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卸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912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为物流设备,属于工装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辅助卸货平台。



背景技术:

货车上物料堆码较高(离地高度3m以上),人工卸货危险系数高、难度大、效率低。因此非常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安全又节省人力提高卸货效率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现人工卸货单靠人力搬运,耗时耗力效率低。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人工卸货耗时耗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辅助卸货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辅助卸货平台,包括底层框架以及连接在底层框架底部的多个轮子;其特征在于,底层框架上由前向后竖直固定有多个支撑立柱;所述多个支撑立柱支撑有一个位于底层框架后端上方的上平台、位于底层框架前端上方且水平高度低于上平台的下平台以及连接上平台和下平台的斜面;所述上平台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一对第一档条,下平台的前端固设有第二档条,斜面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一对斜档条。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倾角为28度。

本实用新型可自由移动,满足在货车四周均可卸货的要求。卸货作业时只需将货物放在上平台上,货物会由斜面自由下滑至底部下平台,然后将货物从底部下平台搬运到托盘上堆码。辅助卸货平台可自由移动,并且带有8个带刹车的脚轮,保证刹车后平台不动。斜面(坡)倾角28度,保证货物自由下滑。第一挡条和斜档条用于阻挡货物掉出平台;第二档条防止货物在下滑过程中滑出下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辅助卸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挡条;2-第一隔板;3-第一横梁;4-第一竖梁;5-定向轮;6-第二竖梁;7-第二横梁;8-万向轮;9-侧横梁;10-第三竖梁;11-第二挡条;12-第三横梁;13-第二隔板;14-斜梁;15-斜挡条;16-第三隔板;17-脚轮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辅助卸货平台,包括底层框架以及连接在底层框架底部的多个轮子;底层框架上由前向后竖直固定有多个支撑立柱;所述多个支撑立柱支撑有一个位于底层框架后端上方的上平台、位于底层框架前端上方且水平高度低于上平台的下平台以及连接上平台和下平台的斜面;所述上平台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一对第一档条1,下平台的前端固设有第二档条11,斜面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一对斜档条15。

如图1所示,所述底层框架包括一对平行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梁7以及水平连接在第二横梁7之间的五个侧横梁9,五个侧横梁9由前向后平行排列;所述支撑立柱包括连接在底层框架后端用于支撑上平台的两对第一竖梁4、连接在底层框架前端用于支撑下平台的两对第三竖梁10以及用于支撑斜面的一对第二竖梁6;所述上平台包括一对第一横梁3以及连接在一对第一横梁3之间的第一隔板2,两个第一横梁3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竖梁4之间;所述一对第一挡条1分别固定在一对第一横梁3之上;所述下平台包括一对第三横梁12以及连接在第三横梁12之间的第二隔板13,两个第三横梁12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三竖梁10之间,所述第二档条11固定连接在第二隔板13的最前端;所述斜面包括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横梁3和第三横梁12的一对斜梁14以及连接在一对斜梁14之间的第三隔板16,所述一对斜档条15分别固定在一对斜梁14之上。

底层框架底部安装有6个万向轮8以及2个定向轮5,上述八个轮子均通过脚轮安装板17连接在底层框架下方且自带刹车;五对竖梁的安装位置分别与五个侧横梁9的连接位置相对应;其中四个万向轮8分别位于四个第三竖梁10的下方,另两个万向轮8分别位于一对第二竖梁6的下方;2个定向轮5分别位于最后端的一对第一竖梁4的下方。

轮子的设计可自由移动改变装置的位置方向。

本实用新型利用货物自重在平台斜坡上自由下滑,节省人力、提高卸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