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184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千斤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千斤顶,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依靠汽车自身动力顶起车辆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简易千斤顶。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一般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由于汽修领域的需要,千斤顶汽车维修中几乎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更换备用轮胎时顶起车身。汽车维修中使用的千斤顶最多出现的也是液压式和机械式的,这些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使用扳手或者套筒来拧紧和压动,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在拧的时候扳手容易滑落,人员要趴在车底操作比较费体力,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千斤顶,本发明的千斤顶可以依靠汽车自身动力顶起车辆的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起来省力、方便,能有效的减小使用者的疲劳强度,适应大多数工作环境。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简易千斤顶,包括:顶托体和支撑体,所述的顶托体包括长宽比为1.2~1.6:1的顶板,所述顶板沿长度方向内侧弯曲形成圆心角度为75度~90度的弧形顶板;所述的支撑体包括板式支腿和定位连接体,所述的定位连接体包括一矩形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沿长度方向上左右交错布置有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不低于连接板宽度的四分之三,条形孔一侧延伸至连接板的边缘并开口,所述的连接板沿长度方向内侧弯曲形成与顶板弧度相同的弧形的连接板;所述的板式支腿包括支腿本体,支腿本体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支腿本体的下端设有支脚,支撑腿本体穿过连接板上的条形孔,支腿的连接部与顶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支腿的支脚穿过条形孔向下伸出,所述的连接板上分布有至少5条板式支腿,所述的板式支腿自后向前长度逐渐变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千斤顶,使用了弧形的顶板作为整个千斤顶的顶托体,顶板下部的支腿是自后向前长度逐渐变长的,为了保证支腿支撑的稳定性,支腿之间使用弧度与顶板一致的连接板彼此之间相互支撑连接,连接板上用于嵌入支腿的条形孔是交错布置的,可以使受力更加均匀,支腿的支撑更加稳固,支腿的延伸方向实际上就是沿着顶板或连接板圆弧所在圆的直径进行延伸的,当需要为一辆四驱的施工车辆更换后轮的轮胎时,首先将千斤顶的短腿部位着地,弧形的顶板开口向上套在靠近车轮的后桥上,启动车辆,挂一档,缓慢起步,车辆向前移动时,前桥或者后桥就会顺着千斤顶的弧形的顶板滑动,支腿就会由短到长向前迈步,当迈到长腿时,停住车辆车轮就会离地,就可以更换轮胎。在需要放下车辆时,启动车辆,挂倒档,缓慢起步,车辆向后移动时,后桥就会顺着千斤顶的弧形顶板滑动,支腿就会由长到短向后迈步,直至车轮着地,千斤顶就会退出来;给车辆的前轮更换轮胎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尤其适合为四驱型的车辆更换前后轮胎,二驱型的车辆适合更换非驱动轮,通过此设计就能够达到用最省力的动作实现顶起车辆的目标。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支腿本体的下端上阵列设有支脚,所述的支脚上端面与支腿本体固定连接,支脚的下端面圆弧形过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支腿起到向前迈步的作用,因此支脚的下部呈圆弧形过渡,支腿本体的下端使用阵列设置的支脚代替整体被支脚包覆的结构,这样支腿迈步时,支脚之间的空隙处可以躲开不平整的地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板开口向上,顶板的下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连接槽,各连接槽分别沿顶板宽度方向延伸开设。

顶板下端面连接槽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保证板式支腿与顶板下端面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板的弧长为顶板弧长的1.5~2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实用新型的建议前进的依靠汽车自身动力顶起车辆的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起来省力、方便,能有效的减小使用者的疲劳强度,具有用最省力的动作实现顶起车辆的功能,适应大多数工作环境。2.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千斤顶,使用了弧形的顶板作为整个千斤顶的顶托体,顶板下部的支腿是自后向前长度逐渐变长的,支腿之间使用弧度与顶板一致的连接板彼此之间相互支撑连接,连接板上用于嵌入支腿的条形孔是交错布置的,保证支腿支撑的牢固性及稳定性。3. 本实用新型支脚的下部呈圆弧形过渡,支腿本体的下端使用阵列设置的支脚代替整体被支脚包覆的结构,这样支腿迈步时,支脚之间的空隙处可以躲开不平整的地面,更适合野外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简易千斤顶,包括:顶托体和支撑体,所述的顶托体包括长宽比为1.6:1的顶板1,本实施例中的顶板厚度为不低于5mm,所述顶板沿长度方向内侧弯曲形成圆心角度为75度~90度的弧形顶板;所述的支撑体包括板式支腿和定位连接体,所述的定位连接体包括一矩形的连接板3,所述的连接板沿长度方向上左右交错布置有条形孔3a,条形孔3a的长度为连接板宽度的四分之三,条形孔3a一侧延伸至连接板3的边缘并开口,所述的连接板沿长度方向内侧弯曲形成与顶板弧度相同的弧形的连接板;所述的板式支腿包括支腿本体2,支腿本体2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支腿本体的下端设有支脚4,所述的支脚4阵列设在支腿本体2的下端,支脚4上端面与支腿本体2固定连接,支脚4的下端面圆弧形过渡,支撑腿本体穿过连接板上的条形孔,支腿的连接部与顶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支腿的支脚穿过条形孔向下伸出,所述的连接板上分布有5条板式支腿,所述的板式支腿自后向前长度逐渐变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