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装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399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装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装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为对设备进行装卸工件通常是以人工操作机械的方式进行装卸,其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同时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对于比较精细、参数要求高的设备装载对接,无不体现出人工操作方式的劣势和不足,即使现有的机械技术也很难替代人工进行较精细的装卸对接。因此急需使用先进机械设备取代人工作业,提高装卸的精度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作业效率、装卸安全性及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人员配置,实现操作的全自动化,操作稳定及角度可精细控制,大大的缩短设备的装卸时间的全自动装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行走小车、抬升装置、视觉定位引导装置和对接装载装置,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架和设在车架前后的四个麦克纳姆轮,车架的四角通过阻尼减振器和绞接转轴与麦克纳姆轮连接;

所述抬升装置包括举升缸、平行抬升杆和托架平台,举升缸的一端与车架后端中部的下端固连,该举升缸的另一端通过绞接转轴与平行抬升杆下部的一部位连接;平行抬升杆的一端通过绞接转轴固定在车架后端中部,该平行抬升杆的另一端与托架平台固连;

所述视觉定位引导装置是一个用于图像采集的专业工业摄像头,通过图像采集回传和计算机对位系统软件图像分析进行对位,该视觉定位引导装置设在托架平台靠平行抬升杆的一侧,用于装卸定位识别和引导;

所述对接装载装置包括旋转支承固定装置、上平台、下平台和电动伺服缸,其中,下平台通过旋转支承固定装置与上述托架平台连接,下平台与上平台通过8个电动伺服缸连接,其中4个电动伺服缸均布在上、下平台的四角,另外4个电动伺服缸设在上述2个电动伺服缸之间,呈倾斜布置,均偏移中心线60mm,相对一侧的电动伺服缸向相反方向倾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载工件设备通过进行精确角度分析,从而实施全自动化的对接装载操作,减少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

2、通过六自由度平台移动实现多方位运动,并精确的调整工件设备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完成设备工件的装卸工作,大大的缩短了装卸对接时间;

3、同时采用麦克纳姆轮结构,使设备实现前行、横移、斜行、旋转及其组合等运动方式的全方位运动;

4、在有限狭窄的空间操作灵活方便、工作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后视示意简图。

图中:1、车架;2、举升缸;3、阻尼减振器;4、绞接转轴;5、平行抬升杆;6、对接装载装置;7、上平台;8、电动伺服缸;9、下平台;10、旋转支承固定装置;11、托架平台;12、视觉定位引导装置;13、麦克纳姆轮;14、绞接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全自动装载车示意图中,行走小车的车架1为金属结构,其四角通过阻尼减振器3和绞接转轴14与麦克纳姆轮13连接;举升缸2的一端与车架后端中部的下端固连,该举升缸的另一端通过绞接转轴与平行抬升杆5下部的一部位连接,平行抬升杆的一端通过绞接转轴4固定在车架后端中部,该平行抬升杆的另一端与托架平台11固连;视觉定位引导装置12设在托架平台靠平行抬升杆的一侧,用于装卸定位识别和引导,上述视觉定位引导装置是一个用于图像采集的专业工业摄像头,通过图像采集回传和计算机对位系统软件图像分析进行对位;对接装载装置6中的下平台9通过旋转支承固定装置10与上述托架平台连接,下平台与上平台7通过8个电动伺服缸8连接,该电动伺服缸均通过丝杠螺母和螺丝固定在上、下平台上,其中4个电动伺服缸均布在上、下平台的四角,另外4个电动伺服缸设在上述2个电动伺服缸之间,呈倾斜布置,均偏移中心线60mm,相对一侧的电动伺服缸向相反方向倾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