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239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粉料罐式集装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大型运输容器,特别涉及一种粉料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粉料罐式集装箱用于储存和运输颗粒状或粉末状的物料。通常,粉料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和位于框架内的罐体,罐体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的出料斗,出料斗的侧壁与罐体内壁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卸料时,向出料斗下方的封闭空间和出料斗上方空间(即储存物料的罐体内的空间)的吹气,使罐体内的物料流化,流化后的物料再通过出料斗流出。

为了平衡出料斗上方空间和下方封闭空间的气体压力,传统上,在罐体内壁上设置加强圈,该加强圈从封闭空间的底部延伸至罐体内部顶部的织物过滤器中。当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过高时,封闭空间的气体通过加强圈内的中空结构流入织物过滤器,然后进入出料斗上方空间,以减小封闭空间的气体压力,增加出料斗上方空间的气体压力;当出料斗上方空间的气体压力过高时,出料斗上方空间的气流(包含有物料粉末的气体)流入织物过滤器,织物过滤器对气流进行过滤,并通过加强圈内的中空结构进入出料斗下方的封闭空间,以维持出料斗上方和下方的气体压力平衡。

上述气体压力的平衡结构中必须设置织物过滤器来过滤出料斗上方空间的气流,避免气流中混杂的颗粒物料进入封闭空间中。然而,织物过滤器的过滤能力有限,其适合过滤直径较大的颗粒物体,对于直径较小的粉末物料则易通过织物过滤器到达出料斗下方的封闭空间,在密封空间内形成物料积累,不利于罐式集装箱的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在气体压力平衡时设置织物过滤器过滤气流导致粉末物料易通过织物过滤器到达出料斗下方的封闭空间不利于罐式集装箱后续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料罐式集装箱。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料罐式集装箱,包括:

罐体;

出料斗,位于所述罐体内的底部,所述出料斗具有多个导流斜板,所述导流斜板将罐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位于所述导流斜板下方的封闭空间和位于所述导流斜板上方的储存空间;

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侧下方,所述进气管道通过第一支管与封闭空间连通,所述进气管道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储存空间连通;

平衡管道,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侧,所述平衡管道连通所述封闭空间和所述储存空间,所述平衡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

当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超过所述储存空间内的气体压力时,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气体经过所述平衡管道流入至所述储存空间中。

可选的,所述平衡管道连接在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平衡管道通过所述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支管。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道上设置有支管止回阀,所述支管止回阀的流向为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方向,所述第二支管位于所述支管止回阀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口之间。

可选的,所述平衡管道直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支管上。

可选的,所述平衡管道通过第三支管与所述封闭空间连接,所述第三支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且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从外侧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

可选的,所述平衡管道包括第一平衡管和第二平衡管,所述第二平衡管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的顶部且与所述罐体内部的所述储存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平衡管从所述封闭空间的连通处延伸至所述罐体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二平衡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罐体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助吹装置,所述第一助吹装置与所述第二平衡管连通,所述第一助吹装置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对准所述导流斜板与所述罐体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罐体内的顶部设有第二助吹装置,所述第二助吹装置与所述第二平衡管连通,所述第二助吹装置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对准所述罐体的人孔下方的空间,以在装料时吹散物料因安息角造成的坡度。

可选的,所述出料斗有多个,所述第二支管有多个,每一第二支管与一个出料斗连通,且所述第二支管的排气口与所述出料斗连通。

可选的,所述粉料罐式集装箱还包括卸料管,所述卸料管包括多个卸料支管和共用卸料管,各卸料支管均与共用卸料管连接,且每一卸料支管对应连接一个出料斗的出料口,各出料斗内的物料通过所述卸料支管和共用卸料管向外卸料。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共用卸料管相连通,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道进入所述共用卸料管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罐体外部设置连通平衡管道,该平衡管道连通分别位于导流斜板上方、下方的储存空间和封闭空间,使得当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超过储存空间中的气体压力时,封闭空间内的气体经过平衡管道流入至储存空间中,以平衡导流斜板上方、下方的气体压力,并且在平衡管道中设置止回阀,防止储存空间中含有物料的气流通过平衡管道返回至封闭空间中。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必设置织物过滤器,并且在平衡导流斜板上方、下方气体压力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粉末物料进入封闭空间中。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的粉料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粉料罐式集装箱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粉料罐式集装箱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粉料罐式集装箱用于运输颗粒或粉末状的物料,例如,水泥、飞灰或石灰等。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粉料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粉料罐式集装箱的后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粉料罐式集装箱的前端结构示意图。粉料罐式集装箱100包括框架20和位于框架20内的罐体10。罐体10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料斗11。出料斗11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如图3所示,排料口处设置有法兰盖115,在卸料结束后,通过打开法兰盖115清除余料。出料斗11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位于该排料口的上方,该出料口用于与卸料管连接。

