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拉罐罐盖和易拉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69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拉罐罐盖和易拉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包装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易拉罐罐盖和易拉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存的易拉罐,罐盖上的拉环所连接的撕裂片主要包括两种结构:下凹式和抛弃式。下凹式撕裂片的易拉罐在使用时,用户用手指拉动拉环,与拉环连接的撕裂片受拉环尾部的作用力弯向易拉罐罐体内部,可能会接触到管内食品或者饮料,导致残留在撕裂片上的细菌等进入到罐体内造成食物污染。抛弃式撕裂片的易拉罐在使用时,用户手指拉动拉环,与拉环连接的撕裂片受拉环尾部的作用,撕裂片与盖片本体连接的部位完全脱离,整个拉环和撕裂片与易拉罐脱离,一般用户选择将脱离后的拉环和撕裂片抛弃,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拉罐罐盖和易拉罐,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拉罐罐盖,包括盖片本体、撕裂片和拉环。

所述盖片本体设有饮用开口,所述撕裂片包括第一连接端和撕裂部。所述拉环与所述撕裂片连接,所述撕裂片的所述撕裂部与所述饮用开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盖片本体连接。所述拉环与所述撕裂片连接,拉动拉环能够使所述撕裂部与所述饮用开口分离。

优选地,所述撕裂片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盖片本体连接,所述拉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撕裂片的撕裂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撕裂片的撕裂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圆弧状指环的覆盖面大于指腹的截面。

优选地,所述指环为经过圆弧工艺处理形成的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均为铆钉。

优选地,所述盖片本体、所述撕裂片和所述连接片的材质包括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拉罐,包括罐盖和设置有端部开口的罐体,所述罐盖盖合在所述罐体的所述端部开口。所述罐盖包括盖片本体、撕裂片和拉环,所述盖片本体设置有饮用开口,所述撕裂片包括第一连接端和撕裂部,所述撕裂片的所述撕裂部与所述饮用开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盖片本体连接。所述拉环与所述撕裂片连接,拉动拉环能够使所述撕裂部与所述饮用开口分离。

优选地,所述撕裂片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盖片本体连接,所述拉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撕裂片的撕裂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撕裂片的撕裂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拉罐罐盖和易拉罐,针对于现有技术的易拉罐的罐盖上设置的开口结构中,下凹式撕裂片容易造成罐体内食物被撕裂片上残留的细菌等感染影响食物或者饮料的正常食用,抛弃式撕裂片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的易拉罐罐盖和易拉罐,所述易拉罐罐盖主要包括盖片本体、撕裂片和拉环,撕裂片包括通过封装线与盖片本体连接的撕裂部和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盖片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所述拉环包括指环和与所述撕裂片的撕裂部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用户在需要打开易拉罐时,拉动指环,使得拉环的第二连接端带动与之连接的撕裂片的撕裂部,沿着与罐体内相反的方向与所述盖片本体分离,而所述撕裂片的第一连接端仍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盖片本体上,达到了既能避免撕裂片向罐体内下凹导致罐体内食物被细菌感染,又能将撕裂后的拉环固定在盖片本体上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汇总:

罐体100;罐盖101;盖片本体102;饮用开口1022;封装线103;

撕裂片104;撕裂部1042;第一连接端1044;第一连接件1046;

拉环106;指环1062;第二连接端1064;第二连接件108;

连接片110;第三连接端112;第三连接件114;

第四连接端116;第四连接件1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改善该问题的工具或方法。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得出本方案所示的较佳易拉罐罐盖和拉环。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罐盖,主要包括盖片本体102、撕裂片104和拉环106。所述盖片本体102设有饮用开口1022,所述撕裂片104包括第一连接端1044和撕裂部1042,所述撕裂部1042与盖片本体102的饮用开口10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044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所述拉环106设置在所述撕裂片104上,拉动拉环106能够使所述撕裂部1042与所述饮用开口1022分离,而所述撕裂片104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044仍保持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

所述易拉罐罐盖101的盖片本体102,一般为盖合在罐盖101开口端的圆形片状结构,当然,根据易拉罐罐体的形状不同,所述盖片本体102的结构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改变。所述盖片本体102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与易拉罐的罐体的材质相同,便于集中回收处理。当然,所述盖片本体102的材质也可以为塑料或者类似材质等。

