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023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不干胶贴标机的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不干胶标站是将剥离的不干胶标签前端直接粘贴到锥形杯上。存在的不足是:

锥形杯用不干胶标签呈扇形结构。贴标时,需要将不干胶标签前端首先粘贴到锥形杯上,缠绕一周,这样粘贴的不干胶标签首尾上下错位较大,通常情况下会大于1mm,因而不符合贴标精度要求;贴标不平整,有气泡,影响美观。

为了提高不干胶标签的贴标精度,会对锥形杯环标标站的加工、安装精度要求非常高,相应地提高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不足的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其是将剥离出的不干胶标签吸附到真空贴标辊上,然后再将不干胶标签的中间首先粘贴到锥形杯上,通过锥形杯在正反方向上的自转,完成不干胶标签的粘贴、刷平;其粘贴的不干胶标签平整美观,结合牢固可靠,无首尾上下错位,符合贴标精度和质量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包括设置在不干胶标站中的剥离板与锥形杯之间的贴标辊;所述贴标辊传动连接在贴标辊驱动部分中的传动轴上端;

所述贴标辊呈圆柱形结构,其外圆周面上均匀分布、间隔设置有用于吸附标签的多块吸标板;相邻的两块吸标板之间设置有轴向凹槽;在每块吸标板的中间部位镶嵌有弹性软垫;在每一块吸标板上且位于弹性软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所述贴标辊包括中间支座,所述中间支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锁紧盘和多个沿同一圆周均布的螺钉固定有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块吸标板。

所述贴标辊为真空吸标辊,其利用真空原理和真空系统将不干胶标签吸附到吸标板上;所述真空系统中的真空机通过真空管与支撑环上设有的真空槽连通;真空管固定在支撑环上,在下固定板的下面设置有支撑环;气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气管接头安装在吸标板的背面,并通过上述第一气管接头与吸标板上设有的多个通气孔连通;该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接头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并通过上述第二气管接头与支撑环上部设有的真空槽连通。

所述支撑环上还设置有泄压槽和吹气槽;所述支撑环上部设有的真空槽为一段圆弧形凹槽,其一端呈∩形,另一端径向宽度逐渐变窄且内侧呈沿圆周切线方向设置的阶梯形;所述泄压槽呈>形,由两段凹槽连接而成,其中一段沿圆周切线方向设置并与真空槽呈阶梯形的一端对应相通,另一段为径向凹槽并与支撑环外面相通;所述吹气槽为沿圆周切线方向设置的一字形凹槽。

所述下固定板上沿圆周均布有多排第二气管接头,每一排上的第二气管接头有多个且沿圆周切线方向等距设置。

所述贴标辊驱动部分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下端的贴标辊齿轮,所述贴标辊齿轮与和从动带轮同轴安装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的电机带轮;所述贴标辊驱动部分除了伺服电机之外的其它所有组件均设置在箱体内。

所述箱体与支撑环之间垂直连接有一对立轴,在所述一对立轴上套设有一对压缩弹簧。

还包括角度调节部分;所述角度调节部分中的转轴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转轴的中间固定在托板的底部,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对水平导向轴;在转轴的前后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其末端顶紧在托板底面的一对手把。

还包括水平调节部分;所述水平调节部分中的调节手柄通过转轴支座固定在连杆上;连杆的一个转动支点固定在底座上,另一个转动支点固定在水平导向轴的后端;一对水平导向轴与固定在底座上的一对水平导向套形成滑动配合。

还包括升降调节部分;所述升降调节部分中的升降螺杆与垂直固定在底座下部中心的升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该升降螺杆的下端通过一对伞齿轮与升降手轮连接;该升降手轮、锁紧手柄A和升降位置显示器均通过手轮轴及其支座安装在中心固定座上;对称设置在升降螺杆两侧的一对升降导向轴与设置在中心固定座上的一对垂直导向套形成滑动配合;该升降导向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连接板相连接;固定支架的上端、下端分别与中心固定座、底脚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将剥离出的不干胶标签吸附到真空贴标辊上,然后再将不干胶标签的中间首先粘贴到锥形杯上,通过锥形杯在正反方向上的自转,完成不干胶标签的粘贴、刷平。粘贴的不干胶标签平整美观,无气泡,无首尾上下错位,不干胶标签与锥形杯结合牢固可靠,符合贴标精度高、质量好的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锥形容器不干胶环标贴标设备的加工、装配更加方便、容易,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的轴侧图;

图2为贴标辊的结构图;

图3为贴标辊驱动部分的结构图;

图4为贴标辊调节部分的轴侧图;

图5为贴标辊调节部分的后视图。

图1-图5中的标记说明:

100、锥形杯;

200、贴标辊;201、上固定板;202、下固定板;203、第一气管接头;204、气管;205、锁紧手把;206、吸标板;207、通气孔;208、不干胶标签;209、中间支座;210、锁紧盘;211、弹性软垫;212、轴向凹槽;