出料斗11包括多个导流斜板111,该多个导流斜板111焊接在一起形成呈锥形的出料斗11。导流斜板111顶部边缘与罐体10的内壁进行焊接,焊接处形成焊缝112。

导流斜板111将罐体10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两个相互隔开的空间,即分割成位于导流斜板111下方的封闭空间113和位于导流斜板111上方的储存空间114,封闭空间113由所有导流斜板111与位于导流斜板111下方的罐体10内壁形成。

储存空间114由导流斜板111与位于导流斜板111上方的罐体内壁形成,该储存空间114用于储存物料。

进气管道12设置在罐体10外侧且位于罐体10的下方。泵或压缩机产生的压缩气体通过进气管道12进入到罐体10内。

进气管道12通过第一支管121连通封闭空间113,并通过第二支管122连通储存空间114。

第一支管121的一端与进气管道12连接,另一端穿过罐体10与封闭空间113连通。

第二支管122包括多个,第二支管122的数量可与出料斗11的数量相同。一个第二支管122的排气口与出料斗11连通,并对出料斗11进行吹气。使出料斗11中的物料流化,流化后的物料通过出料口和卸料管15排出。

卸料管15包括多个卸料支管152和共用卸料管151,各卸料支管152均与共用卸料管151连接,且每一卸料支管152对应连接一个出料斗11。各卸料支管152将物料汇聚在同一共用卸料管151中,并通过共用卸料管151将物料向外排出。

进气管道12通过吹气管126与共用卸料管151连通,使得进口管道12中的压缩气体通过吹气管126中进入到共用卸料管151中,并对共用卸料管151中的物料进行吹气,以帮助物料沿着共用卸料管151排出,加快卸料速度。

本发明的粉料罐式集装箱还包括平衡管道13。平衡管道13设置在罐体10的外侧,且该平衡管道13连通封闭空间113和储存空间114。

当封闭空间113内的气体压力超过储存空间114中的气体压力时,封闭空间113内的气体通过平衡管道13流入至储存空间114中,以平衡封闭空间113和储存空间114的气体压力。

此外,在平衡管道13上设置有止回阀133,止回阀133允许的流向为由封闭空间113流向储存空间114,以防止储存空间114中带有粉末的气体回流至平衡管道13中。

当储存空间114内的气压压力过高时,储存空间114内的气体并不会通过平衡管道13流回至封闭空间113中,此种情况下,可通过打开罐体10顶部的阀件,对储存空间114的气体进行泄压,以降低储存空间114的气体压力。

平衡管道13连通封闭空间113的方式有多种,以下列举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平衡管道13通过第三支管与封闭空间113连通。第三支管设置在罐体10外侧,第三支管的一端从外侧穿过罐体10的内壁和外壁后,与封闭空间113连通。平衡管道13通过连接该第三支管即可与封闭空间113连通,使得当封闭空间113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储存空间114中的气体压力时,通过平衡管道13流入储存空间114。

第二种方式,平衡管道13通过直接连接第一支管121的方式连通封闭空间113。第一支管121的一端从外侧穿过罐体10与罐体内部的封闭空间113连通,其另一端与进气管道12连通。进气管道12通过第一支管121向封闭空间113内吹气,封闭空间113内的气体压力随着气体量的增加而升高,当封闭空间113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储存空间114中的气体压力时,封闭空间113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支管121流出,并通过平衡管道13向压力低的储存空间114排气,藉此,平衡封闭空间113和储存空间114中的气体压力,进而平衡导流斜板11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气体压力,防止导流斜板111变形。

