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桶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741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饮水桶瓶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饮水桶密封领域,特别是饮水桶瓶盖。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桶装水和饮水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时尚,桶装水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的饮水习惯,桶装水由水桶盖和水桶组成,桶装水都是被灌装在桶装水桶中,再在桶装水桶的出水桶口处安装桶装水桶盖,现有的桶装水桶盖与桶装水桶出水桶口的安装配合,都是采用外封结构,即桶装水桶盖与桶装水桶出水桶口的外壁密封配合,使得桶装水不会从桶装水桶出水桶口流出,达到封装桶装水的效果,当需要把桶装水放到饮水机上时,无需将桶盖去除便可使桶内的水进入饮水机,既保证了桶装水在运输时密封完好,又为使用者在用水时提供了便利。但是,当使用者需要在直饮水机上接水时,需要将桶盖拆下,才能将直饮机的水装入桶内,现有的水桶盖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没有专业破拆工具难以拆下,如果强行自行拆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水桶的破裂以及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上述的采用外封结构的桶装水桶盖,在后续的存放、运输、使用过程中,时有发生漏水,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用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设置环绕一圈的横裂部,内部隔气部以及卡合部,通过开槽的横裂部构建用于撕裂的薄壁,通过卡合部对饮水桶进行一次密封,通过环形隔气部对饮水桶进行二次密封,实现桶盖易于拆卸以及饮水桶高密封的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饮水桶瓶盖。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饮水桶瓶盖,与饮水桶瓶口配合,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由底面和侧面组成,底面中部设置有带通孔的凸台,底面内侧设置有与饮水桶瓶口内壁配合的隔气部,侧面与饮水桶瓶口外壁配合,侧面内底部设置有与饮水桶瓶口外壁配合的卡合部,侧面设置有横裂部,横裂部处壁厚小于侧面其它部位壁厚;外壳材质和外形采用现有技术的饮水桶盖的材质和外形,降低设计成本,同时与饮水桶匹配度高,保证饮水桶与瓶盖之间的密封性,侧面和底面一体成型,薄壁的横裂部位于侧面,用户沿横裂部用力,即可撕裂瓶盖进而便捷地取下瓶盖,无需借助工具,薄壁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也降低撕裂所需要的外力,侧面内壁的卡合部用于与饮水桶瓶口的螺纹过盈配合,保证瓶盖在收到轴向力的时候,靠卡合部与饮水桶瓶口的螺纹的阻力,保证瓶盖牢固地与饮水桶连接,底面内壁的隔气部与饮水桶内壁过盈配合,使饮水桶内的水隔离在饮水桶内,同时保证外部空气的进入,保证瓶盖与饮水桶之间的密封性,底面中央的带孔凸台与饮水机的插头配合,实现出水功能;

瓶塞,所述瓶塞为横截面下窄上宽的阶梯形结构,瓶塞下部与外壳底面凸台的通孔配合,瓶塞下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与饮水机进水管配合。在饮水桶未使用前,由瓶塞将水密封在饮水桶内,瓶塞下部与凸台过盈配合,保证密封性,下部的凹槽与饮水机进水管配合,通过凹槽对进水管导向,使瓶塞只受到轴向力作用,减少瓶塞受到的外力,避免瓶塞损坏,同时,在饮水机进水管插入饮水桶的过程中,凹槽始终包裹进水管和饮水桶,防止空气混入水桶内污染水质。

进一步的,所述带通孔的凸台设置有卡槽,所述瓶塞下部外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卡槽配合。卡槽为环绕凸台内壁一圈的环形凹槽,凸起部为环形台,与凸起部配合,当凸起部与凸起部卡合后,两者之间的阻力进一步防止瓶塞脱出瓶盖,并增加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横裂部位于侧面外壁,横裂部由开口、斜向槽和横槽组成,所述开口位于外壳侧面上边缘,开口与外壳侧面连接,开口之后设置斜向槽,斜向槽之后设置横槽,横槽平行地环绕侧面,横槽尾部位于外壳侧面底部。槽为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物体的凹下部分,开口处设置有刀口,用于分离开口与外壳侧面,便于用户提拉撕裂,斜向槽在用户施加作用力时,相比纵向槽,能充分利用作用力,减少对用户的反馈阻力,使用户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撕裂斜向槽,横槽环绕侧面一圈,撕裂后,侧面基本脱离外壳,即可完成瓶盖的取出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卡合部由至少一根筋组成,所述筋首尾不相连并且环绕饮水桶瓶口外壁。筋为局部隆起成半圆形状,且使其以线状延伸的结构,筋首尾不相连,其中的缺口处是为了槽的通过,防止由于筋的存在导致槽的撕裂强度增加,造成无法撕裂的状况。

作为优选,所述斜向槽位于所述筋首尾隔断处。

作为优选,所述隔气部由环绕饮水桶瓶口内壁一圈的环台组成。环台为中间空的凸台结构,既保证气密性,又占用较小的桶内体积,达到气密性和占积的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环台的高度为10至15毫米。环台高度过小,易导致空气的混入,起不到隔绝空气增加气密性的作用,环台高度过高,用于过盈配合的关系,导致瓶盖无法轻易从饮水桶取下,由此,选用10-15mm为佳,既保证气密性又易取出瓶盖。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为l形孔,l长边与侧面上边缘平行,l短边与侧面上边缘垂直,开口在l短边处设置凸块,开口通过凸块与外壳侧面连接。l形设计,便于用户手持,易于用户施加外力。