撕裂片104盖合在易拉罐罐盖101的盖片本体102的饮用开口1022区域,撕裂片104的形状一般为水滴状,撕裂片104覆盖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管内的食品取用状态具体设定。撕裂片104包括撕裂部1042和第一连接端1044,撕裂片104盖合在盖片本体102的开口区域,撕裂片104与盖片本体10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与盖片本体102连接,撕裂片104的第一连接端1044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与盖片本体102连接。撕裂部1042与所述盖片本体10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或者一体连接,为方便打开所述撕裂片,优选所述撕裂部1042通过封装线103连接所述盖片本体102,对于所述撕裂部104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就可以将所述撕裂片104向与管内相反的方向撕离所述盖片本体102,而所述第一连接端1044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连接在盖片本体102上,这样就能保证撕裂片104在离开所述盖片本体102时,撕裂部1042不会向管内凹陷,而且第一连接端1044连接在盖片本体102上不会轻易脱离,解决了抛弃式拉环106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拉环106可以包括指环1062和第二连接端1064,指环1062为用户在拉动拉环106时手指的放置位置和施力位置。所述拉环106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064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时,可以直接将所述第二连接端1064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一体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焊接等,第二连接端1064也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08与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08为作用力传输装置,将指环1062传送给到第二连接端1064的作用力传递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以实现向外拉动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完成开口操作。所述第二连接件108可以为铆钉、连接片110或者其他作用力传输装置等。

所述指环1062可以优选为圆弧状指环1062,因为用户多是通过手指放置在指环1062内,将指腹贴近指环1062的环形位置,对指环1062进行施力拉动撕裂片104。因此优选将所述指环1062优选为圆弧状指环1062,以使指环1062与施力的手指更好的贴合。鉴于现在的指环1062一般都比较小,不能适合手指较为粗壮的人使用,因此优选所述圆弧状指环1062的覆盖面大于一般人指腹的截面,可以保证较多数用户的手指均能插入指环1062内拉动指环1062。所述圆弧状指环1062的覆盖面选择略大于一般人指腹的截面,因为如果将圆弧状指环1062的覆盖面设置的过大,导致施力距离较大,拉动同样的指环1062需要用户使用更大的力,且造成材料的浪费。

现有的指环1062的环形位置的边缘结构多为扁平状,用户在将指腹贴合在环装位置施力时,由于扁平状结构导致受力面积较小,反作用会导致用户的手指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因此可以优选所述指环1062为经过圆弧工艺处理形成的构件,将指环1062进行边缘处理,将指环1062的环装位置的边缘结构打磨圆润,增大手指与指环1062的接触面,减小反作用力的压强,使得用户在拉动指环1062时指腹受到较小的损伤。

本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罐盖101,包括盖片本体102、设置于盖片本体102上的撕裂片104和与所述撕裂片104连接的拉环106。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通过封装线103覆盖在盖片本体102的开口上,拉环106与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撕裂片104远离所述撕裂部1042的第一连接端1044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与所述盖片本体102不可拆卸连接。在通过拉环106拉松撕裂片104时,撕裂部1042向罐外移动,第一连接端1044固定在盖片本体102上,既能保证撕裂片104不向管内下凹,又能保证撕裂片104不会与盖片本体102完全脱离。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易拉罐罐盖101,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部分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考虑到拉环106在拉动之后的放置位置对于易拉罐内食物饮用的影响,以及撕裂片104拉开操作的灵敏度,所述用于传输拉环106的作用力到撕裂部1042的第二连接件108优选为连接片110,所述连接片110面积优选小于所述撕裂片104的面积,可以优选所述连接片110为面积约等于所述撕裂片104三分之一面积的椭圆形金属片,以实现较好的作用力传输效果。

所述连接片110可以包括第三连接端112和第四连接端116,所述第三连接端112通过第三连接件114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116通过第四连接件118与所述拉环106的第二连接端106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114可以为铆钉,所述第三连接端112通过铆钉与所述撕裂部1042活动连接,可以实现所述拉环106与所述连接片110绕所述第三连接件114相对运动。所述第四连接件118也可以为铆钉,所述第四连接端116通过铆钉与所述拉环106的第二连接端1064活动连接,可以实现所述连接片110与所述撕裂片104绕所述第四连接件118相对运动,可以自由调节撕裂片104与拉环106的相对位置。

