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自动倒出、密封的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574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体自动倒出、密封的盖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自动倒出、密封的盖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瓶使用时要么拧开液体瓶盖子,要么掀开液体瓶盖子,前者需要双手完成,盖子可能乱放,当使用完毕再把液体瓶盖子盖回液体瓶时,很有可能对瓶内的液体造成污染,不卫生,影响饮食健康;后者掀开盖子时,力量或大或小都比较麻烦,而且有的盖子不能重复使用,密封性不好,有时候会让液体倒出不流畅;此外,如果不及时盖上盖子或忘记盖盖子,可能导致里面的液体漏气、变质或污染,进而影响饮食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自动倒出、密封的盖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麻烦、不能自动开合、易洒易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液体自动倒出、密封的盖子,包括盖体、盖帽、转板,盖体上部的内表面设有上卡环、下卡环和卡槽,上卡环为半圆形且位于盖体内部的一侧,下卡环为半圆形且位于盖体内部的另一侧,上卡环位于下卡环的上方,卡槽位于上卡环与下卡环之间;盖帽外侧壁上设有瓶嘴,盖帽与盖体螺纹连接;转板上设有转臂,转臂与卡槽相配合,转板上表面设有回流槽,回流槽的回流口与上卡环相对应。

所述卡槽在竖直面内的投影为U形、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半圆形,卡槽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盖体的内壁上,卡槽的一个侧面与上卡环相接触、另一个侧面与下卡环相接触。

所述转板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倒角,转臂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转板上。

所述回流槽的横截面为阶梯状,回流槽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等腰梯形。

所述上卡环、下卡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组成圆形。

所述上卡环与下卡环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与转板的厚度相配合。

所述转板的材质为玻璃或金属中的一种。

所述盖帽的顶部为圆顶。

本实用新型采用转板,可自动打开与关闭,及时防止漏洒;盖体与盖帽相结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确保液体新鲜不被污染,进一步确保饮食健康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板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板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液体自动倒出、密封的盖子,包括盖体1、盖帽2、转板3,盖体1上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盖体1上部的内表面设有上卡环4、下卡环5和卡槽6,卡槽6的一个侧面与上卡环相接触、另一个侧面与下卡环相接触。上卡环4为半圆形且位于盖体内部的一侧,下卡环5为半圆形且位于盖体内部的另一侧,上卡环4位于下卡环5的上方,所述卡槽6在竖直面内的投影为U形、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半圆形,卡槽位于上卡环4与下卡环5之间,所述上卡环4、下卡环5在水平面内的投影组成圆形,上卡环与下卡环对转板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所述上卡环4与下卡环5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与转板3的厚度相同,保证其密封更严,不外漏。卡槽6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盖体1的内壁上;盖帽2上部外表面设有瓶嘴8,盖帽2内部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盖体1上的外螺纹相配合;转板3上设有转臂7,转臂7与卡槽6相配合,转臂7与卡槽6为圆柱面密封,密封效果好。转板可在盖体内以转臂为轴进行转动。所述盖帽2的顶部为圆顶。所述转板3的材质为玻璃或金属中的一种,经严格配重,在重力作用下可自动翻转,实现自动开合、自动密封。转板3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倒角,其截面为梯形,转臂7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转板3上,转板3上表面设有回流槽9,回流槽9的横截面为阶梯状,阶梯状设计既可以使残留液体更好流到回瓶内又可以防止残留液体回流,更好地起到防漏作用;流槽9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等腰梯形,回流槽9的回流口与上卡环4相对应,等腰梯形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将残留液体汇集到回流口,更好使盖帽内的残留的液体从回流槽流回瓶内。

工作过程:将转板的转臂卡进盖体上的卡槽内,使转板位于上卡环与下卡环之间,转板与盖体相配合,转板可以在盖体内以转臂为轴转动,然后将盖帽安装在盖体上,最后将组装好的盖子安装在液体瓶上;使用瓶内液体物时,倾斜瓶子,液体物推动转板,转板与上卡环、下卡环脱离,液体从转板与下卡环的间隙中流出经瓶嘴倒出;不使用时,放正调味瓶,盖帽内的残留的液体从回流槽流回瓶内,在重力作用下转板转动自动与上、下卡环接触,起到闭合密封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