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547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容器盖子,尤其涉及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



背景技术:

容器盖子是一种能够对容器口部进行遮盖的器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容器盖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弹出式盖子。现有的弹出式盖子在上盖弹出后,使用者可直接通过出水口饮用容器中的液体,在合上后上盖能够对出水口进行封堵,从而避免容器中的液体流出。但是现有的弹出式盖子其出水口是上下直通的,若上盖弹出后容器不慎翻倒,则容器内的液体便会直接通过出水口流出而弄湿周围的物体或烫伤使用者,使用时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盖弹出后若容器不慎翻倒,则容器内的液体便会直接通过出水口流出而弄湿周围的物体或烫伤使用者,使用时安全性较差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包括上盖、下盖、推动机构、第一锁止件、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的下盖包括台面、容器口部连接腔,所述的下盖上设置有贯通台面与容器口部连接腔的出水口,所述的上盖的一端与下盖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上盖与下盖的铰接处并为上盖提供向外的弹性力,所述的第一锁止件设置于上盖上,所述的下盖的台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止件相配合的第二锁止件,还包括连杆机构、出水口通断阀,所述的下盖上设置有贯通台面与容器口部连接腔的开槽,所述的推动机构位于开槽内,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设置于容器口部连接腔内并与出水口相对应,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包括通断部、吸管连接部,所述的通断部、吸管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连通腔,所述的连杆机构铰接于容器口部连接腔内且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推动机构相配合,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出水口通断阀的通断部相连接,所述的推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控制出水口通断阀的通断部连通、截断出水口并通过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限定上盖的弹出、闭合。

上盖、下盖、第一弹性元件三者相互配合,能够实现上盖相对于下盖的弹出功能,其中第一弹性元件可选用扭簧、O型环等弹性元件。上盖上的第一锁止件与下盖的台面上的第二锁止件相互配合,能够实现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闭合锁止功能,而推动机构能够方便使用者控制上盖与下盖在弹出、闭合状态之间切换。下盖的容器口部连接腔在使用时一方面能够用于容纳容器的口部,另一方面能够承载以及遮挡连杆机构、出水口通断阀,使得两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易被使用者观察到,不会影响产品整体的美观度。贯通台面与容器口部连接腔的开槽一方面能够起到承载以及遮挡推动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进气的作用,使得外界的气体能够通过开槽进入到 容器口部连接腔中并随着使用者的吸气动作沿着吸管连接部、连通腔、出水口被吸出,从而保证了使用者饮用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的平衡,保证使用者能够顺利饮用容器中的液体。

其中,出水口通断阀上的吸管连接部能够用于连接吸管,使得容器内的液体能够从吸管连接部处进入出水口通断阀的连通腔并最终通过下盖上的出水口被使用者所饮用。连杆机构作为一个传动机构,能够将推动机构的推动力传动到出水口通断阀处,进而控制出水口通断阀上通断部的移动,从而实现出水口通断阀上通断部对出水口的连通、截断功能。

本发明中的推动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达到控制上盖弹出的功能又能够达到控制出水口通断的功能,且当上盖打开后,只要使用者未曾对推动机构进行推动,那么即使容器不慎倾倒的情况下容器内的液体也会被出水口通断阀上的通断部所阻挡而无法从出水口处流出,不会弄湿周围的物体或烫伤使用者,使用时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按钮、按钮滑块、按钮滑柱、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的按钮位于开槽的口部,所述的按钮滑块穿出下盖的台面并分别与第一锁止件、按钮相抵触,所述的按钮滑柱穿入容器口部连接腔并分别与连杆机构的一端、按钮相抵触,所述的第二弹性元件位于容器口部连接腔内并为按钮滑柱提供弹性回复力。

按钮用于供使用者按压推动,而按钮滑块、按钮滑柱能够将按钮的推动力分别转换为对第一锁止件、连杆机构的推动力,使得按钮滑块通过第一锁止件能够实现对上盖的解锁,并通过连杆机构实现对出水口通断阀的通断部位置的控制从而连通、截断出水口,而第二弹性元件能够重新将按钮滑柱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通过按钮滑柱的移动将按钮也回复到初始位置,保证使用者下一次按压动作的正常进行。其中第二弹性元件可选用弹簧等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设置于按钮滑柱上并位于开槽与容器口部连接腔的连通处。

密封圈在使用者未饮用容器内的液体时能够封堵住开槽与容器口部连接腔的连通处,此时外界气体无法进入到容器口部连接腔中,从而保证平常状态下外界的小颗粒物等杂质无法进入到容器中,且容器内的液体也无法从开槽与容器口部连接腔的连通处外溢出盖子。而当使用者按下按钮时,按钮滑柱将被推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远离且不再封堵开槽与容器口部连接腔的连通处,此时外界气体可正常进入到容器口部连接腔内。其中密封圈可选用O型环等密封元件。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所述的容器口部连接腔内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的连杆机构与支撑架相铰接。

