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22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袋。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一种包装材料。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一般称为编织袋。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英文名pp)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国外生产主要为聚乙烯(PE),国内生产主要为聚丙烯(PP),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

本系列产品用于包装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及柔性物品。复合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分为二合一袋和三合一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插口袋、粘合缝制袋。按袋的有效宽度分为450、500、550、600、650、700mm,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编织袋的标准主要为编制密度,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国家标准GB/T8946-1998中规定,“将袋摊平,在袋子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mm× 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的经,纬根数,取平均值,计数时当讫点最后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编织密度的同时,规定了密度公差。编织密度主要取决于包装产品,由用户决定。常用的编织布密度是36×36根/10cm,40×40 根/10cm,48×48根/10c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和编织袋提手,所述编织袋本体还包括防水外层和内层,所述防水外层通过粘结层与内层固定连接;所述的内层由经线和纬线穿插编制连接,塑料纱作为经线,纬线中塑料纱和麻纱的比例为1:2,塑料线为聚乙烯线;编织袋提手,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开设有供握持的握持口,所述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卡夹编织袋的袋口部且相互扣合,所述第一盖体朝所述第二盖体凸伸的卡边,第二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卡边对应卡合的卡槽,防水外层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和防水外层之间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防水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夹层,夹层位于编织袋本体的上端口处,夹层内部含有带子,带子两端连有塑料头;夹层和带子围绕编织袋本体一周;编织袋提手有四个,分别位于编织袋本体平铺时的四个角处;所述粘结层的材料为乙烯丙烯聚合树脂。

在所述编织袋本体上设有能够观察内部的视窗,该视窗处缝合一块塑料薄膜,在所述编织袋本体的背面设有能够存储物件的储物袋,所述视窗和储物袋设置于编织袋本体相对称的两侧;所述的视窗包括塑料薄膜和覆盖在塑料薄膜上的透明保护层;防水外层为由茂金属聚乙烯聚合而成的薄膜层。

所述的内层的内外两侧有内防静电层和外防静电层热熔压合在一起,所述内防静电层和外防静电层通过导线联通。

内层采用斜纹的方式,即经线和纬线倾斜编织。

所述的编织袋提手还设置在编织袋本体底部。

所述经线和纬线穿插编制连接有透气孔,透气孔表面设置有过滤网。

编织袋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塑料片,该塑料片与编织袋粘合。

所述的经线为塑胶体或藤条体;所述纬线组为纤维体或尼龙体。

所述的防水外层的四周包覆有包边。

所述卡条沿径向呈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盖体内侧朝所述第一盖体凸伸形成卡柱,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柱对应卡合的扣孔。

所述第二盖体内侧凸伸形成与所述卡条相对应的凸肋,相邻的凸肋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条插入卡合的所述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内外两层袋体保证编织袋的结构稳定,塑料纱与麻纱混合编制并有透气孔,既可以保证透气性又可以保证编织袋的耐磨、耐腐蚀性;由塑料薄膜制成的窗口可以方便的看到袋内的物品;编织袋底部的塑料片具有光滑耐磨的性能,可以在拖拉编织袋的时候不会把编织袋磨破,同时减少摩擦力,更省力。通过经线和纬线编制连接成一编织袋,这样编制连接紧密、不易断裂,不易腐坏,所以使用寿命长。提手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一盖体上分别设有互配合的卡槽和卡条,使得所述编织袋提手与编织袋袋口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得整个编织袋具有更大的载量,其内部结构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编织袋基部与编织袋手挽不容易因拉力过大而相互分离,从而具有较高的的使用效率。该编织袋设置了两个提手,方便搬运。内外两个防静电层,并且两层通过导线联通,能够防止静电的产生,提高物品存放的安全性。所述出气孔表面设置有过滤网,可避免编织袋内部的物料进入到透气管内部,堵塞透气管,最终影响通风性能;在编织袋的运输过程中方便人们的抓取,提高运输效率,还可自行封口,省时省力,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和编织袋提手2,所述编织袋本体还包括防水外层3和内层4,所述防水外层通过粘结层与内层固定连接;所述的内层由经线和纬线穿插编制连接,塑料纱作为经线,纬线中塑料纱和麻纱的比例为1:2,塑料线为聚乙烯线;编织袋提手,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开设有供握持的握持口,所述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卡夹编织袋的袋口部且相互扣合,所述第一盖体朝所述第二盖体凸伸的卡边,第二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对应卡合的卡槽,防水外层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和防水外层之间通过粘接层固定连接;防水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夹层,夹层位于编织袋本体的上端口处,夹层内部含有带子8,带子两端连有塑料头;夹层和带子围绕编织袋本体一周;编织袋提手有四个,分别位于编织袋本体平铺时的四个角处;所述粘合层的材料为乙烯丙烯聚合树脂。在所述编织袋本体上设有能够观察内部的视窗6,该视窗处缝合一块塑料薄膜,在所述编织袋本体的背面设有能够存储物件的储物袋,所述视窗和储物袋设置于编织袋本体相对称的两侧;所述的视窗包括塑料薄膜和覆盖在塑料薄膜上的透明保护层;防水外层为由茂金属聚乙烯聚合而成的薄膜层。该编织袋设置了两个提手,方便搬运。内外两个防静电层,并且两层通过导线联通,能够防止静电的产生,提高物品存放的安全性。

编织袋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塑料片7,该塑料片与编织袋粘合。编织袋底部的塑料片具有光滑耐磨的性能,可以在拖拉编织袋的时候不会把编织袋磨破,同时减少摩擦力,更省力。

所述的经线为塑胶体或藤条体;所述纬线组为纤维体或尼龙体。

所述的防水外层的四周包覆有包边。

所述卡条沿径向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盖体内侧朝所述第一盖体凸伸形成卡柱,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柱对应卡合的扣孔。所述第二盖体内侧凸伸形成与所述卡条相对应的凸肋,相邻的凸肋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条插入卡合的所述卡槽。提手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一盖体上分别设有互配合的卡槽和卡条,使得所述编织袋提手与编织袋袋口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得整个编织袋具有更大的载量,其内部结构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编织袋基部与编织袋手挽不容易因拉力过大而相互分离,从而具有较高的的使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