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63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经常需要对制造过程中的布匹进行肉眼检测。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一个人握持布匹的枢轴两端,另一人拉动所述布匹以展开所述布匹,然后进行检测,查看是否有瑕疵点或者是否有撕裂。然而,这样需要耗费不少人力,而且当需要将布匹收起时,不容易将布匹重新卷绕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需要较少人力且卷绕布匹方便的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

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包括支架、驱动组件、从动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一皮带,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皮带以及传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块、连接杆以及夹持杆,所述两个升降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所述两个升降块还分别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所述夹持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有存放空间,每个升降块上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轮,所述两个夹持轮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块上还凸设有两个枢转柱,所述两个夹持轮分别活动地套设于所述两个枢转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枢转柱相互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块上还设置有张紧皮带,所述张紧皮带套设于所述两个枢转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张紧皮带的两侧分别抵持于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夹持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均为圆柱形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均凸伸形成有滚落凸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落凸块上形成有滚落斜面。

由于将布匹的枢轴两端分别放置于所述两个升降块的夹持空间中,即可抽动布匹的一端并展开布匹以进行检测作业,而无需另一个工作人员来托举所述布匹,从而节省了人力。而且由于所述布匹的枢轴两端仅为放置于夹持空间中,因此可以利用旋转布匹的枢轴来收卷所述布匹,使得所述布匹的卷绕较为方便。另外,由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夹持杆之间还形成有存放空间,因此方便所述布匹的留存和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用于支撑棉针织印花布。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包括支架、驱动组件、从动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一皮带,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上。例如,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皮带以及传动轴。例如,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块、连接杆以及夹持杆,所述两个升降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上。例如,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所述两个升降块还分别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所述夹持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有存放空间,每个升降块上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轮,所述两个夹持轮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100,包括支架10、驱动组件20、从动组件30以及升降组件40。所述支架包括底座1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的第一支撑梁12与第二支撑梁1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21、第一皮带轮22、第二皮带轮23以及第一皮带24,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皮带轮旋转,所述第一皮带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旋转。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31、第二从动轮32、第二皮带33以及传动轴34,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二皮带轮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旋转,所述第二从动轮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皮带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旋转。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块41、连接杆42以及夹持杆43,所述两个升降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上,例如,一个升降块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带上,另一个升降块连接于所述第二皮带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每一升降块上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例如,所述两个升降块还分别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例如,所述夹持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例如,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有存放空间44,请一并参阅图4,每个升降块上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轮411,所述两个夹持轮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412。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组装过程具体如下:将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将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将所述第一皮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上,例如,所述第一皮带为跑道形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的内侧并沿相反方向抵持所述第一皮带。将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将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例如,所述第二皮带为跑道形皮带,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皮带的内侧并沿相反方向抵持所述第二皮带。将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将所述两个升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上,同时使所述两个升降块分别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将所述夹持杆、连接杆及四个夹持轮安装于所述两个升降块上。

例如,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升降机构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将布匹的枢轴两端分别放置于所述两个升降块的夹持空间中。启动所述驱动件以使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旋转,此时,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旋转,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旋转。在所述第二皮带轮及所述第二从动轮的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皮带及所述第二皮带也在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两个升降块分别沿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升。此时,所述两个升降块上的布匹也被带动上升。当所述布匹上升到预设高度时,例如,上升至所述第一支撑梁的顶部时,所述驱动件停止驱动。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抽动布匹的一端以将布匹展开,并利用肉眼检测布匹上的瑕疵与裂缝。当工作人员检测布匹完毕后,可以手动旋转布匹的枢轴,从而将布匹卷绕起来。当需要将所检测的布匹留下来时,可以将所述布匹从所述两个升降块中取下,并放置于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存放空间中,从而利用所述存放空间托举所述布匹的底部以留存所述布匹。此后,所述两个升降块可用于进行后续的升降作业以辅助检测布匹。

由于将布匹的枢轴两端分别放置于所述两个升降块的夹持空间中,即可抽动布匹的一端并展开布匹以进行检测作业,而无需另一个工作人员来托举所述布匹,从而节省了人力。而且由于所述布匹的枢轴两端仅为放置于夹持空间中,因此可以利用旋转所述枢轴来收卷所述布匹,使得所述布匹的卷绕较为方便。另外,由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夹持杆之间还形成有存放空间,因此方便所述布匹的留存和放置。

请再次参阅图4,例如,为了便于安装所述两个夹持轮,所述升降块上还凸设有两个枢转柱413,所述两个夹持轮分别活动地套设于所述两个枢转柱上;每一枢转柱上活动地套设有一个夹持轮。所述两个枢转柱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升降块上还设置有张紧皮带414,所述张紧皮带套设于所述两个枢转柱上,使所述两个旋转柱不易随意转动。所述张紧皮带的两侧分别抵持于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夹持轮上。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均为圆柱形杆。由于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两个枢转柱,将所述夹持轮套设于所述枢转柱上即完成了所述夹持轮的安装,因此方便了所述夹持轮的安装。例如,为了便于留存所述布匹,所述夹持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所述夹持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即使得所述夹持杆与所述连接杆的高度相异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存放空间的开口倾斜朝外,便于所述布匹的留存和放置。例如,当所述支架的另一侧放置有推车时,为了便于将布匹推入所述推车中,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均凸伸形成有滚落凸块14。所述滚落凸块上形成有滚落斜面。当所述布匹检测完毕后,可以推动所述布匹,使其沿所述滚落凸块上的滚落斜面落入所述推车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