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92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棚框架门组装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适用于对大棚框架门的边角进行密封保护。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大棚分为蔬菜大棚、塑料大棚、透光塑料大棚、温室大棚、阳光板大棚、智能大棚、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等。对比如下,普通大棚:成本低、构造简单,但是可添加设备少;温室大棚:成本高于普通大棚,构造复杂、可以安装一定的设备;智能大棚:成本高,构造复杂、比较设备齐全。

上述的大棚在组装中,其基本都会配备安装多个门,用于对大棚进行保护和开或闭进行通风、调整温度、湿度等作用。当前,在配备安装门时,通常都会采用包角结构对门的边角进行包裹,起到保护和固定等,而现有传统结构的门包角结构,其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使用不便捷,且无辅助密封结构,同时其长期使用后卷膜组件出现断裂和变形等现象,影响其框架门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等,也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撞作用,已不能满足现大棚框架门的装配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其设计结构合理,门包角结构和辅助密封结构相配合使用,其使用寿命长,安装、拆卸使用便捷,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优,且整体结构组装后无断裂和变形的现象,无需常检修,有效的起到了防撞密封保护作用,同时解决了现有门包角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适用范围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包括圆形卡圈,及设置在圆形卡圈上的一组第一定位孔,及设置在圆形卡圈内壁上且与第一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凸圈,及分别设置在圆形卡圈一端两侧的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上相配合使用的两组第二定位孔,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端部的第一半圆形凸起卡块、第二半圆形凸起卡块,及设置在圆形卡圈一端内且与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半圆形限位凹槽,其中,圆形卡圈的设置有与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相配合使用的卡口,第一定位孔与相配合使用的凸圈的内壁均设置为螺纹形丝槽结构;所述圆形卡圈、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半圆形凸起卡块、第二半圆形凸起卡块、半圆形限位凹槽和凸圈为一体成型的锌合金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与圆形卡圈连接处第一辅助螺旋定位孔,及与圆形卡圈、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第一辅助螺旋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圆形盖圈、第一凹形密封板、第二凹形密封板、第二辅助螺旋定位孔,其中,第一辅助螺旋定位孔与第二辅助螺旋定位孔通过螺杆紧固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圆形卡圈与一端两侧的第一凹形定位耳板、第二凹形定位耳板构成L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门包角结构和辅助密封结构相配合使用,其使用寿命长,安装、拆卸使用便捷,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优,且整体结构组装后无断裂和变形的现象,无需常检修,有效的起到了防撞密封保护作用,同时解决了现有门包角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辅助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圆形卡圈、2-第一凹形定位耳板、3-第二凹形定位耳板、4-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孔、6-第一半圆形凸起卡块、7-第二半圆形凸起卡块、8-半圆形限位凹槽、9-凸圈、10-第一辅助螺旋定位孔、11-圆形盖圈、12-第一凹形密封板、13-第二凹形密封板、14-第二辅助螺旋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包括圆形卡圈1,及设置在圆形卡圈1上的一组第一定位孔4,及设置在圆形卡圈1内壁上且与第一定位孔4相配合使用的凸圈9,及分别设置在圆形卡圈1一端两侧的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上相配合使用的两组第二定位孔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端部的第一半圆形凸起卡块6、第二半圆形凸起卡块7,及设置在圆形卡圈1一端内且与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半圆形限位凹槽8,其中,圆形卡圈1的设置有与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相配合使用的卡口,第一定位孔4与相配合使用的凸圈9的内壁均设置为螺纹形丝槽结构(保证螺杆连接紧固后无位移或脱落现象的出现);圆形卡圈1、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第一定位孔4、第二定位孔5、第一半圆形凸起卡块6、第二半圆形凸起卡块7、半圆形限位凹槽8和凸圈9为一体成型的锌合金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的大棚组装的角门防撞门包角,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与圆形卡圈1连接处第一辅助螺旋定位孔10,及与圆形卡圈1、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第一辅助螺旋定位孔10相配合使用的圆形盖圈11、第一凹形密封板12、第二凹形密封板13、第二辅助螺旋定位孔14,其中,第一辅助螺旋定位孔10与第二辅助螺旋定位孔14通过螺杆紧固连接,具体为,当用门包角对大棚框架门进行组装后,再利用一体成型的圆形盖圈11、第一凹形密封板12、第二凹形密封板13和第二辅助螺旋定位孔14与圆形卡圈1、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连接(卡到圆形卡圈1、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上)进行密封保护,进而保证门包角的密封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圆形盖圈11、第一凹形密封板12、第二凹形密封板13的尺寸大于圆形卡圈1、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上)。

本结构的用于框架门的门包,圆形卡圈1与一端两侧的第一凹形定位耳板2、第二凹形定位耳板3构成L形结构,使用时,能对大棚框架门的边角结构进行便捷的组装保护,且便于进行拆卸或维护、密封保护性能优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