第三种方式,平衡管道13通过第一支管121和进气管道12连通封闭空间113。平衡管道13连接在进气管道12上,第一支管121连通封闭空间113和进气管道12,藉此,平衡管道13连通封闭空间113。当封闭空间113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储存空间114中的气体压力时,封闭空间113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支管121向进气管道12排气,进气管道12将第一支管121排出的气体通过平衡管道13向压力低的储存空间114吹气。以平衡封闭空间113和储存空间114中的气体压力。

在第三种方式中,进气管道12上设置有支管止回阀123。支管止回阀123的流向为进气管道12的进气方向,以防止第一支管121排出的气体沿进气管道12的进气口排出,使得第一支管121排出的气体仅通过平衡管道13排向储存空间114。第二支管122位于支管止回阀123与进气管道12的进气口之间。具体的,沿进气管道12的进气方向,进气管道12上依次连接第二支管122、支管止回阀123、平衡管道13和第一支管121。进气管道12上还设有泄压阀124和安全阀12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支管122、支管止回阀123、平衡管道13和第一支管121的布置方式还可以是:沿进气管道12的进气方向,依次布设第二支管122、支管止回阀123、第一支管121和平衡管道13。

在上述第二和第三种方式中,第一支管121即用于排气,也用于进气,如图1所示,第一支管21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即有向里流向的箭头,也有向外流向的箭头。

需说明的是,图1中各管道中的箭头表示的是气体的流向或物料的流向。

上述列举的是平衡管道13连通封闭空间113的方式,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平衡管道13设置在罐体外部,用于连通封闭空间113和储存空间114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平衡管道13包括第一平衡管131和第二平衡管132。第二平衡管132放置在罐体10的顶部,且位于罐体10外部。第一平衡管131从与封闭空间113的连通处延伸至罐体10的顶部,且与第二平衡管132连接。其中,第一平衡管131与封闭空间113的连通处可以是第一平衡管131与进气管道12的连接处,也可以是第一平衡管131与第三支管的连接处,也可以是第一平衡管131与第一支管121的连接处。

第二平衡管132排气口处设置第一助吹装置。该第一助吹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排风口,该排风口对准导流斜板111与罐体10内壁的连接处,即对准导流斜板111与罐体10内壁形成的焊缝112。在罐体10进行卸料时,第二平衡管132中的气体通过该排风口对导流斜板111与罐体10内壁的连接处进行吹气,以吹散罐体10内部经长时间运输造成的死角结块,以提高卸料速度,减少卸料残余。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平衡管132排气口处还设置有第二助吹装置,第二助吹装置上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对准罐体10人孔下方的空间,以在装料时吹散物料因安息角造成的坡度。该人孔位于罐体10的顶部,通过该人孔可对罐体10进行装料。

一般的,罐体10在装料时,易在人孔的下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物料堆,堵住人孔,使得物料不能装入罐体10,通常,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平料,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助吹装置,该第二助吹装置的排风口直接对人孔下方进行吹气,吹散颗粒物料因安息角造成的坡度,避免人工进行平料,进而提高了装料速度,增加有效装载量。

本发明通过在罐体外部设置连通平衡管道,该平衡管道连通分别位于导流斜板上方、下方的储存空间和封闭空间,使得当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超过储存空间中的气体压力时,封闭空间内的气体经过平衡管道流入至储存空间中,以平衡导流斜板上方、下方的气体压力,并且在平衡管道中设置止回阀,防止储存空间中含有物料的气流通过平衡管道返回至封闭空间中。

本发明通过在罐体外部设置平衡管道以及在平衡管道设置止回阀来阻止储存空间中的物料进入到封闭空间中,进而不必设置织物过滤器,也能够防止粉末物料进入封闭空间中。

此外,本发明还在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助吹装置,在罐体进行卸料时,该第一助吹装置对导流斜板与罐体内壁的连接处进行吹气,以吹散罐体内部经长时间运输造成的死角结块,进而减少卸料残余,提高卸料速度。

此外,本发明设置有第二助吹装置,在罐体进行装料时,该第二助吹装置能够及时吹散颗粒物料因安息角造成的坡度,增加有效装载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