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216阅读:2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



背景技术:

目前,加油站的储油罐多采用地下直埋式安装,即将储油罐直接埋设在地下,以有助于罐区的安全和节省土地。地下油罐的进油孔、量油孔和呼吸孔等结构均设在油罐壁上部的人孔盖上,并且在人孔盖上分别与进油管、量油管和呼吸管等管道接合,以使进油管、量油管和呼吸管等管道由人孔盖进入油罐。由于这些管道的接合点需要经常维护,以保持其严密性。为了便于操作和维修,在人孔盖上要开设人孔操作井,为了防止外界水或杂质进入储油罐内,对于操作井的密封要求比较高。现有的人孔操作井一般采用在其表面涂覆防水层的方法进行防水,后在操作井壁上开孔连接输入和输出管道,但这样并不能有效的阻隔水分的进入,且一般油罐采用钢制结构,当水分进入操作井,会导致操作井内湿度过大,油罐的进油管、量油管和呼吸管等易发生腐蚀,水汽易进入油罐内,影响燃油品质;另外水分可能会进入地下腐蚀钢制油罐表层,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长期的使用,储油罐及连接储油罐的输入和输出管道的连接处产生微量的渗泄漏,这会对土壤及水源造成污染,日积月累污染情况会变得非常严重。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以实现人孔操作井较好的防水性和腐蚀性,避免储油罐发生腐蚀,保障油品的品质,且防止土壤污染现象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包括人孔操作井本体,人孔操作井本体内设有储油罐、人孔盖和管道,所述储油罐的外表面、人孔盖的外表面和管道的外表面以及人孔操作井本体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复合层,复合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环氧富锌涂料层、第一抗静电环氧树脂层、第一玻璃纤维层和第二抗静电环氧树脂层。

复合层还包括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抗静电环氧树脂层的外部。

复合层还包括第三抗静电环氧树脂层,第三抗静电环氧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外部。

所述人孔操作井本体的内壁为水泥或钢板所制。

储油罐人孔操作井还包括喷砂层,喷砂层设置在所述人孔操作井本体的内表面与环氧富锌涂料层之间。

所述喷砂层采用石英砂。

所述管道与储油罐的连接处的复合层的厚度由中间至两侧逐渐减小。

所述管道与人孔盖的连接处的复合层的厚度由中间至两侧逐渐减小。

所述管道与人孔操作井本体的连接处的复合层的厚度由中间至两侧逐渐减小。

所述人孔操作井本体的外表面及人孔操作井本体的上边沿均设有复合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通过在所述储油罐的外表面、人孔的外表面和管道的外表面以及人孔操作井本体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复合层, 使得储油罐的外表面、人孔盖的外表面和管道的外表面以及人孔操作井本体的内表面均具有较佳的防水性和防腐蚀性,避免储油罐和管道发生腐蚀,减少渗漏现象发生,且保障油品的品质,此外,发生渗漏现象时,由于人孔操作井本体的内表面的防水性突出,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现象,环保性能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孔操作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与人孔操作井本体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人孔操作井本体;2-复合层;21-环氧富锌涂料层;22-第一抗静电环氧树脂层;23-第一玻璃纤维层;24-第二抗静电环氧树脂层;3-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包括人孔操作井本体1,人孔操作井本体1内设有储油罐、人孔盖和管道3,所述储油罐的外表面、人孔盖的外表面和管道3的外表面以及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 面上均设有复合层2,复合层2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环氧富锌涂料层21、第一抗静电环氧树脂层22、第一玻璃纤维层23和第二抗静电环氧树脂层23。

为了实现较佳的抗腐蚀性,复合层还包括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抗静电环氧树脂层23的外部。

为了实现较佳的抗静电性,复合层还包括第三抗静电环氧树脂层,第三抗静电环氧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外部。

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采用网格状结构,确保第二玻璃纤维层的抗腐蚀性分布均匀。

所述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壁为水泥或钢板所制。

储油罐人孔操作井还包括喷砂层,喷砂层设置在所述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与环氧富锌涂料层21之间,喷砂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使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环氧富锌涂料层21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环氧富锌涂料层21的耐久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砂层采用石英砂。

管道3与储油罐的连接处的压力很大,容易发生渗漏现象,因此,所述管道3与储油罐的连接处的复合层2的厚度由中间至两侧逐渐减小,采取改变厚度的方式,有效地提高管道3与储油罐连接处的防水及防腐蚀性。

如图3所示,同样地,为了提高防水性及防腐蚀性,所述管道3与人孔 的连接处的复合层2的厚度由中间至两侧逐渐减小;所述管道3与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连接处的复合层2的厚度由中间至两侧逐渐减小。

所述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外表面及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上边沿均设有复合层2,确保人孔操作井本体1具备良好的防水性及防腐蚀性,另外,也可在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外表面及上边沿的复合层2的基础上再增加上述的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抗静电环氧树脂层。

上述的环氧富锌涂料层21、第一抗静电环氧树脂层22、第一玻璃纤维层23、第二抗静电环氧树脂层23、第二玻璃纤维层和第三抗静电环氧树脂层均为现有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油罐人孔操作井,通过在所述储油罐的外表面、人孔的外表面和管道3的外表面以及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复合层2,使得储油罐的外表面、人孔盖的外表面和管道3的外表面以及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均具有较佳的防水性和防腐蚀性,避免储油罐和管道3发生腐蚀,减少渗漏现象发生,且保障油品的品质,此外,发生渗漏现象时,由于人孔操作井本体1的内表面的防水性突出,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现象,环保性能佳。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