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带拉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130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自动收带拉紧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紧机,特别是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拉紧机大多不具备自动回收织带的功能,在卸完货物后,操作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收回织带。

针对上述情况,专利号为200610050653.6的已公告中国发明专利文献中提供了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其包括通过主轴相枢接的手柄和机壳,手柄和机壳上分别设有大、小挡板组件,其中所述的小挡板组件包括小挡板及压簧,所述的主轴上设有一两端带有棘轮的收带盘和一通过涡卷弹簧实现织带回收的收带装置;所述的机壳后轴上设置有一可转动的收带刹车板和一作用于刹车板上可确保刹车板与收线盘上的棘轮逆向贴紧的双扭弹簧;所述的大挡板组件包括有大挡板及作用于大挡板上的双扭弹簧,其中大挡板上设有手动按钮和可触动收带刹车板动作的压脚,通过该压脚的推动可使所述刹车板与收带之间形成贴紧的逆止状态或脱离的不逆止状态;所述的机壳的两侧壁上均分别设有供大挡板在拉紧织带和释放或收回织带时活动的拉紧操作区和释放收带区;所述的手柄前部设有用以推动刹车板及小挡板的偏心凸圆弧,通过该偏心凸圆弧的推动可使所述的刹车板及小挡板与收带盘呈脱离状态。上述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具备普通拉紧机收紧织带捆绑货物的功能外,其还可以自动回收织带,并且在回收织带的过程中可以任意调整织带收回的速度或停止收带,防止金属钩件突然弹回伤人,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但是,上述结构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还是存在有明显的技术缺陷,具体而言就是:考虑到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的主体零部件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零部件直接外露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美观,而且金属零部件直接外露而与操作者的手接触,这些零部件的边缘较尖利,可能会给操作者带来不适感,甚至会划伤操作者的手部皮肤,存在安全隐患;再者考虑到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需要长期在相对较恶劣的天气环境(比如雨、雪天气)中使用,这些外露的金属零部件表面与水接触就极易发生氧化或者其它化学反应,严重影响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的使用性能及寿命。若上述结构的自动收带拉紧机安装一个用以对该自动收带拉紧机主体起保护作用,且为塑料材质的保护壳体,考虑到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结构中的所述手柄必须通过往复动作才能驱动棘轮转动从而实现收带,手柄的往复动作幅度相对较大,且其运行轨迹还为一段弧线,导致上述保护壳体上就必须要预留足够大的开口以供手柄动作,造成自动收带拉紧机主体的局部仍外露,仍无法彻底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封闭性更好的自动收带拉紧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包括一个截面为凹槽形的基座,在基座的凹槽内设有一个两侧端部各套接一个棘轮的轴套,轴套通过轴向贯穿其轴孔的一个转轴铰接至基座的一对侧壁部分上,在基座的一侧设有卷簧,转轴的一侧端部穿过其对应的侧壁部分,且与卷簧的一个端部相连接,在轴套的径向单侧设有与其平行排布的一个固定轴,且固定轴的两侧端部各自延伸至其对应的侧壁部分上进行固定,在轴套与固定轴之间设有一个铰接至基座的一对侧壁部分上的棘爪,在固定轴上设有一个在无外作用力影响下始终驱使棘爪啮合至一对棘轮上的扭簧,在任意一侧的棘轮与其对应的侧壁部分之间设有一个活动套接至转轴上的锁板,所述锁板的一侧设有在锁板转动时用以驱使棘爪脱离一对棘轮的第一凸起部分,其另一侧则向外延伸有便于外作用力施加在锁板上,进而驱使该锁板转动的手柄部分,在基座外还设有一个用于密封基座及卷簧的保护壳体,且保护壳体上设有两个平行于转轴的穿带通孔以及一个供锁板的手柄部分贯穿,且在手柄部分的运行轨迹上留足够空间的通孔,上述转轴的另一侧端部依次穿过其对应的侧壁部分及保护壳体,并延伸至保护壳体外,上述卷簧的另一个端部固定在保护壳体上。

上述结构中所提及的保护壳体优选稳定性好,强度及硬度高,同时有耐腐蚀的塑料材质。

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在实际使用时,其结构中的固定轴上需要连接一条短织带,而在其轴套上则又需要缠绕一条长织带。