支撑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使用过程中出水口通断阀、连杆机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所述的支撑架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滑台、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的容器口部连接腔内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的限位滑台与限位部相配合对支撑架进行限位,所述的第三弹性元件为限位滑台提供弹性回复力。

通过限位滑台与限位部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撑架与容器口部连接腔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更便于维修更换与清洗,而第三弹性元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将限位滑台牢牢地抵靠在限位部上,保证使用过程中支撑架不会意外脱落。其中第三弹性元件可选用弹簧等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所述的第一锁止件包括锁止滑台、第四弹性元件,所述的上盖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滑轨、限位台,所述的锁止滑台在限位滑轨上滑动,所述的第四弹性元件位于锁止滑台与上盖之间并为锁止滑台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的锁止滑台上设置有上锁止部、下锁止部,所述的上锁止部与上盖上的限位台相配合,所述的下锁止部与下盖上的第二锁止件相配合。

限位滑轨、限位台、上锁止部能够共同限定锁止滑台的滑动位置,保证锁止滑台滑动时的精确性,第四弹性元件能够为锁止滑台提供弹性力从而使得锁止滑台上的下锁止部能够与下盖上的第二锁止件牢牢锁紧,保证上盖与下盖之间不会意外打开,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其中第四弹性元件可选用弹簧等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轴、第五弹性元件,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连接轴铰接于容器口部连接腔内,所述的第五弹性元件位于容器口部连接腔内并为连接杆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推动机构相配合,连接杆另一端与出水口通断阀的通断部相连接。

连接轴能够为连接杆提供转动中心,使得连接杆能够将推动机构的推动力转换为连接杆的转动力,从而使得连接杆另一端能够控制出水口通断阀的通断部的位移,从而实现连通、截断出水口的功能,第五弹性元件能够为连接杆提供弹性力,一方面能够让连接杆转动后在第五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下回复原位,另一方面在未饮用状态下能够让连接杆另一端牢牢抵住出水口通断阀的通断部,从而保证通断部截断出水口时的稳定性。其中第五弹性元件可选用弹簧等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所述的下盖台面上在出水口处还设置有吸嘴。

能够让使用者在饮用容器内的液体时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还包括吸嘴套,所述的吸嘴套套于吸嘴上。

能够对吸嘴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粉尘等直接通过吸嘴进入到容器内部,使用时更加卫生。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由硅胶制成。

硅胶成本较低,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更好地实现连通、截断出水口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盖闭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盖即将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盖完全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处于饮用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出水口通断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仰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架、连杆机构、出水口通断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上盖、第一锁止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0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带通断阀的容器盖子,包括上盖1、下盖4、推动机构3、第一锁止件2、第一弹性元件8,所述的下盖4包括台面43、容器口部连接腔44,所述的下盖4上设置有贯通台面43与容器口部连接腔44的出水口45,所述的上盖1的一端与下盖4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8设置于上盖1与下盖4的铰接处并为上盖1提供向外的弹性力,所述的第一锁止件2设置于上盖1上,所述的下盖4的台面43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止件2相配合的第二锁止件42,还包括连杆机构7、出水口通断阀5,所述的下盖4上设置有贯通台面43与容器口部连接腔44的开槽47,所述的推动机构3位于开槽47内,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5设置于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并与出水口45相对应,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5包括通断部51、吸管连接部53,所述的通断部51、吸管连接部53之间设置有连通腔52,所述的连杆机构7铰接于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且连杆机构7的一端与推动机构3相配合,连杆机构7的另一端与出水口通断阀5的通断部51相连接,所述的推动机构3通过连杆机构7控制出水口通断阀5的通断部51连通、截断出水口45并通过第一锁止件2、第二锁止件42限定上盖1的弹出、闭合。