300、贴标辊驱动部分;301、支撑环;302、贴标辊齿轮;303、真空管;304、从动带轮;305、驱动齿轮;306、同步带;307、电机带轮;308、伺服电机;309、传动轴;310、箱体;311、立轴;312、压缩弹簧;

400、贴标辊调节部分;401、托板;402、底座;403、连杆;404、中心固定座;405、升降手轮;406、锁紧手柄A;407、固定支架;408、底脚盘;409、锁紧手柄B;410、升降导向轴;411、升降螺杆;412、锁紧手柄C;413、升降连杆;414、调节手柄;415、水平导向轴;416、转轴;417、手把;418、升降螺母;419、伞齿轮;

500、不干胶标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由图1-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包括贴标辊200、贴标辊驱动部分300、贴标辊调节部分400;其中:

(一)贴标辊:参照图1、图2。

贴标辊是设置在剥离后的不干胶标签与将要贴标的锥形杯之间的一中间设备,其能够提高不干胶环标贴标精度和贴标质量,保证不干胶标签与锥形杯之间结合得更加牢固可靠,平整美观。

贴标辊200设置在锥形杯100与不干胶标站500中的剥离板之间,在贴标辊200的下面依次设置有贴标辊驱动部分300、贴标辊调节部分400。

贴标辊200呈圆柱形结构,其包括上固定板201、下固定板202、中间支座209、一对锁紧盘210、吸标板206、锁紧手把205;其连接关系是:

上固定板201、下固定板202分别安装在中间支座209的上下两端,并分别通过一锁紧盘210和沿同一圆周均布的多个螺钉固定位置。调整时,松开上述多个螺钉,可将贴标辊转动到合适的角度位置;调整到位后,锁紧上述多个螺钉即可。

吸标板206有多块,均匀分布、间隔设置在上固定板201与下固定板202之间的吸标辊外圆周面上。本实施例中吸标板的数量为6块,每块吸标板上对应吸附一个不干胶标签。吸标板206的数量与托瓶转盘上的瓶托数量必须保持一稳定的比例关系。

在每块吸标板20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轴向开口槽,在上述轴向开口槽中镶嵌有弹性软垫211。该弹性软垫211为海绵。贴标时,弹性软垫211能够使不干胶标签208与锥形杯100之间进行弹性接触,从而确保不干胶标签208与锥形杯100之间结合牢固可靠,贴标平整美观。

在相邻的两块吸标板206之间设置有轴向凹槽212。在靠近贴标辊200的外圆周面上安装有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用于检测上述轴向凹槽212的位置,从而准确记录贴标辊200的具体位置,以确保贴标辊的位置与托瓶转盘上的锥形杯位置能够准确对应,进而保证不干胶环标贴标的准确性。

在每块吸标板206上且位于弹性软垫2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通气孔207,该通气孔207用于吸附标签。

贴标辊200为真空吸标辊,其利用真空原理和真空系统将剥离后的不干胶标签208吸附到贴标辊外圆的吸标板206上。不干胶标签208能够吸附在贴标辊200上,是通过以下真空系统实现的。

该真空系统中的真空机通过真空管303与支撑环301上设有的真空槽连通。真空管303固定在支撑环301上。下固定板202由透明材料制成,在下固定板202的下面设置有支撑环301。气管204的一端通过第一气管接头203安装在吸标板206的背面,并通过上述第一气管接头203与吸标板206上设有的多个通气孔207连通;该气管2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接头固定在下固定板202上,并通过上述第二气管接头与支撑环301上部设有的真空槽连通。

该真空槽为一段圆弧形凹槽,其一端呈∩形,另一端的径向宽度逐渐变窄且内侧呈沿圆周切线方向设置的阶梯形。该真空槽用于吸附不干胶标签。

在支撑环301上还设置有泄压槽。该泄压槽呈>形,由两段凹槽连接而成,其中一段为沿圆周切线方向设置的凹槽并与真空槽呈阶梯形的一端对应相通,另一段为径向设置的凹槽并与支撑环外面相通。泄压槽用于进气泄压,使吸附在吸标板206上的不干胶标签208脱离。

在支撑环301上还设置有吹气槽,该吹气槽为呈一字形的凹槽且沿圆周切线方向设置。该吹气槽下方连通有第三气管接头,并与压缩空气连通。如果吸标板上还有并未粘贴到锥形杯上的不干胶标签,吹气槽就会向上述不干胶标签吹气,并使其迅速脱离吸标板。

在下固定板202上沿圆周均布有多排第二气管接头,每一排上的第二气管接头有多个且沿圆周切线方向等距设置。下固定板202由透明材料制成,在下固定板202的下面设置有支撑环301。

吸标时,下固定板202上设有的多排第二气管接头,正好与支撑环301上设有的真空槽对应相通。贴标时,下固定板202上设有的多排第二气管接头已经脱离支撑环301上设有的真空槽。

本实施例中,下固定板202上设有的第二气管接头的排数为6排,其与吸标板的块数相同。在每一排上设有的第二气管接头的个数与每一块吸标板上设有的气管接头个数相同,均为4个。

