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袋机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6050发布日期:2018-12-14 21:5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产包装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制袋机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热切制袋机是一种制造包装袋的常用设备,是通过加热刀片对带状的塑料薄膜进行对接焊接,产生具有盛状物品的空腔。在制袋机加工过程中,由于包装袋刚刚成型就立即人工进行打包处理,会对未完全散热的包装袋表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直接降低了包装袋成型的质量;同时热切后的包装袋容易粘在出料口处,需要人工进行拿取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包装袋出现粘在出料口处、提高包装袋成型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型制袋机的出料装置,尤其适合用于制作纸塑包装袋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制袋机的出料装置,包括左竖板、右竖板、传送件、挡料机构和防粘机构,在左竖板、右竖板之间沿着包装袋传送方向依次设有防粘机构、传送件,所述的传送件的两侧设有左挡料机构、右挡料机构,所述的左挡料机构包括左气缸、左引导管和左套管,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分别设于左竖板、右竖板的内侧,左气缸固定在左支撑板上的左侧,左引导管固定在左支撑板上的右侧,所述的左套管套设在左引导管上,且左套管可在左引导管上移动,所述的左气缸的活塞杆与左套管相连,所述的右挡料机构包括右气缸、右引导管和右套管,右气缸固定在右支撑板上的右侧,右引导管固定在右支撑板上的左侧,所述的右套管套设在右引导管上,且右套管可在右引导管上移动,所述的右气缸的活塞杆与右套管相连,所述的防粘机构包括压辊、储风箱,所述的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设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之间,且压辊的下方设有储风箱,储风箱内设有风机,所述的储风箱的前侧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储风箱上带有透气孔的侧壁靠近传送件设置,所述的传送件包括传送带、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的传送带的两端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且主动辊与动力件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左支撑板、右支撑板靠近制袋机的出料口处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左套管、右套管的轴向方向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动力件为电机。

进一步,所述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与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内侧相连。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粘机构,防止包装袋出现粘在出料口处、提高包装袋成型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方便;设置的挡料机构,防止包装袋从传送带侧端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

1、左竖板 2、右竖板 3、左气缸

4、左引导管 5、左套管 6、左支撑板

7、右支撑板 8、右气缸 9、右引导管

10、右套管 11、压辊 12、储风箱

13、透气孔 14、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制袋机的出料装置,包括左竖板1、右竖板2、传送件、挡料机构和防粘机构,在左竖板1、右竖板2之间沿着包装袋传送方向依次设有防粘机构、传送件,所述的传送件的两侧设有左挡料机构、右挡料机构。

所述的左挡料机构包括左气缸3、左引导管4和左套管5,左支撑板6、右支撑板7分别设于左竖板1、右竖板2的内侧,左气缸3固定在左支撑板6上的左侧,左引导管4固定在左支撑板6上的右侧,所述的左套管5套设在左引导管4上,且左套管5可在左引导管4上移动,所述的左气缸3的活塞杆与左套管5相连。

所述的右挡料机构包括右气缸8、右引导管9和右套管10,右气缸8固定在右支撑板7上的右侧,右引导管9固定在右支撑板7上的左侧,所述的右套管10套设在右引导管9上,且右套管10可在右引导管9上移动,所述的右气缸8的活塞杆与右套管10相连。

所述的防粘机构包括压辊11、储风箱12,所述的压辊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设在左支撑板6、右支撑板7之间,且压辊11的下方设有储风箱12,储风箱12内设有风机,所述的储风箱12的前侧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3,储风箱12上带有透气孔13的侧壁靠近传送件设置。

所述的传送件包括传送带14、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的传送带14的两端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且主动辊与动力件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支撑板6、右支撑板7靠近制袋机的出料口处设置,所述的左套管5、右套管10的轴向方向与传送带14的传送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动力件为电机,所述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与左支撑板6、右支撑板7内侧相连,储风箱12上带有透气孔13的侧壁设于压辊11的斜前方。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工作时,经过制袋机热封后的包装袋从压辊11与储风箱12之间,然后经过储风箱12上带有透气孔13的侧壁将包装袋从压辊11下方吹到传送带14上,随着传送带14的传送作用,自动将包装袋分开摆放即可;同时再传送带14传动过程中,启动左气缸3、右气缸8,左、右套管起到对包装袋遮挡的作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