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7736阅读:8762来源:国知局
倒纱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倒毛机。



背景技术:

倒纱机是纺织行业普遍使用的机械,毛线在进入机器加工前通常会重新倒毛再绕一次。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1027124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流纺倒纱机,包括机架和电动机,在机架上通过轴承座设置槽筒轴,槽筒轴与电动机旋转动力相连接,槽筒轴上固定若干槽筒,对应每个槽筒上部有通过摇架座与机架连接的摇架,机架上设置对应每个槽筒下部的夹纱盘。

上述倒纱机没有设置上蜡装置,绒线不够顺滑,卷绕时容易扯断,倒毛效果差,如若需要上蜡,则通常由人工操作,因此倒毛后绒线上蜡往往不够均匀,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纱机,能对绒线均匀上蜡,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倒纱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槽筒组件,所述槽筒组件一侧设有驱动槽筒组件工作的驱动机构,所述槽筒组件沿其倒纱方向上设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上设有驱动其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机架前部设有侧机架,所述侧机架上设有对绒线均匀涂蜡的上蜡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机构转动将绕线机构压在槽筒组件上,使得绒线限位在槽筒组件上,绒毛不容易飞扬,再由驱动机构驱动绕线机构收线,从而使得绒线能匀力通过蜡盘,因此能均匀上蜡且不易拉断,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蜡机构包括通过螺钉固定于侧机架上的导纱杆,所述导纱杆上设有蜡杯,所述蜡杯的一侧设有夹线机构,所述蜡杯的另一侧设有瓷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蜡机构对绒线具有导向和均匀上蜡的作用,绒线顺滑,加工效果好,无需人工上蜡,且一次可以加工多个线圈,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机架上设有可拆卸的纱盘座,所述侧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纱盘座滑设于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盘座可拆设置,方便搬运和维护,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滑槽,将纱盘座滑设于其中来实现纱盘座的可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固定于倒纱杆上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定位座,固定于定位座侧边的挑线钩,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开口螺杆,套设在开口螺杆上的下压线片、上压线片和调紧碟簧,以及设置在开口螺杆端部的调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线穿设在挑线钩中,可以防止扯线杆拉线时绒线有个定位处,通过调紧螺母的调节可以改变夹线装置的松紧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支座,通过轴承转设在支座上的槽筒轴,所述槽筒轴上设有若干槽筒,所述槽筒上交叉设有若干倒毛槽,所述槽筒通过螺钉固定于槽筒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线穿设在倒毛槽中,通过倒毛槽截留绒线外的毛疵,从而减小飞絮飘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底部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转轴上的主动轮,固定于槽筒轴一端的从动轮,以及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轮和从动轮采用皮带轮,运行稳定,不容易受毛屑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安全系数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筒,与绕线筒固定连接的凸轮,以及设置在凸轮侧边与凸轮配合定位的弹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转动带动绕线机构翻转,并通过弹性片导线和定位,工作稳定,动作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弹性片上设有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适配的弧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绕线机构使弧形凸起卡设于第二凹槽内,此时绕线筒保持在初始状态,当继续转动凸轮,使得凸轮上的第一凹槽与弧形凸起配合,绕线筒绕着凸轮翻转,使得绕线筒与槽筒抵接,从而避免绕线筒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空转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凸轮转接的第一连接臂,与第一连接臂固定设置的转臂,与转臂固定设置的第二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铰接设置的驱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机构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拆装和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臂上转设有倒纱杆,所述倒纱杆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倒纱杆通过轴承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机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纱杆对转臂具有导向作用,转臂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可以绕着倒纱杆转动,动作准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旋转机构转动将绕线机构压在槽筒组件上,再由驱动机构带动绕线机构收线,从而使得绒线受力均匀,不容易断线,因此不容易出现绕线筒空转的问题,节能又环保,使得倒纱机的工作效率较高;

其二,槽筒上交叉设有若干倒毛槽,绒线穿设在倒毛槽中,通过倒毛槽截留绒线外的毛疵,从而减小飞絮飘扬;