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贴标辊转动工作,经过真空机、真空管303吸气后,当下固定板上的一排第二气管接头当中有一个及以上已经转动到与真空槽的∩形一端对应相通时,真空槽开始抽气,并将从剥离板上剥离下来的标签吸附到吸标板上。当下固定板上的一排第二气管接头全部转动到与泄压槽沿圆周切线方向设置的一段凹槽对应相通时,泄压槽进气泄压,这时可从吸标板上取下不干胶标签并粘贴到锥形杯上。

锁紧手把205将贴标辊200整体锁紧固定在贴标辊驱动部分300中的传动轴309上端。在贴标辊200的下面安装有支撑环301。

本实施例中锥形容器采用的是锥形杯100,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锥形容器进行不干胶标签环标贴标,还可与高速不干胶标站配套使用。

(二)贴标辊驱动部分:参照图1、图3。

贴标辊驱动部分能够为贴标辊的转动提供动力。

贴标辊驱动部分300中的伺服电机308上带有电机带轮307,该电机带轮通过同步带306传动连接从动带轮304,从动带轮与驱动齿轮305同轴安装,该驱动齿轮305通过与安装在传动轴309下端的贴标辊齿轮302啮合,带动传动轴309转动,从而驱动贴标辊200转动。

贴标辊驱动部分300除了伺服电机308之外的其它所有组件均设置在箱体310内。该箱体310设置在支撑环301下面。

在箱体310与支撑环301之间设置有一对立轴311,在一对立轴311上套设有一对压缩弹簧312。贴标辊工作时,压缩弹簧312能够使支撑环301的上面始终与下固定板202的底部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三)贴标辊调节部分:参照图1、图4、图5。

贴标辊调节部分400由以下三部分结构组成,分别是角度调节部分、水平调节部分和升降调节部分;其能够对应实现贴标辊的角度调节、水平调节和升降调节,从而使贴标辊与锥形杯和不干胶标签具有最佳的工作位置,使不干胶环标贴标的精度和质量有所保障。

所述角度调节部分中的转轴416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该转轴416的中间固定在托板401的底部,其两端分别通过一对转动支座安装在一对水平导向轴415上。在转轴416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手把417,该手把417的末端顶紧在托板401的底部。

角度调节时,先松开一个手把,使托板401绕转轴416前后转动;调整到位后,顶紧另一个手把。通过托板绕转轴的前后转动,最终实现位于托板上面的贴标辊200的角度调节。

所述水平调节部分中的调节手柄414通过转轴支座固定在连杆403上;连杆403的一个转动支点固定在底座402上,另一个转动支点固定在水平导向轴415的后端;一对水平导向轴415与固定在底座402上的一对水平导向套形成滑动配合。

水平调节时,先松开用于锁定水平导向轴415且位于其下方的锁紧手柄;然后扳动调节手柄414,带动水平导向轴415沿底座402上设有的水平导向套前后移动;该水平导向轴415又带动转轴416和托板401一起前后移动,最终实现位于托板上面的贴标辊200前后移动。水平调节完毕,通过上述锁紧手柄锁定住位置。

所述升降调节部分中的升降螺杆411与固定在底座402下部中心的升降螺母418螺纹连接。在升降螺杆41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升降导向轴410。该升降导向轴410的上端固定在底座402上,其下端固定在连接板上。在中心固定座404上对应设置有能与上述一对升降导向轴410形成滑动配合的一对垂直导向套。

在固定支架407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垂直导向槽,锁紧手柄B409穿过上述垂直导向槽并安装在连接板上。中心固定座404与固定支架407的上端连接,该固定支架407的下端与底脚盘408连接。

升降手轮405通过一对伞齿轮419与升降螺杆411的下端相连接。升降手轮405与锁紧手柄A406和升降位置显示器均安装在手轮轴上,该手轮轴的支座安装在中心固定座404上。

锁紧手柄C412穿过升降连杆413上设有的导向槽,并与中心固定座404连接。该升降连杆413的上端连接在底座402的后端。

升降调节时,松开锁紧手柄A406、锁紧手柄B409和锁紧手柄C412;转动升降手轮405,通过一对伞齿轮419带动升降螺杆411转动,并带动升降螺母418和底座402升降,位于底座402上的水平导向轴415、转轴416和托板401也随同升降,同时升降连杆413上设有的导向槽与锁紧手柄C412形成滑动配合;最终实现托板401与位于托板上面的贴标辊升降。升降到位后,将锁紧手柄A406、锁紧手柄B409和锁紧手柄C412锁紧即可。

通过底脚盘408,可以调节本实用新型锥形杯环标贴标装置的整体高度。

(四)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参照图1-图5。

先将由不干胶标站500中的剥离板剥离下来的不干胶标签208吸附到真空贴标辊200上,然后再将不干胶标签208的中间首先粘贴到锥形杯100上,通过锥形杯100在正反方向上的自转,完成不干胶标签208的粘贴、刷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