作为优选,所述横槽与斜向槽的槽道深度为侧面壁厚的2/3至3/4。槽道深度过小,槽道壁过薄,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过小,易导致槽道壁的破裂,槽道深度过大,槽道壁过厚,所需要的撕裂强度过大,导致斜向槽和横槽不易撕裂,瓶盖无法轻易从饮水桶取下,由此,选用2/3至3/4为佳,既保证槽道强度又易撕裂槽道。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开口、斜向槽和横槽,实现用户不借助外力即可撕裂外壳侧面,同时侧面壁厚的2/3至3/4的槽道深度,保证槽道强度足够的同时,又易于撕裂槽道,l形开口便于用户手持,能持续施加外力。

2、本发明通过环形隔气部和卡合部与饮水桶瓶口的过盈配合,实现两次密封,密封性更好,同时10至15毫米的隔气部高度,既保证气密性又易取出瓶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瓶塞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外壳1;瓶塞2;开口3;斜向槽4;

横槽5;筋6;隔气环7;管口8;

凸缘9;卡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至5所示,一种饮水桶瓶盖,包括:外壳1和瓶塞2,外壳1材质采用现有技术的饮水桶瓶盖的材质(如硬塑料),外形采用现有技术的饮水桶瓶盖外形,外壳1由一体的侧面和底面组成,底面外侧中部凹陷形成带通孔的圆台状管口8,管口8与饮水机进水插管过盈配合,管口8内壁开设环形槽构成卡槽10,底面内侧边缘凸起,形成环绕一圈的的隔气环7,隔气环7与饮水桶瓶口内壁实现过盈配合,侧面环绕底面一圈,侧面内壁底部有半圆形凸起,呈扇形环绕侧面内壁,构成筋6,筋6与饮水桶瓶口外壁过盈配合并且与饮水桶瓶口外壁上的螺纹卡合,侧面沿外壁开有槽道,分别构成横槽5和斜向槽4,侧面外壁底部边缘处设有开口3,开口3通过一小凸块与侧面连成一体,开口3尾端与斜向槽4起始端连成一体,斜向槽4尾端与横槽5起始端连成一体;瓶塞2与管口8过盈配合,瓶塞2采用防水材质(如塑料),瓶塞2外形为阶梯状圆台,圆台下阶中央开设凹槽,凹槽与饮水机进水插管头部过盈配合,下阶中部设置有环形凸缘9,凸缘9与卡槽10配合。

饮水桶未使用时,瓶塞2插入管口8内,凸缘9与卡槽10卡合,外壳1侧面内壁与饮水桶瓶口外壁贴合,隔气环7插入瓶口内,筋6与饮水桶瓶口外壁过盈配合并且与饮水桶瓶口外壁上的螺纹卡合,开口3与侧面连接;饮水桶放入饮水机后,瓶塞2在饮水机进水插管压力作用下与管口8脱离;饮水桶内部水耗光后,用户手提开口3,施加外力,外壳1侧面从开口3处沿斜向槽4至横槽5尾端撕裂脱离,用户继续施加外力,外壳1脱离饮水桶。

实施例2:

如图1至5所示,一种饮水桶瓶盖,包括:外壳1和瓶塞2,外壳1材质采用现有技术的饮水桶瓶盖的材质(如硬塑料),外形采用现有技术的饮水桶瓶盖外形,外壳1由一体的侧面和底面组成,底面外侧中部凹陷形成带通孔的圆台状管口8,管口8与饮水机进水插管过盈配合,管口8内壁开设环形槽构成卡槽10,底面内侧边缘凸起,形成环绕一圈的的隔气环7,隔气环7高度10mm,隔气环7与饮水桶瓶口内壁实现过盈配合,侧面环绕底面一圈,侧面内壁底部有半圆形凸起,呈扇形环绕侧面内壁,构成筋6,筋6与饮水桶瓶口外壁过盈配合并且与饮水桶瓶口外壁上的螺纹卡合,侧面沿外壁开有槽道深度为3/4侧面壁厚的横向和斜向的槽,分别构成横槽5和斜向槽4,侧面外壁底部边缘处设有l形的开口3,开口3通过一小凸块与侧面连成一体,开口3尾端与斜向槽4起始端连成一体,斜向槽4尾端与横槽5起始端连成一体,斜向槽4位于筋6的缺口处,横槽5呈扇形环绕侧面外壁;瓶塞2与管口8过盈配合,瓶塞2采用防水材质(如塑料),瓶塞2外形为阶梯状圆台,圆台下阶中央开设凹槽,凹槽与饮水机进水插管头部过盈配合,下阶中部设置有环形凸缘9,凸缘9与卡槽10配合。

饮水桶未使用时,瓶塞2插入管口8内,凸缘9与卡槽10卡合,外壳1侧面内壁与饮水桶瓶口外壁贴合,隔气环7插入瓶口内,筋6与饮水桶瓶口外壁过盈配合并且与饮水桶瓶口外壁上的螺纹卡合,开口3与侧面连接;饮水桶放入饮水机后,瓶塞2在饮水机进水插管压力作用下与管口8脱离;饮水桶内部水耗光后,用户手提开口3,施加外力,外壳1侧面从开口3处沿斜向槽4至横槽5尾端撕裂脱离,用户继续施加外力,外壳1脱离饮水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隔气环7高度为15mm,本实施例的隔气环7与饮水桶瓶口内壁结合面积更大,气密性更好,但外壳1脱离时所需要的外力更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横槽5和斜向槽4的槽道深度为2/3侧面壁厚,本实施例的槽道深度较浅,能承受更大的压力,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饮水桶,但外壳1脱离时所需要的外力更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隔气环7高度为15mm,本实施例的隔气环7与饮水桶瓶口内壁结合面积更大,气密性更好,但外壳1脱离时所需要的外力更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