所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申请所提供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其结构中就包括了一条长织带与一条短织带,同时所述轴套上还轴向设有一个开口,长织带的一侧端部固定在转轴上,其另一侧端部穿过位于轴套上的开口,且在轴套上至少缠绕一圈后再从保护壳体上其对应的一个穿带通孔内引出该保护壳体,短织带的一侧端部则固定在固定轴上,其另一侧端部则穿过其对应的一个穿带通孔后引出保护壳体。

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在无外作用力影响下其结构中的扭簧始终驱使棘爪啮合至一对棘轮上,即当一对棘轮与一个棘爪相啮合状态下,携带了一对棘轮的轴套只能绕转轴进行单方向旋转,该旋转方向即自动收带拉紧机在收带操作时轴套的收带旋转方向。当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需要进行释放长织带时,外施加作用力在锁板上,锁板的第一凸起部分驱使棘爪脱离一对棘轮,长织带在外施加作用力牵引下驱使轴套背向前述的收带旋转方向进行旋转,此时卷簧也会同步的实现缩紧或扩张,因此一旦外施加在长织带上的牵引力消失(此时无需考虑棘爪是否已重新啮合至一对棘轮上),长织带就会在卷簧的复位作用力下自动实现收带,直至被捆绑物品限制其继续收带,且在确保外施加在锁板上的作用力消失,棘爪在扭簧的驱使下重新啮合至一对棘轮上,此时再外施加作用力在转轴上促使携带了一对棘轮的轴套在前述的收带旋转方向上开始旋转,长织带便能够逐步的实现锁紧,实现最终的收带锁紧被捆绑物品的目的。由上述记载内容可见,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的长织带一旦被释放后,在无外力阻碍、限制的条件下,其能够自行回收并缠绕至轴套上;而且,在长织带的回收过程中一旦遇到外阻力,其仅仅需要通过外施加作用力来转动转轴便能够驱使轴套在收带旋转方向上作进一步的转动,从而实现长织带的继续回收,考虑到转轴绕其中心线的旋转轨迹无需太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增设在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主体外的保护壳体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去密封该自动收带拉紧机主体,最大程度上避免金属材质的自动收带拉紧机主体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有效的保护自动收带拉紧机主体,确保其使用有效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保护壳体主要由左半壳体、右半壳体以及卷簧罩三部分构成,卷簧位于卷簧罩内,且卷簧罩固定在卷簧相对应侧的基座的侧壁部分上,左半壳体与右半壳体组合固定后形成一个用以密封基座、卷簧及卷簧罩的容纳腔室。

进一步的,在上述保护壳体的单侧设有一个手轮,且手轮与位于保护壳体外的转轴的端部相固定。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手轮能够方便外施加作用力在转轴上,从而促使转轴旋转,实现省力的设计目的。

进一步的,上述锁板的一侧设有在锁板转动时用以驱使棘爪压紧一对棘轮的第二凸起部分,第一凸起部分位于第二凸起部分的下方,且第一凸起部分与第二凸起部分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缺口,在无外作用力影响下扭簧驱使棘爪始终卡入该缺口内。

上述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板能够促使啮合在一对棘轮上的棘爪脱离该棘轮,同时其还能够往啮合在一对棘轮上的棘爪上施加压力,进而提升两者啮合面的相互摩擦阻力。在拉紧机依靠卷簧复位作用力回收长织带时,上述结构的锁板能够通过控制施加在棘爪上的压力值大小,进而控制棘爪与棘轮两者啮合面的摩擦阻力值大小,最终控制长织带的回收速度,实现作为一个刹车开关的设计目的。

为了方便长织带以及短织带能够有效且便捷的挂钩至被捆绑物品上,在上述长织带与短织带的引出端部上均连接有一个金属挂钩。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其不但具备了自动回收织带,在回收织带的过程中可以任意调整织带收回的速度或停止收带,防止金属钩件突然弹回伤人,操作简便及安全可靠等特点;同时,其还具备了结构密封性,产品使用稳定性受外界恶劣环境影响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的组装图;

