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46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品包装复合膜。



背景技术:

现在多数颗粒剂药品的小包装都是高速自动包装形式,通常只在一侧封口边缘切割一条2mm的易撕线,但由于这种易撕线较隐蔽,在用药时经常要反复查找易撕线的位置。小包装上常有漏打易撕线的情况,而小包装所使用的复合膜材料的表面强度和韧性都非常好,通常用手是很难在非易撕口处撕开的;热封强度也多在30N/15MM以上,也难以从热封口处剥离开启,需借助剪刀等工具才能正常开启,非常不方便。同时,有些小包装所使用的复合膜材料具有玻璃纸,阻隔性差,成本高,生产环境污染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药品包装不易手撕等缺陷,提供一种药品包装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药品包装复合膜,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聚酯薄膜层、外聚氨酯胶黏剂层、阻隔层、内聚氨酯胶黏剂层、外聚乙烯树脂层、内聚乙烯树脂层、聚烯烃层,所述外聚氨酯胶黏剂层粘接于所述聚酯薄膜层和所述阻隔层之间,所述内聚氨酯胶黏剂层粘接于所述阻隔层和所述外聚乙烯树脂层之间,所述外聚乙烯树脂层、所述内聚乙烯树脂层、所述聚烯烃层之间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聚酯薄膜层的厚度为12μm。

较佳地,所述外聚氨酯胶黏剂层和所述内聚氨酯胶黏剂层的厚度均为3-5μm。

较佳地,所述阻隔层的材料为镀铝薄膜,所述镀铝薄膜的厚度为12μm。

较佳地,所述阻隔层的材料为铝箔,所述铝箔的厚度为7μm。

较佳地,所述外聚乙烯树脂层和所述内聚乙烯树脂层的材料均为低密度聚乙烯或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药品包装复合膜,实现用手就可撕开药品包装,无需借助易撕线或工具,大大改善了用药开启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药品包装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聚酯薄膜层 1

外聚氨酯胶黏剂层 2

阻隔层 3

内聚氨酯胶黏剂层 4

外聚乙烯树脂层 5

内聚乙烯树脂层 6

聚烯烃层 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药品包装复合膜,其包括有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聚酯薄膜层1、外聚氨酯胶黏剂层2、阻隔层3、内聚氨酯胶黏剂层4、外聚乙烯树脂层5、内聚乙烯树脂层6、聚烯烃层7。聚酯薄膜层1的外表面可以为经双向拉伸处理的聚酯薄膜,使得药品包装复合膜的外表面层的聚酯薄膜层1容易用手撕开。聚酯薄膜层1的厚度可以为12μm,使得聚酯薄膜层1的断裂伸长率在60%以下。

外聚氨酯胶黏剂层2和内聚氨酯胶黏剂层4均具有层间粘接作用,外聚氨酯胶黏剂层2粘接于聚酯薄膜层1和阻隔层3之间,内聚氨酯胶黏剂层4粘接于阻隔层3和外聚乙烯树脂层5之间。优选地,外聚氨酯胶黏剂层2和内聚氨酯胶黏剂层4的厚度均可以为3-5μm。

阻隔层3粘接在外聚氨酯胶黏剂层2和内聚氨酯胶黏剂层4之间,起到阻隔保护功能。阻隔层3的材料可以为镀铝薄膜,该镀铝薄膜的厚度为12μm;阻隔层3的材料也可以为铝箔,该铝箔的厚度为7μm。大大提高了药品包装复合膜的阻隔性能。

外聚乙烯树脂层5和内聚乙烯树脂层6的材料可以低密度聚乙烯(即:LDPE)或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即:LLDPE)。聚烯烃层7在于降低内表面层的伸长率,从而使得药品包装复合膜的内表面层聚烯烃层7可以实现手撕性能。

外聚乙烯树脂层5、内聚乙烯树脂层6、聚烯烃层7之间一体成型。可以通过三层共挤流延设备将外聚乙烯树脂层5、内聚乙烯树脂层6、聚烯烃层7进行一次加工成型,各层间厚度可以适当调节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药品包装复合膜,聚酯薄膜层1和聚烯烃层7都容易撕开,这样一般成年人无需借助易撕线或工具就能正常开启包装袋,实现用手就可撕开药品包装,大大改善了用药开启的便利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