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329阅读:9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移液管的包装一般使用外包装纸盒与塑料内衬相结合的形式。移液管放入塑料内衬,再将塑料内衬放入外包装纸盒。一般装盒数量为8-10支。但是,塑料内衬一方面不环保,另一方面移液管之间没有隔离设置,容易造成运输过程中的碎裂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所述包装盒一纸成型,左端板和右端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延长板,每个延长板内折入盒内形成盒内侧板,所述盒内侧板中部设置多个固定孔,盒内侧板下沿设置凸片。

所述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左端底板、左端侧板、左端顶板、左端板、底板、右端板、右端顶板、右端侧板、右端底板。所述左端底板与左端侧板的折叠连接处分别设置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右端底板与右端侧板的折叠连接处分别设置第三凸片和第四凸片;所述底板的上侧依次与后板、盖板和盖插片折叠连接,下侧与前板折叠连接。所述后板的左侧与第一粘合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二粘合片折叠连接;所述前板的左侧与第三粘合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四粘合片折叠连接。所述左端侧板上根据需要设计多个管头固定孔,所述右端侧板上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管尾固定孔。

所述包装盒材料为硬纸板或薄瓦楞纸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将左端板和右端板的延长板内折入盒内,既作为防尘襟片使用,又成为移液管的管头和管尾的固定防震板,由于移液管悬挂在包装盒内,增强了移液管包装的防震缓冲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在延长板上设置凸片,利于手指夹住凸片拆开纸盒。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装盒一纸成型,将左端板和右端板的延长板内折入盒内,既作为防尘襟片使用,又成为移液管的管头和管尾的固定防震板。同时在延长板上设置凸片,利于手指夹住凸片拆开纸盒。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左端底板1、左端侧板3、左端顶板6、左端板7、底板12、右端板14、右端顶板15、右端侧板17、右端底板20。左端底板1与左端侧板3的折叠连接处分别设置第一凸片4和第二凸片2,右端底板20与右端侧板17的折叠连接处分别设置第三凸片18和第四凸片19;底板12的上侧依次与后板9、盖板10和盖插片11折叠连接,下侧与前板22折叠连接。后板9的左侧与第一粘合片8折叠连接,右侧与第二粘合片13折叠连接;前板22的左侧与第三粘合片23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四粘合片21折叠连接。左端侧板3上根据需要设计多个管头固定孔5,右端侧板17上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管尾固定孔16。

成型时,将底板12四周的左端板7、后板9、右端板14和前板22内折,将第一粘合片8粘贴于左端板7的内壁,将第二粘合片13粘贴于右端板14的内壁,将第三粘合片23粘贴于左端板7的内壁,将第四粘合片21粘贴于右端板14的内壁。将左端顶板6、左端侧板3、左端底板1依次内折,将移液管的管头插入左端侧板3上的管头固定孔5内,将右端顶板15、右端侧板17和右端底板20依次内折,将移液管的管尾插入右端侧板17上相对应的管尾固定孔16内,使得移液管悬挂于包装盒内,增强了移液管的防震缓冲性能。将盖板10内折,盖插片11内折后插入左端顶板6、有右端顶板15和前板22之间的缝隙,完成包装。当使用完成后,要拆开包装盒时,用手指夹住左右两侧的凸片,向盒内拉开左端底板1和右端底板20,可以很方便地拆开包装盒。

包装盒材料为硬纸板或薄瓦楞纸板。

本实用新型的移液管的悬挂式包装盒将左端板和右端板的延长板内折入盒内,既作为防尘襟片使用,又成为移液管的管头和管尾的固定防震板,增强了移液管包装的防震缓冲性能。在延长板上设置凸片,利于手指夹住凸片拆开纸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