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罐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806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罐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罐加热系统,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装罐,又称isotank(tankcontainer)、国际标准罐,是一种安装于紧固外部框架内的不锈钢压力容器。为了能够加热集装罐内容纳的液体,通常采用电加热或者热介质(蒸汽、热油、热水)加热。采用热介质加热时,向热介质入口通入热介质,热介质通过集装罐内的弯曲延伸的管道,放出热量实现对集装罐的加热。现有技术中,对集装罐进行蒸汽加热和热水加热的步骤通常是分别进行,蒸汽形成的冷凝水具有一定的热量,但是却常常浪费掉了。另外,现有技术中集装罐都是人工抄表,手动控制,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程度高的集装罐加热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罐加热系统,包括,

第一集装罐组,具有至少一个集装罐,加热介质入口与蒸汽管道连通;

每个集装罐的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介质出口均设置有电磁流量调节阀或电磁通断阀;每个集装罐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控集装罐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根据每个集装罐上的温度传感器控制每个集装罐的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介质出口上电磁流量调节阀或电磁通断阀的通断。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所述蒸汽管道上还设置有自力式高压阀组,所示自力式高压阀组包括串联设置的截止阀、压力表、过滤器、、自力式调节阀、压力表和截止阀。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便携式温度变送器。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

还包括,储水槽,具有冷凝水入口,通过冷凝水管与第一集装罐组的加热介质出口连通,具有与冷却水连通的冷水入口,与蒸汽管道连通的蒸汽入口,热水出口,回流水入口,和用于防止储水槽水位过高的溢流出口;

第二集装罐组,具有至少一个集装罐,加热介质入口与储水槽的热水出口连通,加热介质出口与储水槽的回流水入口连通。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冷凝水管上还设置有疏水阀。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冷水入口、蒸汽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储水槽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磁流量调节阀或电磁通断阀将蒸汽入口打开,蒸汽导入储水槽内使储水槽内的水加热,直到温度高于设定值,同时,储水槽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控制电磁阀将冷水入口打开,冷水导入储水槽内使储水槽内的水降温,直到温度低于设定值,从而防止储水槽温度过高或过低。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储水槽上具有两个热水出口,每个热水出口分别通过一根管道与第二集装罐组的加热介质入口连通,每根管道上均设置有一变频泵。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所示变频泵的出水口还与储水槽连通。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储水槽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控储水槽内的液面高度,储水槽还具有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蒸汽发生出口,当液位传感器监控到储水槽内液位过高时,则控制泵将储水槽内水抽入到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

优选地,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回流水入口也与蒸汽发生器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集装罐加热系统,集装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伸入到集装罐内物料中,用于监控集装罐内的温度,并通过集装罐的加热介质入口处的电磁流量调节阀,控制流入的蒸汽或者热水的量,如果设置的是电磁通断阀,则直接关闭电磁阀。在集装罐温度过低时,加大流量,温度过高时减小流量。通过控制器根据温度来控制电磁流量调节阀或电磁通断阀的通断,从而起到调节集装罐内温度的作用,通过自动化的控制减少了人工,保证温度控制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集装罐加热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集装罐加热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力式高压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第一集装罐组;2-第二集装罐组;3-储水槽;31-冷凝水入口;32-冷水入口;33-蒸汽入口;34-热水出口;35-回流水入口;36-回流入口;37-蒸汽发生出口;41-截止阀;42-压力表;43-过滤器;44-注水口;45-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罐加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集装罐组1,具有至少一个集装罐,图中一组为8个,加热介质入口与蒸汽管道连通;

每个集装罐的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介质出口均设置有电磁流量调节阀或电磁通断阀;每个集装罐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控集装罐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根据每个集装罐上的温度传感器控制每个集装罐的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介质出口上电磁流量调节阀或电磁通断阀的通断。

