表面对接。外侧纸板56卷绕于三个脚梁51时与各脚梁51接触的接触部涂布有粘接剂等,将外侧纸板56和各脚梁51的接触面牢固地固定。

此外,连接构件52具有设置在邻接的脚梁51之间的环状的内侧纸板57。内侧纸板57与外侧纸板56同样较厚而结实地形成,由以牛皮纸和废纸为主体的层叠纸构成。内侧纸板57由粘接剂等分别牢固地接合在外侧纸板56中的面向插入空间53的内侧面,以及各脚梁51中的面向插入空间53的内侧面。可以通过使一枚纸板弯曲成环状而形成内侧纸板57,或者使一枚纸板在长边方向上的两处弯曲并与一枚纸板连接而形成环状,从而形成内侧纸板57。

(脚梁51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4A-4C,说明脚梁51的结构。

如图4A-4C所示,脚梁51由层叠结构件61和蜂窝结构件62构成。层叠结构件61由纸制薄片状的多枚芯材61B在左右方向(脚梁51的宽度方向)层叠而成。换句话说,在纸制托板10处于图1所示的设置状态的情况下,多枚芯材61B在水平方向层叠。具体而言,芯材61B是瓦楞纸板,层叠结构件61为多枚瓦楞纸板彼此由粘接剂接合的结构。

以往的脚梁由防水加工后的牛皮纸等外装薄片体63卷绕于层叠结构件61而构成。即,以往的脚梁主要由层叠结构件61构成。可是,由于以往的脚梁是层叠瓦楞纸板的结构,所以与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强度高,但是层叠方向(左右方向)的强度低。因此,例如当插入到插入口53A的叉臂按压脚梁的内侧面时,脚梁有时会发生压曲等。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实施方式的脚梁51不仅设有层叠结构件61,还设有蜂窝结构件62。

具体而言,如图4A、图4B所示,在层叠结构件61的中央部形成有空洞61A。空洞61A将层叠结构件61在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空洞61A中设有蜂窝结构件62。本实施方式中,蜂窝结构件62无间隙地填充于空洞61A。另外,从空洞61A至脚梁51的侧面54(参照图4B)之间,设有规定厚度的层叠结构件61。

蜂窝结构件62具有多个朝向一个方向延伸的筒状单元62A。各筒状单元62A的形状是断面形状为正六边形的正六棱柱,蜂窝结构件62成为所述筒状单元62A无间隙地排列的结构。蜂窝结构件62的筒状单元62A的内径比一枚芯材61B(瓦楞纸板)内部的空隙尺寸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蜂窝结构件62的每单位体积的重量,比层叠结构件61的每单位体积的重量轻。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以所述筒状单元62A的延伸方向与脚梁51的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将蜂窝结构件62设置于空洞61A。换句话说,在纸制托板10处于图1所示的设置状态时,蜂窝结构件62的筒状单元62A沿水平方向延伸。在空洞61A的内表面与蜂窝结构件62的接触部涂布有粘接剂等,由此,蜂窝结构件62和层叠结构件61被牢固地接合。另外,所述筒状单元62A的形状不限于正六棱柱,可以是将正六棱柱以外的形状的多个筒状单元62A无间隙地排列的结构。

如图4B、图4C所示,脚梁51的高度尺寸L2大于其宽度尺寸L3。此外,脚梁51的端部67的前后方向(长边方向)的尺寸L1大于其宽度尺寸L3,所述端部67从脚梁51的前后方向(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至空洞61A的所述前后方向的两端。另外,尺寸L1、L2、L3是去除了外装薄片体63的厚度的尺寸。

(实施方式的效果)

由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纸制托板10,所以由层叠结构件61确保了脚梁51的上下方向的强度,由蜂窝结构件62确保了左右方向的强度。由此,在纸制托板10承载有重物时,利用层叠结构件61,脚梁51不会被压溃,此外,当由插入到插入口53A的叉臂按压脚梁51的内侧面时,利用蜂窝结构件62防止了脚梁51发生压曲等。

此外,脚梁51中的前后方向的端部67仅仅由层叠结构件61构成,而且,前后方向的尺寸L1大于宽度尺寸L3。因此,即使搬运设备的操作人员利用叉臂按压端部67而改变纸制托板10的朝向或移动纸制托板10,也能够充分地确保端部67的前后方向的强度,因此防止了端部67凹陷、损坏。

此外,由于蜂窝结构件62的重量小于层叠结构件61的重量,所以相比仅由层叠结构件61构成的以往的脚梁,脚梁51的重量更轻,所以容易保管和处理。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蜂窝结构件62无间隙地填充于空洞61A的示例,但是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在脚梁51的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划分形成多个短小的空洞,并将蜂窝结构件62分别填充于所述的各空洞。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