用户通过手指拉动拉环106的指环1062时,作用力传输到拉环106的第二连接端1064。第二连接端1064作用于与之连接的连接片110的第四连接端116,连接片110的第三连接端112接收到力的传导之后,作用于与之连接的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撕裂部1042在力的作用下脱离封装线103离开所述盖片本体102。由于所述撕裂片104的第一连接端1044与所述盖片本体102的不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撕裂片104仍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不脱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连接件114、所述盖片本体102、所述连接片110和所述指环1062均可为与罐体相同的材质,便于统一回收处理。所述第一连接件1046、所述第二连接件108和所述第四连接件118可以为铆钉,便于实现相邻部件之间的不可拆卸连接和活动连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罐盖101,针对于现有技术的易拉罐的罐盖101上设置的开口结构中,下凹式撕裂片104容易造成罐体内食物被撕裂片104上残留的细菌等感染影响食物或者饮料的正常食用,抛弃式撕裂片104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的易拉罐罐盖101和易拉罐,所述易拉罐罐盖101主要包括盖片本体102、撕裂片104和拉环106,撕裂片104包括通过封装线103与盖片本体102连接的撕裂部1042和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44,所述拉环106包括指环1062和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064。用户在需要打开易拉罐时,拉动指环1062,使得拉环106的第二连接端1064带动与之连接的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沿着与罐体内相反的方向与所述盖片本体102分离,而所述撕裂片104的第一连接端1044仍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固定在盖片本体102上,达到了既能避免撕裂片104向罐体内下凹导致罐体内食物被细菌感染,又能将撕裂后的拉环106固定在盖片本体102上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效果。用于传输指环1062的作用力到所述撕裂片104的第二连接件108可以优选为连接片110,可以实现所述拉环106与所述连接片110绕所述第三连接件114相对运动,以及所述连接片110与所述撕裂片104绕所述第四连接件118相对运动,可以自由调节撕裂片104与拉环106的相对位置。

实施例3

请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拉罐,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似,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主要包括罐体100和罐盖101,所述罐体100设置有端部开口,所述罐盖101盖合在所述罐体100的端部开口。所述罐盖101包括盖片本体102、撕裂片104和拉环106,所述盖片本体102上设置有饮用开口1022,所述撕裂片104包括第一连接端1044和撕裂部1042,所述盖片本体102盖合在所述罐体100上,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通过封装线103与所述盖片本体102的饮用开口10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044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所述拉环106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拉动拉环106能够使所述撕裂部1042与所述饮用开口1022分离。

请参见图5和图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所述撕裂片104的第一连接端1044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044可以与所述盖片本体102一体连接,例如焊接等,可以通过撕裂片104在近所述第一连接端1044的弯折实现撕裂片104与饮用开口1022的错位。当然,所述撕裂片104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044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为铆接,则所述第一连接件1046可以为铆钉。类似地,所述拉环106也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08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一体连接,例如焊接等,可以通过拉环106的近第二连接端1064的弯折实现拉环106与撕裂片104的错位。当然,所述拉环106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064也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08实现与所述盖片本体102的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为铆接,则相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108也可以为铆钉。

在上叔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用于连接拉环106和撕裂片104的所述第二连接件108可以为连接片110,所述连接片110包括第三连接端112和第四连接端116,所述第三连接端112通过第三连接件114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116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118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064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1046、所述第三连接件114和所述第四连接件118均为铆钉。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拉罐,针对于现有技术的易拉罐的罐盖101上设置的开口结构中,下凹式撕裂片104容易造成罐体100内食物被撕裂片104上残留的细菌等感染影响食物或者饮料的正常食用,抛弃式撕裂片104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的易拉罐,主要包括罐体100和罐盖101,所述罐盖101主要包括盖片本体102、撕裂片104和拉环106,撕裂片104包括通过封装线103与盖片本体102连接的撕裂部1042和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与所述盖片本体102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44,所述拉环106包括指环1062和与所述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064。用户在需要打开易拉罐时,拉动指环1062,使得拉环106的第二连接端1064带动与之连接的撕裂片104的撕裂部1042,沿着与罐体100内相反的方向与所述盖片本体102分离,而所述撕裂片104的第一连接端1044仍通过第一连接件1046固定在盖片本体102上,达到了既能避免撕裂片104向罐体100内下凹导致罐体100内食物被细菌感染,又能将撕裂后的拉环106固定在盖片本体102上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效果。用于传输指环1062的作用力到所述撕裂片104的第二连接件108可以优选为连接片110,可以实现所述拉环106与所述连接片110绕所述第三连接件114相对运动,以及所述连接片110与所述撕裂片104绕所述第四连接件118相对运动,可以自由调节撕裂片104与拉环106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拉罐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式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