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16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



背景技术:

在润滑油生产线中,润滑油桶从灌装工序到包装工序的过程一般由输送架完成,现有输送架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滚筒,滚筒转动带动润滑油桶移动。在灌装过程中,灌装机的喷油枪一般位于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较大开口的润滑油桶可顺利完成罐装动作,而对于小开口的润滑油桶来说,需要人工对中,即将润滑油桶放置于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以免润滑油发生泄漏,操作过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用于输送润滑油桶,包括机架和传送装置,机架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传送装置包括若干水平布置的滚筒和驱动 滚筒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滚筒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机架上设有用于使润滑油桶朝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移动的对中装置。

优选地,对中装置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推杆平行于第二推杆,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均水平布置,第一推杆垂直于滚筒,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第一丝杆平行于第二丝杆,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包括第一左旋段和第一右旋段,第二丝杆包括第二左旋段和第二右旋端,第一推杆套于第一左旋段和第二左旋段上,第二推杆套于第一右旋段和第二右旋段上。

优选地,第一丝杆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

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均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推杆的一端与第一齿条连接,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三齿条连接,第二推杆的一端与第二齿条连接,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第四齿条连接。

优选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竖直布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中心轴连接,中心轴与机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通过竖杆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滚筒下方,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在竖直方向上均位于滚筒上方。

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第二链条和电机,第三链轮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链轮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第五链轮设于滚筒上,第五链轮在机架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间并与第二链条啮合。

优选地,左侧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第二链条位于条形槽内。

优选地,机架还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的一端与左侧板连接,第一托板的另一端与右侧板连接,第二托板的一端与左侧板连接,第二托板的另一端与右侧板连接,滚筒在机架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间,第一托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托板的上表面均与滚筒上缘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机架上设置对中装置后,滚筒上的润滑油桶在对中装置的作用下可朝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实现润滑油桶的对中,保证在灌装过程中的喷油枪能够正对润滑油的开口,避免润滑油发生泄漏。此外,对中装置可提高润滑油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该输送架可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润滑油桶的输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润滑油桶输送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润滑油桶输送架的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润滑油桶输送架的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润滑油桶输送架的A-A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润滑油桶输送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润滑油桶输送架的B-B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润滑油桶输送架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左侧板101;条形槽1011;右侧板102;第一托板103;第二托板104;支撑腿105;滚筒106;第一推杆107;第二推杆108;第一丝杆109;第一左旋段1091;第一右旋段1092;第二丝杆110;第二 左旋段1101;第二右旋段1102;第一链轮111;第二链轮112;第一链条113;摇柄114;竖杆115;第三链轮116;第四链轮117;第五链轮118;第二链条119;电机120;第一齿条121;第二齿条122;第三齿条123;第四齿条124;第一齿轮125;第二齿轮126;中心轴1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用于输送润滑油桶,包括机架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若干水平布置的滚筒106和驱动滚筒106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滚筒106与机架转动连接,机 架上设有用于使润滑油桶朝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移动的对中装置。

润滑油桶设于滚筒106上后,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滚筒106转动,润滑油桶将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工序的转换。当然,在第一驱动装置动作前,应先通过对中装置对润滑油桶进行对中,对中后再驱动滚筒106转动,使润滑油桶的开口位于喷油枪的正下方并停止,进而保证灌装动作能够顺利进行。

其中,机架包括左侧板101、右侧板102、第一托板103、第二托板104和支撑腿105,左侧板101与右侧板102平行布置,滚筒106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01、右侧板102转动连接,左侧板101底部和右侧板102底部均设有支撑腿105。第一托板103和第二托板104水平布置于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间,第一托板103的一端与左侧板101连接,第一托板103的另一端与右侧板102连接,第二托板104的一端与左侧板101连接,第二托板104的另一端与右侧板102连接,所有滚筒106在机架长度方向上均位于第一托板103和第二托板104间,第一托板103的上表面和第二托板104的上表面均与滚筒106上缘平齐。润滑油桶初始位置位于第一托板103上,第一托板103的上表面与滚筒106的上缘平齐,可保证位于第一托板103上的润滑油桶能够顺利移动到滚筒106上;第二托板104的上表面与滚筒106上缘平齐,可保证位于滚筒106上的润滑油桶能够顺利移动到第二托板104上。也就是说,在罐装过程中,润滑油桶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一托板103上,润滑油桶的最终位置位于第二托板104上。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滚筒106转动,滚筒106转动的目的是带动设于滚筒106上的润滑油桶移动。本实施例中,所有滚筒106在第 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均可运动。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链轮116、第四链轮117、第五链轮118、第二链条119和电机120,第三链轮116设于电机120的输出轴上,电机120固定于机架的左侧板101上,第四链轮117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三链轮116与第四链轮117通过第二链条119连接,一个滚筒106对应设置一个第五链轮118,所有第五链轮118在机架长度方向均位于第三链轮116和第四链轮117间,所有第五链轮118均与第二链条119啮合,即当电机120带动第二链条119运动时,所有第二链轮112均转动,从而使所有滚筒106同时转动。所有滚筒106均转动可保证输送过程中润滑油桶具有充足的动力。

