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缠绕随行电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163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缠绕随行电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缠绕随行电缆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对加工后的电梯随行电缆进行缠绕,以方便完成捆扎工作的半自动装置,属于电梯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随行电缆是电梯机房电气器件与轿厢、井道及厅门等处电气器件相连接的导线,电缆随轿厢的运行而升降,在轿厢式电梯的运行中,电梯随行电缆占据着重要的信号传输地位;对于电梯随行电缆这一部件的加工,大部分已实现自动化,但在最后的捆扎工作中,市面上缺少一种可对随行电缆无损伤并且方便进行缠绕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缠绕随行电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自动缠绕随行电缆的装置,是由推力组件、支撑组件、内撑组件、套筒组件和转盘组件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推力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外侧,内撑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上,套筒组件安装在转盘组件上;

进一步,所述的推力组件是由气缸支撑架、推力气缸和推杆所组成的,推力气缸安装在气缸支撑架上,推杆安装在推力气缸上;所述的支撑组件是由矩形导轨座、滑移台和支撑套所组成的,滑移台安装在矩形导轨座上,支撑套通过滑移台上的圆孔安装在滑移台上;所述的内撑组件是由摇杆、摇臂、转轴和撑体所组成的,摇杆安装在摇臂小端的圆孔内,摇臂通过大端圆孔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安装在撑体端部;所述的套筒组件是由随动套和随动夹具所组成的,随动套安装在转盘组件的外撑板上,随动夹具安装在随动套上;所述的转盘组件是由转筒、外撑板、挡盘、电机盘、主动电机、轴承支撑组件和主动轴所组成的,转筒安装在挡盘上,外撑板安装在转筒上,外撑板通过其上卡槽安装在挡盘上,三个外撑板间隔120°进行分布,挡盘安装在主动轴上,主动轴通过轴承支撑组件安装在主动电机上,主动电机安装在电机盘上进行支撑。

进一步,所述的推力组件通过推杆安装在滑移台凸台的圆孔内,气缸支撑架安装在矩形导轨座的矩形缺口处。

进一步,所述的撑体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支撑套内,另一端通过转动摇杆对转筒上的外撑板进行撑起。

进一步,所述的随动夹具是由固定夹板、移动夹板、连接销、紧定螺母、弹簧挡片和弹簧所组成的,固定夹板安装在随动套上,移动夹板通过连接销安装在弹簧下端,紧定螺母通过连接销安装在弹簧挡片上端,弹簧挡片通过连接销安装在弹簧上端。

进一步,所述的轴承支撑组件是由轴承支架、轴承座和轴承盖所组成的,轴承座安在轴承支架上,轴承盖安装在轴承座上,主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主动电机上。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

1.通过气压传动推动滑移台沿矩形导轨座移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内撑组件上的摇臂可拆卸,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3.撑体通过摇臂转动对外撑板进行向外撑移,利用外撑板对随动套进行撑紧,方便带动随动套一起运动,更方便对随动套进行安装和对随行电缆缠绕完毕后进行拆卸;

4.利用随动夹具对随行电缆进行夹紧定位,在夹紧随行电缆时,由于随行电缆下表面与随动套光滑外表面进行接触,随行电缆上表面通过弹簧对移动夹板的作用力夹紧,既可以保证了所需的夹紧功能,又不会对随行电缆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推力组件结构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结构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撑组件结构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套筒组件结构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随动夹具结构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组件结构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轴承支撑组件结构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转筒、外撑板、挡盘、电机盘和主动轴组合装配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矩形导轨座结构图。