上述实施例中,集装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浸入式温度变送器),伸入到集装罐内物料中,用于监控集装罐内的温度,并通过集装罐的加热介质入口处的电磁流量调节阀,控制流入的蒸汽或者热水的量,如果设置的是电磁通断阀,则直接关闭电磁阀。在集装罐温度过低时,加大流量,温度过高时减小流量。通过控制器根据温度来控制电磁流量调节阀或电磁通断阀的通断,从而起到调节集装罐内温度的作用,通过自动化的控制减少了人工,保证温度控制的精确性。

所述蒸汽管道上还设置有自力式高压阀组,如图3所示,包括串联设置的截止阀41、压力表42、过滤器43、自力式调节阀(包括注水口44、冷凝器45和阀体部分)、压力表42、截止阀41。通过自力式高压阀组调整蒸汽压力,达到第一集装罐组1加热所需蒸汽温度。

设置便携式温度变送器,根据储水槽3内的温度来控制蒸汽入口和冷水入口处电磁阀的开关闭,可以实现对储水槽3的自动化温度控制和远程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水槽3,具有冷凝水入口31,通过冷凝水管与第一集装罐组1的加热介质出口连通,具有与冷却水连通的冷水入口32,和与蒸汽管道连通的蒸汽入口33,热水出口34,回流水入口35,用于防止储水槽3水位过高的溢流出口;

第二集装罐组2,具有至少一个集装罐,图中一组为8个,加热介质入口与储水槽3的热水出口连通,加热介质出口与储水槽3的回流水入口连通。

冷凝水管上设置有疏水阀。

蒸汽经过并加热第一集装罐组1后冷凝形成冷凝水汇集到储水槽3中,冷凝水具有一定的温度,热能可回收利用,储水槽3收集的冷凝水,导入到第二集装罐组2对其进行加热,加热的水回流到储水槽3内。冷水入口32和蒸汽入口33用于保持储水槽3内温度恒定。集装罐加热系统充分实现了热能的利用,提高了热能和水资源利用率。

所述储水槽3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优选为便携式温度变送器,冷水入口、蒸汽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储水槽3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将蒸汽入口打开,蒸汽导入储水槽3内使储水槽3内的水加热,直到温度高于设定值,同时,储水槽3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控制电磁阀将冷水入口打开,冷水导入储水槽3内使储水槽3内的水降温,直到温度低于设定值,从而防止储水槽3温度过高或过低。

储水槽3上具有两个热水出口,每个热水出口分别通过一根管道与第二集装罐组2的加热介质入口连通,每根管道上均设置有一变频泵,变频泵一用一备或同时使用,可根据加热所需水量自动调节。变频泵的出水口还与储水槽3上的回流入口36连通,以使水回流。

通过集装罐体和储水槽3内的温度变送器的设置,温度变送器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终端,由控制终端对各管道上的电磁阀进行自动化控制,使得整个集装罐加热系统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即自动化控制各集装罐体和储水槽3内的温度,克服了需要人工手动控制,人工抄表的缺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罐加热系统,如图2所示,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改进,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储水槽3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控储水槽3内的液面高度,储水槽3还具有与蒸汽发生器(蒸汽锅炉)连通的蒸汽发生出口37,当液位传感器监控到储水槽3内液位过高时,则控制泵将储水槽3内水抽入到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由于储水槽3内的水具有一定的热能,因此可降低蒸汽发生器的燃料消耗,从而实现节能,并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当液位传感器监控到储水槽3内液位过低时,通过冷水入口补入新水,此时,通常还需要打开蒸汽入口以防止储水槽3内温度下降过大。由于储水槽3内的水要用于产生蒸汽,因此冷水入口最好补入软水,当然也可以在储水槽3蒸汽发生器连通的管道上安装软水器。

回流水入口35也可与蒸汽发生器连通,以将回流水直接通往蒸汽发生器中。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通过电磁阀、温度感应器、液位传感器实现了温度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对集装罐的温度控制的精确程度,降低了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误操作而产生的安全与质量风险,使得蒸汽的使用更为合理,防止蒸汽不必要的浪费。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