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布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85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上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针织生产加工处理中,经常需要将堆积如山的布料向不同的加工设备传送,同步实时进行加工处理。如果将乱入麻花的布料直接投入加工设备,则相互勾搭的布料会受到加工设备发主力辊轴的拉扯,不仅损坏布料,还影响加工设备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布斗,其能实现布料的间接传送,在保护布料的同时还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布斗,包括支架、送布控制器、电动机、以及设置在该支架上的斗槽、两个送布压轮;该两个送布压轮同轴设置,其之间形成一压布中缝,该两个送布压轮受电动机控制转速;该斗槽置于该两个送布压轮下方,该斗槽为一上方开口、有底板的、并且自开口向底部收窄的容器,其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为主侧壁和副侧壁,该主侧壁一侧的重量小于副侧壁一侧,该斗槽的底部通过限位件与该支架限位连接,使该斗槽受重力作用向主侧壁一侧作限位摆动;该送布控制器通过接收该斗槽的摆动的感应信号来控制该电动机的运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接送布来提高布料传送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加工设备与布源之间实现了缓冲作用,避免高 强度地拉扯布料,很好地保证布料的品质;2、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少人手成本。

具体地,该限位件为一弯头和一限位环,该弯头一端与该支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贯穿该斗槽的底部后与该限位环连接;该限位环的外径大于该斗槽底部被弯头贯穿的通孔的直径;该弯头与限位环连接端朝向该斗槽的主侧壁。

具体地,该限位件为一弹簧,其一端连接该支架,其另一端连接该斗槽的底部。

具体地,该限位件是柔性的连接带。

进一步,该斗槽的副侧壁吊设配重。

具体地,设有至少一个导布辊,其设于两送布压轮的任意一侧、该斗槽的正上方的至少一处。

进一步,该支架为一金属台架,其中部铺设一支撑板,其上部设有横置的辅助杆;该支撑板和辅助杆通过直立设置的多根立杆支撑,该斗槽置于该支撑板上,该两个送布压轮置于该辅助杆上。

具体地,该斗槽的主侧壁宽大且坡度平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布斗包括支架、送布控制器20、电动机30、以及设置在该支架上的斗槽50、两个送布压轮40和至少一个导布辊60。

具体地,该支架为一金属台架,其中部铺设一支撑板11,其上部设有横置 的辅助杆13。支撑板11和辅助杆13通过直立设置的多根立杆15支撑。

该斗槽50为一上方开口、有底板的、并且自开口向底部收窄的容器。斗槽50的底部与支架的支撑板11的上板面通过限位件实现限位连接,且斗槽50的一侧壁至少有一部分置于支架外,需要说明的是,斗槽50的该侧壁为主侧壁52,其相对的斗槽50的侧壁为副侧壁54。该斗槽50的主侧壁52宽大且坡度平缓,且,副侧壁54一侧比主侧壁52一侧重量重。该限位件为一弯头561和一限位环563,该弯头561一端与支撑板11的上板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贯穿斗槽50的底部后与限位环563连接,而且,限位环563的外径大于斗槽50底部被弯头561贯穿的通孔的直径;弯头561与限位环563连接端朝向斗槽50的主侧壁52。

该两根送布压轮40同轴向设置,且两送布压轮40的辊面相贴近,之间形成一压布中缝,压布中缝一侧为布料进口,其另一侧为布料出口。该两根送布压轮40设置在辅助杆13上,且竖直投影对应的下方为斗槽50的主侧壁52。该两根送布压轮40通过电动机30带动相向旋转,即,一送布压轮40为逆时针转动时,另一送布压轮40为顺时针转动。

该送布控制器20包括感应器和输出指令端,感应器置于斗槽50的底部。输出指令端与电动机30连接,并控制电动机30带动送布压轮40转动速率的快慢和开关。

可在支架上或支架外设置至少一根导布辊60,为传送布料提供便利。导布辊60为一侧壁光滑的从动辊。优选地,在支架的辅助杆13上,且位于布料进口处设置一导布辊60。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置于堆放的布源与加工设备的起始设备之间,布源先通过本实用新型,然后才投入加工设备中。具体为,布源的布头通过导布辊60 进入本实用新型的送布压轮40的压布中缝,从压布中缝的布料进口进入,通过送布压轮40的带动,从布料出口出来,布料持续进入斗槽50的容腔中,自斗槽50的容腔中抽起,进入加工设备,受加工设备的动力轮带动而持续离开斗槽50。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间接的送布设备,其起到缓冲的作用。其工作原理如下:

斗槽50具有恒常状态和过载状态。斗槽50在恒常状态下,底部端平。布料从布料出口出来,被位于下方的斗槽50的主侧壁52兜接住,布料的增加会给斗槽50的主侧壁52增重,当斗槽50的主侧壁52与其上的布料的总重量大于斗槽50的副侧壁54一侧的重量时,斗槽50的主侧壁52下沉,副侧壁54上翘。斗槽50的底部收限位件限位,作一定幅度的摆动。此时为斗槽50的过载状态。当布料减少后,斗槽50的主侧壁52与其上的布料的总重量不大于斗槽50的副侧壁54一侧的重量时,斗槽50恢复为恒常状态。

加工设备的设备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其取布速率并非恒定的。当加工设备的取布速率与斗槽50接收布料的速率相当时,布没有在斗槽50积压,则斗槽50处在恒常状态。当加工设备的取布速率小于斗槽50接收布料的速率时,或加工设备出现取布滞后,布料在斗槽50积压,当使得斗槽50进入过载状态,触发感应器,送布控制器20接收到感应器的信号后,通过输出指令端控制电动机30减慢或停止两送布压轮40的动作。等到积压的布料减少至斗槽50恢复为恒常状态后,再次触发感应器,送布控制器20接收到感应器的信号后,通过输出指令端控制电动机30恢复两送布压轮40的转动速率。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送布斗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的相同,不同点在于,实施例2的送布斗的限位件为一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支撑板11,其另一端连接 斗槽50的底部。

斗槽50在恒常状态下,斗槽50以自身重量压在弹簧上,当斗槽50处在过载状态时,弹簧拉伸,并限位斗槽50的摆动幅度。当斗槽50从过载状态恢复为恒常状态,弹簧通过弹性形变将斗槽50归位。

在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该限位件可以是柔性的连接带。

在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两送布压轮40的布料出口的下方并不正对斗槽50的主侧壁52,而是,斗槽50的主侧壁52的正上方设置至少一根导布辊60,布料从布料出口出来后,通过导布辊60的引导,落入斗槽50的主侧壁52上。

在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斗槽50的副侧壁54吊设配重。一方面,斗槽50的副侧壁54在自身重量并未大于主侧壁52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配重解决重量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配置的重量大小,来调节斗槽50从恒常状态过渡至过载状态的重量大小,以适应不同加工设备的参数要求。

上述实施例中,斗槽50的主侧壁52至少一部分在支架外,是为了更方便带离布料,传送至加工设备。因此,在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斗槽50的主侧壁52并不外露,而是置于支架的内部,通过至少一根导布辊60引导布料至加工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接送布来提高布料传送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加工设备与布源之间实现了缓冲作用,避免高强度地拉扯布料,很好地保证布料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