其三,凸轮与旋转机构转接,并可以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翻转,使绕线筒与槽筒抵接,从而减小绕线筒空转的情况;

其四,转臂上转设有倒纱杆,转臂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绕倒纱杆转动,倒纱杆对转臂具有导向作用,动作准确,在倒纱杆的两端设有轴承,对倒纱杆的磨损小,从而延长倒纱杆的实用寿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绕线机构和旋转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绕线机构和旋转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槽筒组件和驱动机构的连接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上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槽筒组件;21、支座;22、槽筒轴;23、槽筒;24、倒毛槽;3、驱动机构;31、驱动电机;32、主动轮;33、从动轮;34、皮带;4、绕线机构;41、绕线筒;42、凸轮;421、第一凹槽;422、第二凹槽;43、弹性片;431、弧形凸起;5、旋转机构;51、第一连接臂;52、转臂;53、第二连接臂;54、驱动气缸;6、倒纱杆;7、安装架;8、侧机架;9、上蜡机构;91、导纱杆;92、蜡杯;93、夹线机构;931、固定座;932、定位座;933、挑线钩;934、开口螺杆;935、下压线片;936、上压线片;937、调紧碟簧;938、调紧螺母;94、瓷珠;10、纱盘座;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倒毛机,如图1和图2,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对绒线进行倒毛处理的槽筒组件2,在槽筒组件2的左侧设有带动槽筒组件2转动的驱动机构3,如图3,在槽筒组件2后方设有绕线机构4,绕线机构4连接旋转机构5,旋转机构5转设在倒纱杆6上,倒纱杆6两端通过安装架7固定于机架1上,在机架1前部设有侧机架8,在侧机架8两端设有滑槽11,在滑槽11上滑设有纱盘座10,纱盘座10上设有用于定位纱盘的定位轴,在侧机架8上设有上蜡机构9。

如图5,在机架1上设有若干支座21,在相邻两个支座21之间转设有槽筒轴22,槽筒轴22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支座21上,在槽筒轴22上设有槽筒23,槽筒23上交叉设有若干倒毛槽24,槽筒23的两端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槽筒轴22上,在槽筒23上交叉设有若干倒毛槽24。在槽筒轴22的一端固定设有从动轮33,在机架1底部设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上设有主动轮32,在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之间套有皮带34。

如图4,在槽筒组件2后方设有绕线机构4,绕线机构4与旋转机构5铰接设置,绕线机构4上设有绕线筒41,绕线筒41锥形设置,在绕线筒41的大头端固定设有凸轮42,在凸轮42上设有第一凹槽421和第二凹槽422,在凸轮42侧边设有与凸轮42配合用于定位凸轮42的弹性片43,弹性片43上设有弧形凸起431,弧形凸起431的大小与第一凹槽421和第二凹槽422的大小相适配,在凸轮42中间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销轴,凸轮42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臂51铰接,第一连接臂51固定连接转臂52,转臂5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臂53,在第二连接臂53上固定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销轴与驱动气缸54的活塞杆铰接,驱动气缸54的气缸座通过铰接件固定于机架1上。

如图6,在机架1前部设有侧机架8,在侧机架8上设有上蜡机构9,上蜡机构9包括导纱杆91,导纱杆91通过螺钉固定于侧机架8上,导纱杆91扭曲设置,在导纱杆91上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有夹线机构93、蜡杯92和瓷珠94,瓷珠94的形状可以设置成直筒形状,也可以设置成两侧宽中间窄的收腰形状。

如图7,夹线机构93包括固定座931,固定座931通过螺钉固定于机架1上,在固定座931内设有定位座932,在定位座932侧边设有挑线钩933,在定位座932内设有开口螺杆934,开口螺杆934下部设有限位环,在开口螺杆934中间沿开口螺杆934长度方向上开有长条形开口,在长条线开口两侧的开口螺杆934上布满螺纹,在螺纹上依次套有上压线片936、下压线片935和调紧碟簧937,在开口螺杆934的顶部设有调紧螺母938,调紧螺母938螺旋设置在开口螺杆934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