使用时,如图2所示,此时上盖1、下盖4之间通过第一锁止件2、第二锁止件42锁紧闭合。当需要饮用容器内的液体时,则如图3所示,使用者可用手按压推动机构3,使得推动机构3推动上盖1上的第一锁止件2使其与下盖4上的第二锁止件42分离,则分离后上盖1在第一弹性元件8的弹性力下迅速向外打开至如图4所示的状态。再如图3所示,在使用者按压推动机构3的同时,推动机构3将会同步驱动连杆机构7转动,使得连杆机构7的另一端将出水口通断阀5的通断部51向下拉动从而使得通断部51不再截断出水口45,而当松开推动机构3后,则如图4所示连杆机构7将自动回位并使得出水口通断阀5的通断部51重新截断出水口45,则当上盖1处于打开的状态下,只要使用者并未按下推动机构3,则即使容器倾倒后液体也无法从出水口45处流出,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而当使用者需要饮用容器内的液体时,则如图5所示,此时使用者再次按下推动机构3,则如前文所述在连杆机构7的传动下通断部51将被向下拉动从而不再截断出水口45,此时出水口45将与出水口通断阀5的连通腔52连通,则在饮用时容器内的液体将会通过出水口通断阀5的吸管连接部53进入到连通腔52中并最终从出水口45处流出,其中在使用时吸管连接部53还可外接吸管,从而通过吸管将液体吸入到吸管连接部53中。此外,在饮用过程中,因开槽47贯通台面43与容器口部连接腔44,则饮用时外界的气体将通过开槽47进入到容器口部连接腔44中并随着使用者的饮用动作与被饮用的液体一起沿着吸管连接部53、连通腔52、出水口45流出,从而保证了饮用过程中内外气压的平衡,让使用者能够顺畅地饮用容器内的液体。饮用完毕后,再次松开推动机构3,则如图4所示通断部51将再次截断出水口45,从而完成饮用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动机构3包括按钮31、按钮滑块32、按钮滑柱33、第二弹性元件34,所述的按钮31位于开槽47的口部,所述的按钮滑块32穿出下盖4的台面43并分别与第一锁止件2、按钮31相抵触,所述的按钮滑柱33穿入容器口部连接腔44并分别与连杆机构7的一端、按钮31相抵触,所述的第二弹性元件34位于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并为按钮滑柱33提供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密封圈35,所述的密封圈35设置于按钮滑柱33上并位于开槽47与容器口部连接腔44的连通处。

如图2、图4所示,此时推动机构3未被按压,且按钮滑块32上的密封圈35此时封堵住开槽47与容器口部连接腔44的连通处,则此时外界的气体无法通过开槽47进入到容器口部连接腔44中。

如图3、图5所示,当使用者对推动机构3进行推动即对按钮31进行推动时,按钮31将会同时对按钮滑块32以及按钮滑柱33进行推动,则按钮滑块32将会对上盖1上的第一锁止件2进行推动,使得第一锁止件2与下盖4上的第二锁止件42分离,从而让上盖1在第一弹性元件8的弹性力作用下弹出,而按钮滑柱33在按钮31的推动下将会移动并带动密封圈35远离开槽47与容器口部连接腔44的连通处,此时外界的气体能够通过开槽47进入到容器口部连接腔44中,按钮滑柱33在移动过程中将推动连杆机构7的一端,从而使得连杆机构7转动并向下拉动出水口通断阀5的通断部51,使得通断部51不再截断出水口45,此时使用者可正常饮用容器内的液体。

如图4所示,按压完毕后,当使用者松开按钮31时,则在第二弹性元件3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按钮滑柱33将被推回到初始位置,并连动着将按钮31也推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完成这一次的按压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还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5放置于支撑架6上,所述的连杆机构7与支撑架6相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架6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滑台61、第三弹性元件62,所述的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还设置有限位部48,所述的限位滑台61与限位部48相配合对支撑架6进行限位,所述的第三弹性元件62为限位滑台61提供弹性回复力。

如图7、图8所示,正常使用情况下,支撑架6在限位滑台61与限位部48的共同作用下被卡在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其中第三弹性元件62能够将限位滑台61牢牢地压在限位部48处,保证卡接的稳定性。而当使用者需要更换或清洗时,只需将限位滑台61反向滑动使其脱离限位部48,即可将支撑架6从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取下,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锁止件2包括锁止滑台22、第四弹性元件21,所述的上盖1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滑轨12、限位台11,所述的锁止滑台22在限位滑轨12上滑动,所述的第四弹性元件21位于锁止滑台22与上盖1之间并为锁止滑台22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的锁止滑台22上设置有上锁止部24、下锁止部23,所述的上锁止部24与上盖1上的限位台11相配合,所述的下锁止部23与下盖4上的第二锁止件42相配合。

如图9、图10所示,正常情况下,锁止滑台22被上盖1上的限位滑轨12、限位台11共同限位,保证锁止滑台22不会从上盖1上脱落,当锁止滑台22被推动机构3推动时,锁止滑台22将沿着限位滑轨12滑动,从而使得锁止滑台22的下锁止部23与下盖4上的第二锁止件42分离而解锁,解锁完毕后,锁止滑台22将在第四弹性元件21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回复原位,从而等待下一次闭合与解锁。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机构7包括连接杆71、连接轴72、第五弹性元件73,所述的连接杆71通过连接轴72铰接于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所述的第五弹性元件73位于容器口部连接腔44内并为连接杆71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的连接杆71一端与推动机构3相配合,连接杆71另一端与出水口通断阀5的通断部51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盖4台面43上在出水口45处还设置有吸嘴46。

作为优选,还包括吸嘴套41,所述的吸嘴套41套于吸嘴46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口通断阀5由硅胶制成。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