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绕线治具以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7347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绕线治具以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绕线治具、以及具有该手动绕线治具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绕线作为一种生产制造业的组装工艺,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制造行业。目前的线材绕圈要求一致性好,外观美。因线材绕圈时是和产品连在一起的,又因产品较大及工艺要求的绕线方向原因,产品需要跟着设备一起旋转, 使得自动化绕线不好实现,且自动化设备费用高,因而采用手动绕线的方式。

现有的常规的手动绕线治具,绕制时线圈的两侧面没有限位功能,不能保证线圈产品的质量;或者在前面设有可拆卸的限位板,但在线圈取下时需要利用将限位板拆卸,将线圈取下后,再将限位板安装,使得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手动绕线治具,使得操作快速、简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动绕线治具,包括绕线筒、相对于所述绕线筒可前后移动的拉盘、以及位于所述绕线筒与拉盘之间的用于线圈限位的挡块,所述挡块可随所述拉盘的移动实现向外张开或向内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铰接在所述绕线筒上,所述挡块与所述拉盘之间设有传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挡块上的长条形的限位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拉盘上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可滑动的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向前延伸的两个支柱,所述挡块上开设有铰接孔,铰接销穿过所述铰接孔、并连接在两个支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包括挡止部和连接部,所述挡止部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用于捆扎线圈的开口槽。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后挡边。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上设有内凹的、可容纳所述拉盘的容纳腔。

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纳腔的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挡块相对应的缺口,所述挡块从所述缺口向外伸出。

进一步的,手动绕线治具还包括驱动所述拉盘前后移动的制动结构,所述拉盘上固定有向后延伸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制动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导杆和可带动导杆前后移动的肘夹,所述导杆与所述拉杆之间设置有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的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杆连接、前端设有U型沟槽与拉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肘夹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铰接的手把、以及与所述手把和导杆分别铰接的弧形传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绕线治具还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绕线筒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的水平延伸板。

基于上述的手动绕线治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手动绕线治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所述拉盘向前移动,使得所述挡块向外张开;

B、手动将线绕制在所述绕线筒上,制成线圈;

C、将所述拉盘向后移动,使得所述挡块向内闭合;将线圈从所述绕线筒上取下。

进一步的,手动绕线治具还包括驱动所述拉盘前后移动的制动结构,在所述步骤A和C中通过制动结构驱动所述拉盘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绕线筒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开口槽,在所述步骤B之后还具有步骤B1,利用捆扎带将线圈捆扎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手动绕线治具,通过设置可前后移动的拉盘,通过所述拉盘的移动实现挡块外张开或向内闭合;在挡块伸出后形成对于线圈的限位,有利于保证线圈的缠绕圈数,以及完成的线圈一致性好,外观美观;在挡块缩进后,解除了挡块对于线圈的挡止限位作用,将方便的将线圈从绕线筒取下;并且挡块的伸出或缩进是跟随拉盘的前后移动完成的,使得挡块的伸出或缩进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发明中手动绕线治具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可以适合多种携带产品的线材或者单独线材按照工艺要求的绕线。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手动绕线治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绕线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挡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组装后挡块张开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挡块处于张开和闭合的中间状态;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挡块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定义术语:以靠近绕线筒轴线的方向为“内”、 以靠近绕线筒轴线的方向为“外”,并且术语 “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阅图1-图9,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手动绕线治具的一个实施例,手动绕线治具包括绕线筒1、拉盘2、以及挡块3,拉盘2设置在绕线筒1的前方、并相对于绕线筒1可前后移动,在绕线筒1和拉盘2设有挡块3,挡块3用来挡止线圈形成限位,挡块3可随拉盘2的移动实现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或者说是挡块3可随拉盘2的移动实现向外张开或向内闭合。