图3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在除去保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保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保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所提供一种保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3所提供一种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所提供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在除去保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凹槽1-1、侧壁部分1-2、长织带2、短织带3、棘轮4、轴套5、开口5-1、转轴6、卷簧7、内端部7-1、外端部7-2、固定轴8、棘爪9、扭簧10、锁板11、第一凸起部分11-1、手柄部分11-2、第二凸起部分11-3、缺口11-4、保护壳体12、穿带通孔12-1、通孔12-2、左半壳体12-3、右半壳体12-4、卷簧罩12-5、手轮13、金属挂钩14、手柄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包括一个截面为凹槽1-1形的基座1、一条长织带2以及一条短织带3,在基座1的凹槽1-1内设有一个两侧端部各套接一个棘轮4,且轴向设有一个开口5-1的轴套5,轴套5通过轴向贯穿其轴孔的一个转轴6铰接至基座1的一对侧壁部分1-2上,在基座1的一侧设有卷簧7,转轴6的一侧端部穿过其对应的侧壁部分1-2,并与卷簧7的内端部7-1相连接,在轴套5的径向单侧设有与其平行排布的一个固定轴8,且固定轴8的两侧端部各自延伸至其对应的侧壁部分1-2上进行固定,在轴套5与固定轴8之间设有一个铰接至基座1的一对侧壁部分1-2上的棘爪9,在固定轴8上设有一个在无外作用力影响下始终驱使棘爪9啮合至一对棘轮4上的扭簧10,在左侧的棘轮4与其对应的侧壁部分1-2之间设有一个活动套接至转轴6上的锁板11,所述锁板11的一侧设有在锁板11转动时用以驱使棘爪9脱离一对棘轮4的第一凸起部分11-1,其另一侧则向外延伸有便于外作用力施加在锁板11上,进而驱使该锁板11转动的手柄部分11-2,为了改变使用者施加作用力在该手柄部分11-2上,在手柄部分11-2的外端部上还套接了一个塑胶材质的手柄套15,在基座1外还设有一个用于密封基座1及卷簧7的保护壳体12,且保护壳体12上设有两个平行于转轴6的穿带通孔12-1以及一个供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贯穿,且上下方向开设的条状结构的通孔12-2,上述转轴6的另一侧端部依次穿过其对应的侧壁部分1-2及保护壳体12,并延伸至保护壳体12外再传动连接一个手轮13,手轮13能够方便外施加作用力在转轴6上,从而促使转轴6旋转,实现省力的设计目的,上述卷簧7的外端部7-2固定在保护壳体12上;上述长织带2的一侧端部固定在转轴6上,其另一侧端部穿过位于轴套5上的开口5-1,且在轴套5上至少缠绕一圈后再从保护壳体12上其对应的一个穿带通孔12-1内引出该保护壳体12,短织带3的一侧端部则固定在固定轴8上,其另一侧端部则穿过其对应的一个穿带通孔12-1后引出保护壳体12,为了方便长织带2以及短织带3能够有效且便捷的挂钩至被捆绑物品上,在上述长织带2与短织带3的引出端部上均连接有一个金属挂钩14。

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在无外作用力影响下其结构中的扭簧10始终驱使棘爪9啮合至一对棘轮4上,即当一对棘轮4与一个棘爪9相啮合状态下,携带了一对棘轮4的轴套5只能绕转轴6进行单方向旋转,该旋转方向即自动收带拉紧机在收带操作时轴套5的收带旋转方向(如图1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当上述自动收带拉紧机需要进行释放长织带2时,按下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锁板11的第一凸起部分11-1驱使棘爪9脱离一对棘轮4,长织带2在外施加作用力牵引下驱使轴套5背向前述的收带旋转方向(如图1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旋转,此时卷簧7也会同步的实现缩紧,因此一旦外施加在长织带2上的牵引力消失(此时无需考虑棘爪9是否已重新啮合至一对棘轮4上),长织带2就会在卷簧7的复位作用力下自动实现收带,直至被捆绑物品限制其继续收带,且在确保外施加在锁板11上的作用力消失,棘爪9在扭簧10的驱使下重新啮合至一对棘轮4上,此时再外施加作用力在转轴6上促使携带了一对棘轮4的轴套5在前述的收带旋转方向上开始旋转,长织带2便能够逐步的实现锁紧,实现最终的收带锁紧被捆绑物品的目的。

上述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捆绑物品时,首先,使用者按下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锁板11的第一凸起部分11-1顺时针旋转顶开棘爪9,驱使棘爪9从一对棘轮4上脱离,自动收带拉紧机的长织带2便处于可释放状态,使用者拉出长织带2,此时自动收带拉紧机的轴套5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并将长织带2与短织带3上的金属挂钩14挂接在被捆绑货物的对应位置上;然后,使用者松开长织带2,拉出的剩余长织带2就在卷簧7的复位力作用下回收缠绕至自动收带拉紧机的转轴6上;最后,使用者松开施加在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上的作用力,锁板11的第一凸起部分11-1逆时针旋转,棘爪9在扭簧10的复位力作用下重新与一对棘轮4相啮合,此时使用者再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手轮13,手轮13驱使转轴6与轴套5同步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逐步的收紧长织带2;

