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02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储存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奶制品的生产需要低温冷却,传统的冷却方式采用在罐体外壁夹层内增加冷却剂管道,由于罐体直径较大,位于罐体内部的奶品受热后容易变质,同时位于外壁的冷却导致部分冷源与外部空气进行相互作用,导致能源浪费,传统的冷却接通入罐体后,瞬间罐体冷去温度低,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该装置采用芯部冷却方式,朝向四周释放冷源,冷却效果好,能源能够充分利用,并且设置独立的冷源腔室,冷却时能够实现逐级冷却,罐体恒温效果好,同样的温度和同样计量的冷却剂冷却时间更长,能耗更低,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内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储存罐之间的空腔为储存室,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储存罐内部的两根竖管,分别左竖管和右竖管,两根竖管顶部设有上箱体,两根竖管底部设有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从动滚轮,所述下箱体内设有主动滚轮,所述从动滚轮和主动滚轮上饶有柔性链条,所述柔性链条上设有若干个挡片,所述挡片在竖管内滑动,相邻两个挡片在竖管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腔室,所述下腔室和上腔室之间通过管道接有冷却剂连通管道,所述冷却剂连通管道位于储存罐内部或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箱体、竖管和下箱体形成封闭的独立腔室。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挡片之间间距相同。

作为优选,挡片内部设有钢芯,所述挡片外部设有硅胶垫层,所述为铁饼状。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挡片之间通过设置在铁饼上下表面,且位于中心位置的铁链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片与竖管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竖管管壁厚度为2-3mm的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上下两个表面设有背向设置的两个圆形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U形钢环,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通过三节环形钢链连接而成,所述的挡板厚度为3-5.5cm,所述挡板直径为25-30cm。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中部为圆形平面,所述挡板圆形平面的直径为10-12cm,所述圆形平面与挡板边缘之间为锥面,锥面的锥顶角角度为162±5°角设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装置采用芯部冷却方式,朝向四周释放冷源,冷却效果好,能源能够充分利用,并且设置独立的冷源腔室,冷却时能够实现逐级冷却,罐体恒温效果好,同样的温度和同样计量的冷却剂冷却时间更长,能耗更低,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储存罐,2、储存室,3、左竖管,4、右竖管,5、上箱体,6、下箱体,7、从动滚轮,8、主动滚轮,9、柔性链条,10、挡片,11、腔室,12、连通管道,13、硅胶垫层,14、钢芯,15、圆形平面,16、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生产棒酸含乳饮料的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罐1,所述储存罐1内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储存罐1之间的空腔为储存室2,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储存罐1内部的两根竖管,分别左竖管3和右竖管4,两根竖管顶部设有上箱体5,两根竖管底部设有下箱体6,所述上箱体5内设有从动滚轮7,所述下箱体6内设有主动滚轮8,所述从动滚轮7和主动滚轮8上饶有柔性链条9,所述柔性链条9上设有若干个挡片10,所述挡片10在竖管内滑动,相邻两个挡片10在竖管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腔室11,所述下箱体6和上箱体5之间接有冷却剂连通管道12,所述冷却剂连通管道12位于储存罐1内部或外部,所述上箱体5、竖管和下箱体6形成封闭的独立腔室,相邻两个挡片10之间间距相同,挡片10内部设有钢芯14,所述挡片10外部设有硅胶垫层13,所述为铁饼状,相邻两个挡片10之间通过设置在铁饼上下表面,且位于中心位置的铁链连接,所述挡片10与竖管同轴设置,所述竖管管壁厚度为2-3mm的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挡板上下两个表面设有背向设置的两个圆形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U形钢环,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通过三节环形钢链连接而成,所述的挡板厚度为3-5.5cm,所述挡板直径为25-30cm,所述的挡板中部为圆形平面15,所述挡板圆形平面15的直径为10-12cm,所述圆形平面15与挡板边缘之间为锥面16,锥面16的锥顶角角度为162±5°角设置。

使用时,所述的连通管道内通入液体冷却剂,并且所述的冷却剂分段是独立封存,利用循环冷却用的挡片和竖管相互作用,实现温度的独立控制,避免了传统冷却剂受热后,整体冷却效果差的问题,利用柔性链条和主动滚轮可带动竖管内的挡片移动,从而实现了冷却剂的移动和更换,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装置采用芯部冷却方式,朝向四周释放冷源,冷却效果好,能源能够充分利用,并且设置独立的冷源腔室,冷却时能够实现逐级冷却,罐体恒温效果好,同样的温度和同样计量的冷却剂冷却时间更长,能耗更低,使用效果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