本实施例中,挡块3的伸出为挡块3向外伸出绕线盘1的前端面,形成对于线圈在轴向的前端限位,有利于保证线圈的缠绕圈数,以及完成的线圈一致性好,外观美观;在挡块3缩进后,解除了挡块3对于线圈的挡止限位作用,可以方便的将线圈从绕线筒1上取下;并且挡块3的伸出或缩进是跟随拉盘2的前后移动完成的,使得挡块3的伸出或缩进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以及本实施例中的手动绕线治具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可以适合多种携带产品的线材或者单独线材按照工艺要求的绕线。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5和图6所示,挡块3铰接在绕线筒1上,在拉盘2前后移动时,挡块3绕铰接点转动;并在在挡块3与拉盘2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为设置在挡块3上的长条形的限位孔34、以及设置在拉盘2上的限位轴,限位轴可滑动的位于限位孔34内;在在拉盘2前后移动时,限位轴在限位孔34内滑动,实现挡块3绕铰接点转动,也就是实现了挡块3的向外张开或向内闭合。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5和图9所示,挡块3包括挡止部31和连接部32,挡止部31和连接部3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挡块3与绕线筒1的铰接点优选位于挡止部31和连接部32的交接处,设置有铰接孔33。优选挡止部31和连接部32之间的夹角为145度。这样在挡块3伸出时,挡止部31与绕线筒1的轴线垂直,有利于对于线圈绕制时的限位;当挡块3缩进后,挡止部31与绕线筒1的轴线平行,便于线圈从绕线筒1上取下。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挡块3与绕线筒1之间还设有支架5,支架5固定在绕线筒1上,并且支架5设有向前延伸的两个支柱51,铰接销穿过挡块3铰接孔33、并连接在两个支柱51上。通过设置支架5以及支柱51,便于提供挡块3转动需要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在绕线筒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开口槽11,在线圈绕制完成后,可以通过开口槽11利用胶带或捆扎带将绕制完成的线圈捆扎固定,避免在线圈取下时造成凌乱、以及有利于提高捆扎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开口槽11还有利于减少绕线筒1的原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优选的在绕线筒1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开口槽11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在绕线筒1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后挡边12,后挡板12用于线圈在轴线方向的后端限位,挡块3形成前端的限位,使得在线圈绕制时前后都具有限位,有利于提高绕制效率、绕制质量等。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8所示,在绕线筒1上设有内凹的、可容纳拉盘2的容纳腔13,支架5固定在容纳腔13的底部,在拉盘2向后移动,使得挡块3缩进后,拉盘2位于容纳腔2内。通过设置容纳腔13,便于支架5的安装,有利于挡块3伸出后与绕线筒1前端的贴合。在容纳腔13的周壁上开设有与挡块相对应的缺口14,挡块3从缺口14处向外伸出,也就是支架5就设置在缺口14附近,使得挡止部31从缺口14沿径向向外伸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设有三个挡块3,三个挡块3绕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拉盘2上,支架5也对应设置有三个,缺口14也为三个。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手动绕线治具还包括底座10、设置在底座10上的立柱20,绕线筒1固定在立柱20上。手动绕线治具还包括驱动拉盘2前后移动的制动结构,拉盘2上固定有向后延伸的拉杆4,拉杆4与制动结构连接。通过设置拉杆4和制动结构,通过制动结构2给予拉杆4前后移动的力,使得拉杆4带动拉盘2的前后移动,进而使得挡块3的旋转张开或旋转闭合。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示,制动结构包括导杆6和可带动导杆6前后移动的肘夹7,在导杆6与拉杆4之间设置有连接头8。其中连接头8的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杆6连接、前端设有U型沟槽与拉杆4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头8的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杆6连接,使得连接头8与导杆6为刚性连接,连接头8与导杆6保持同轴;通过连接头8前端设有U型沟槽与拉杆4连接,使得在拉杆4与连接头8在不同心时,拉杆4的后端在U型沟槽内可以具有稍微的径向位移,防止在拉杆4前后移动时与导杆6因不同心出现犯别,也就是拉杆4与导杆6之间具有扭矩,可能造成结构的损坏;但在前后方向或者说轴向上导杆6通过连接头将力传递到拉杆4上,进而推动拉盘2的前后移动,带动挡块3的旋转、并实现向外张开或向内闭合。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示,肘夹7包括固定座71、与固定座71铰接的手把72、以及与手把72和导杆6分别铰接的弧形传动部73。这样通过扳动手把72绕铰接点的转动,使得传动部73推动导杆6前后移动,因而传递到拉杆4。对于固定座71的固定,在立柱20上固定有水平向后延伸的延伸板30,固定座71固定在延伸板30上,并且在固定座71上还设有为导杆6导向的导向套74,导向套74套装在导杆6上,使得导杆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参见图1-图9,说明利用本实施例中的手动绕线治具绕制线圈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拉盘2向前移动,使得挡块3向外张开。

具体的,通过向前扳动手把72,使得传动部72给予导杆6向前的推力,导杆6通过连接头8将推力传递给拉杆4,拉杆4带动拉盘2向前移动,此时挡块3绕铰接点旋转,使得挡止部32向外张开、并到达与绕线筒1的轴线的垂直状态,参见图5所示。

B、手动将线绕制在绕线筒1上,制成线圈。

具体的,用手将线绕线筒1上,由于挡块3在绕线筒1的前端形成轴向的限位,绕线筒1的挡边11形成后端的轴向限位,使得在线圈绕制时前后都具有限位,有利于提高绕制效率、绕制质量等。绕制时还要根据线圈的具体要求,确定绕制的圈数等参数,制成线圈。

B1、利用捆扎带将线圈捆扎固定。

具体的,线圈绕制完成后,通过开口槽11利用胶带或捆扎带将绕制完成的线圈捆扎固定,避免在线圈取下时造成凌乱、以及有利于提高捆扎效率。

C、将拉盘2向后移动,使得挡块3向内闭合;将线圈从绕线筒1上取下。

具体的,通过向后扳动手把72,使得传动部72给予导杆6向后的拉力,导杆6通过连接头8将拉力传递给拉杆4,拉杆4带动拉盘2向后移动,此时挡块3绕铰接点旋转,使得挡止部32向内旋转闭合、并到达与绕线筒1的轴线的平行状态,参见图9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