图中:1、推力组件,2、支撑组件,3、内撑组件,4、套筒组件,5、转盘组件,101、气缸支撑架,102、推力气缸,103、推杆,201、矩形导轨座,202、滑移台,203、支撑套,301、摇杆,302、摇臂,303、转轴,304、撑体,401、随动套,402、随动夹具,4021、固定夹板,4022、移动夹板,4023、连接销,4024、紧定螺母,4025、弹簧挡片,4026、弹簧,501、转筒,502、外撑板,503、挡盘,504、电机盘,505、主动电机,506、轴承支撑组件,507、主动轴,5061、轴承支架,5062、轴承座,5063、轴承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半自动缠绕随行电缆的装置,是由推力组件1、支撑组件2、内撑组件3、套筒组件4和转盘组件5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推力组件1安装在支撑组件2外侧,内撑组件3安装在支撑组件2上,套筒组件4安装在转盘组件5上;

所述的推力组件1是由气缸支撑架101、推力气缸102和推杆103所组成的,推力气缸102安装在气缸支撑架101上,推杆103安装在推力气缸102上;所述的支撑组件2是由矩形导轨座201、滑移台202和支撑套203所组成的,滑移台202安装在矩形导轨座201上,支撑套203通过滑移台202上的圆孔安装在滑移台202上;所述的内撑组件3是由摇杆301、摇臂302、转轴303和撑体304所组成的,摇杆301安装在摇臂302小端的圆孔内,摇臂302通过大端圆孔安装在转轴303上,转轴303安装在撑体304端部;所述的套筒组件4是由随动套401和随动夹具402所组成的,随动套401安装在转盘组件5的外撑板502上,随动夹具402安装在随动套401上;所述的转盘组件5是由转筒501、外撑板502、挡盘503、电机盘504、主动电机505、轴承支撑组件506和主动轴507所组成的,转筒501安装在挡盘503上,外撑板502安装在转筒501上,外撑板502通过其上卡槽安装在挡盘503上,三个外撑板502间隔120°进行分布,挡盘503安装在主动轴507上,主动轴507通过轴承支撑组件506安装在主动电机505上,主动电机505安装在电机盘504上进行支撑。

所述的推力组件1通过推杆103安装在滑移台202凸台的圆孔内,气缸支撑架101安装在矩形导轨座201的矩形缺口处。

所述的撑体304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支撑套203内,另一端通过转动摇杆301对转筒501上的外撑板502进行撑起。

所述的随动夹具402是由固定夹板4021、移动夹板4022、连接销4023、紧定螺母4024、弹簧挡片4025和弹簧4026所组成的,固定夹板4021安装在随动套401上,移动夹板4022通过连接销4023安装在弹簧4026下端,紧定螺母4024通过连接销4023安装在弹簧挡片4025上端,弹簧挡片4025通过连接销4023安装在弹簧4026上端。

所述的轴承支撑组件是由轴承支架5061、轴承座5062和轴承盖5063所组成的,轴承座5062安在轴承支架5061上,轴承盖5063安装在轴承座5062上,主动轴507通过轴承座5062安装在主动电机505上。

该装置在工作时,将套筒组件4套装在转盘组件5的转筒501上,启动推力组件1,利用推力气缸102推动推杆103带动滑移台202和支撑套203沿矩形导轨座201向前移动,摇动摇杆301,在转轴303的带动下撑体304向前移动,将撑起转筒501内部外撑板502向外移动,撑起套筒组件4,将摇臂302连带摇杆301共同卸下,将随行电缆的一头夹紧在随动夹具402的移动夹板4022下,在弹簧4026的作用力下对随行电缆进行夹紧工作,启动主动电机505,主动电机505通过主动轴507带动挡盘503,从而带动转筒501,从而带动外撑板502,从而带动套筒组件4进行旋转,实现对随行电缆的缠绕工作,当缠绕结束时,关闭主动电机505,启动推力组件1,利用推力气缸102带动推杆103带动滑移台202和支撑套203沿矩形导轨座201向后移动,将摇臂302连带摇杆301共同装上,反向摇动摇杆301,在转轴303的带动下撑体304向后移动,撑起的转筒501内部外撑板50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放松套筒组件4,将套筒组件4和缠绕好的随行电缆共同卸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