从捆绑物品上卸下时,使用者再次按下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并再一次拉出长织带2(此时长织带2只需微量拉出即可),此时长织带2与短织带3便处于松弛状态,使用者将上述松弛状态下的长织带2与短织带3上的金属挂钩14从捆绑物品上卸下,紧接着长织带2便会在卷簧7的复位力作用下回收缠绕至自动收带拉紧机的转轴6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一致,如图8所示,但是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体12主要由左半壳体12-3、右半壳体12-4以及卷簧罩12-5三部分构成,卷簧7位于卷簧罩12-5内,且卷簧罩12-5固定在卷簧7相对应侧的基座1的侧壁部分11-2上,左半壳体12-3与右半壳体12-4组合固定后形成一个用以密封基座1、卷簧7及卷簧罩12-5的容纳腔室。

上述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考虑到卷簧7为一种易损件,且一旦受损会直接影响自动收带拉紧机的自动收带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增设一个卷簧罩12-5来独立收纳卷簧7,且卷簧罩12-5直接固定至自动收带拉紧机的基座1上,最大程度上避免卷簧7与自动收带拉紧机的其他部件相碰撞或撞击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一致,如图9和图10所示,但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板11的一侧设有在锁板11转动时用以驱使棘爪9压紧一对棘轮4的第二凸起部分11-3,第一凸起部分11-1位于第二凸起部分11-3的下方,且第一凸起部分11-1与第二凸起部分11-3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缺口11-4,在无外作用力影响下扭簧10驱使棘爪9始终卡入该缺口11-4内。

上述锁板11能够促使啮合在一对棘轮4上的棘爪9脱离该棘轮4,同时通过上提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锁板11的第二凸起部分11-3逆时针方向上旋转,锁板11还能够通过第二凸起部分11-3往啮合在一对棘轮4上的棘爪9上施加压力,进而提升棘爪9与一对棘轮4两者啮合面的相互摩擦阻力。在拉紧机通过卷簧7复位作用力回收长织带2时,上述结构的锁板11能够通过控制第二凸起部分11-3施加在棘爪9上的压力值大小,进而控制棘爪9与棘轮4两者啮合面的摩擦阻力值大小,最终控制长织带2的回收速度,实现作为一个刹车开关的设计目的。

上述一种自动收带拉紧机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捆绑物品时,首先,使用者按下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锁板11的第一凸起部分11-1顺时针旋转顶开棘爪9,驱使棘爪9从一对棘轮4上脱离,自动收带拉紧机的长织带2便处于可释放状态,使用者拉出长织带2,此时自动收带拉紧机的轴套5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并将长织带2与短织带3上的金属挂钩14挂接在被捆绑货物品的对应位置上;然后,使用者松开长织带2,拉出的剩余长织带2就在卷簧7的复位力作用下回收缠绕至自动收带拉紧机的转轴6上;上述长织带2的整个回收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上提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控制锁板11的第二凸起部分11-3施加在棘轮4上的压力大小,进而控制棘爪9与一对棘轮4两者两者啮合面的摩擦阻力大小,最终控制长织带2的回收速度。

最后,使用者松开施加在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上的作用力,锁板11的第一凸起部分11-1逆时针旋转,棘爪9在扭簧10的复位力作用下重新与一对棘轮4相啮合,此时使用者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手轮13,手轮13驱使转轴6与轴套5同步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逐步的收紧长织带2;

从物品上卸下时,使用者再次按下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并再一次拉出长织带2(此时长织带2只需微量拉出即可),此时长织带2与短织带3便处于松弛状态,使用者将上述松弛状态下的长织带2与短织带3上的金属挂钩14从捆绑物品上卸下,紧接着长织带2便会在卷簧7的复位力作用下回收缠绕至自动收带拉紧机的转轴6上;上述长织带2的整个回收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上提锁板11的手柄部分11-2,控制锁板11的第二凸起部分11-3施加在棘轮4上的压力大小,进而控制棘爪9与一对棘轮4两者两者啮合面的摩擦阻力大小,最终控制长织带2的回收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