此外,左侧板10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条形槽1011,第三链轮116、第四链轮117、第五链轮118和第二链条119均位于条形槽1011内。相当于将第一驱动装置中除电机120以外的其他部件全部隐藏在左侧板101内,可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外界因素影响第三链轮116、第四链轮117和第五链轮118与第二链条119的正常啮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中装置包括第一推杆107、第二推杆108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推杆107平行于第二推杆108,第一推杆107与第二推杆108均水平布置,第一推杆107垂直于滚筒106,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也就是说,当第一推杆107向靠近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运动时,第二推杆108也向靠近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运动;当第一推杆107向远离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运动时,第二推杆108也向远离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运动。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相互靠近的过程,即为润滑油桶对中的过程。 当然,由于润滑油桶位于滚筒106上,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应位于滚筒106的上方才能达到对中的效果。

其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第一丝杆109平行于第二丝杆110,第一丝杆109垂直与滚筒106,第一丝杆109通过轴承与左侧板101、右侧板102转动连接,第二丝杆110通过轴承与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转动连接,所有滚筒106在机架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之间。其中,第一丝杆109包括第一左旋段1091和第一右选段,第二丝杆110包括第二左旋段1101和第二右旋段1102,第一推杆107套于第一左旋段1091和第二左旋段1101上,第二推杆108套于第一右旋段1092和第二右旋段1102上。第一左旋段1091和第二左旋段1101即为左旋螺纹,第一右旋段1092和第二右旋段1102即为右旋螺纹。当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向同一个方向转动时,可实现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的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这种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当然,在对中过程中,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的转动需要同步,这样才能保证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始终保持平行状态。因此,在第一丝杆109上设有第一链轮111,在第二丝杆110上设有第二链轮112,第一链轮111和第二链轮112通过第一链条113连接。第一丝杆109转动时,通过第一链条113传动第二丝杆110也将随之转动,且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同步转动。此外,为方便操作,在第一丝杆109上还设有摇柄114。

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位于滚筒106上方,与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连接的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也将位于滚筒106上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润滑油桶的输送。机架上设置对中装置后,滚筒106上的润滑油桶在对中装置的作用下可朝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实现润滑油桶的对中,保证在灌装过程中的喷油枪能够正对润滑油的开口,避免润滑油发生泄漏。其中,对中装置中的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的相对靠近、相对远离通过转动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实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上的两段不同旋向的螺纹结构均具有自锁功能,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可一直保持在对中位置上,同时提高了润滑油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2,参照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均位于滚筒106的上方,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将对润滑油桶有所干扰。从上一个工序输送过来的润滑油桶需人工提起越过第一丝杆109,即将进入下一个工序的润滑油桶也需人工提起越过第二丝杆110。即将进入下一个工序的润滑油桶已装满润滑油,人工提起较为困难。

为此,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均通过竖杆115与第一推杆107连接,竖杆115与第一推杆107固定连接,竖杆115与第一丝杆109、第二丝杆110螺接。同样,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也都通过竖杆115与第二推杆108连接。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通过竖杆115与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连接后,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位于滚筒106的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第一丝杆109和第二丝杆110均位于滚筒106的下方,第一丝杆109不会对从上一个工序输送过来的润滑油桶造成干扰,第二丝杆110也不会对即将输送到下一个工序润滑油桶造成干扰,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参照图5至图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齿条121、第二齿条122、第三齿条123、第四齿条124、第一齿轮125和第二齿轮126,第一齿轮125与第一托板103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26与第二托板104转动连接,第一齿条121和第二齿条122均与第一齿轮125啮合,第三齿条123和第四齿条124均与第二齿轮126啮合,第一推杆107的一端与第一齿条121连接,第一推杆107的另一端与第三齿条123连接,第二推杆108的一端与第二齿条122连接,第二推杆108的另一端与第四齿条124连接。当一齿轮和第二齿轮126向同一个方向转动时,若第一齿条121靠近于第二齿条122,则第三齿条123也靠近于第四齿条124;若第一齿条121远离 于第二齿条122,则第三齿条123也远离与第四齿条124。最终实现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的相对靠近、相对远离。

其中,第一齿轮125和第二齿轮126可以水平布置,也可以竖直布置。如图6所示,为实现第一齿轮125和第二齿轮126的联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齿轮125和第二齿轮126均竖直布置,第一齿轮125与第二齿轮126通过中心轴127连接,中心轴12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托板103、第二托板104转动连接。当中心轴127转动时,第一齿轮125和第二齿轮126同时转动,既保证了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运动过程中两者能够始终保持平行,又保证了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的位移量相同,润滑油桶的对中效果较好。此外,为方便操作,在中心轴127上设有摇柄114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第二驱动装置对润滑油桶的干扰,如图7所示,第一齿条121、第二齿条122通过竖杆115与第一推杆107、第二推杆108连接。同样,第三齿条123、第四齿条124也通过竖杆115与第一推杆107、第二推杆108连接。第一齿条121、第二齿条122、第三齿条123、第四齿条124和齿轮均位于滚筒106下方,不会对润滑油桶造成干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桶输送架,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润滑油桶的输送。机架上设置对中装置后,滚筒106上的润滑油桶在对中装置的作用下可朝机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实现润滑油桶的对中,保证在灌装过程中的喷油枪能够正对润滑油的开口,避免润滑油发生泄漏。其中,对中装置中的第一推杆107和第二推杆108的相对靠近、相对远离通过转动第一齿轮125和第二齿轮126实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