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26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瓶盖密码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瓶盖密码锁。



背景技术:

在酒类商品中,经常会有不法分子回收名贵酒的酒瓶,重新充装伪劣酒,制假售假,牟取暴利。为防止不法分子的回收充装,一些企业会采用密码锁来封装酒瓶的瓶盖,只有通过认证获得密码才可正确打开瓶盖。但是,这种瓶盖密码锁还不能起到真正的防伪的作用,不法分子可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就能把已开锁的瓶盖重新上锁,无法有效制止制假售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起到防伪作用的瓶盖密码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瓶盖密码锁,包括有轴向固定在瓶颈上的颈箍、用以包封瓶盖的与颈箍锁扣对接的锁盖、以及用以锁控锁盖与颈箍锁扣连接的密码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箍的对接锁盖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段周向延伸的收口卡槽,锁盖的对接颈箍的端面上形成有分别卡在两卡槽内滑动的两卡齿,卡槽的其中一端开设有可容卡齿插入的缺口,紧邻卡槽另一端的颈箍端面上开设有插孔,锁盖安装有当卡齿滑动远离缺口时向下插入插孔的插杆、保持插杆向下移动趋势的弹簧、以及按动后驱使插杆向上移动并保持插杆移离插孔的按动件,按动件由密码锁芯组件锁控其按动动作。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锁盖内安装上下滑动的滑座,滑座与插杆固定,按动件对着滑座在锁盖横向滑动,滑座与按动件之间设有按动按动件后驱使滑座上移的斜面配合以及驱使插杆移离插孔后使插杆保持该状态的挡卡配合。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密码锁芯组件的滑套与按动件之间设成挡推配合。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锁盖的顶部插装有插入到密码锁芯组件的滑套的定位销。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瓶盖密码锁通过锁盖与箍在酒瓶瓶颈的颈箍对接,将锁盖的两侧卡齿分别对正两卡槽的缺口插入,然后旋转锁盖,使两卡齿滑离缺口卡在各自的卡槽内,当锁盖上的插杆移动至颈箍的插孔时,插杆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插孔,使锁盖无法转动,两侧的卡齿把锁盖卡紧在颈箍上,从而把瓶盖锁在锁盖内。当消费者通过认证获得密码后,转动数码轮,使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此时可按动按动件,按动件就会驱使插杆上移离开插孔,并保持插杆移离插孔状态,消费者就可反向转动锁盖,把卡齿转动至缺口处取下锁盖,露出瓶盖,消费者方可打开瓶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密码锁在开盖后,其插杆始终是保持移离插孔状态,使锁盖无法重新复原成上锁状态,因此可起到有效的防伪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密码锁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密码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密码锁的按动件和滑座的配合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密码锁的锁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瓶盖密码锁,包括有轴向固定在瓶颈上的颈箍1、用以包封瓶盖的与颈箍1锁扣对接的锁盖2、以及用以锁控锁盖2与颈箍1锁扣连接的密码锁芯组件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颈箍1的对接锁盖2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段周向延伸的收口卡槽11,锁盖2的对接颈箍1的端面上形成有分别卡在两卡槽11内滑动的两卡齿21,卡槽11的其中一端开设有可容卡齿21插入的缺口11.1,紧邻卡槽11另一端的颈箍1端面上开设有插孔12,锁盖2安装有当卡齿21滑动远离缺口11.1时向下插入插孔12的插杆4、保持插杆4向下移动趋势的弹簧5、以及按动后驱使插杆4向上移动并保持插杆4移离插孔12的按动件6,按动件6由密码锁芯组件3锁控其按动动作。

通过锁盖2与箍在酒瓶瓶颈的颈箍1对接,将锁盖2的两侧卡齿21分别对正两卡槽11的缺口11.1插入,然后旋转锁盖2,使两卡齿21滑离缺口11.1卡在各自的卡槽11内,当锁盖2上的插杆4移动至颈箍1的插孔12时,插杆4在弹簧5的作用下插入插孔12,使锁盖2无法转动,两侧的卡齿21把锁盖2卡紧在颈箍1上,从而把瓶盖锁在锁盖2内。当消费者通过认证获得密码后,转动数码轮,使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此时可按动按动件6,按动件6就会驱使插杆4上移离开插孔12,并保持插杆4移离插孔12状态,消费者就可反向转动锁盖2,把卡齿21转动至缺口11.1处取下锁盖2,露出瓶盖,消费者方可打开瓶盖。锁盖2的顶盖是需完成所有的锁控部件的安装后才与锁盖2的主体焊接成一体的,再加上锁盖2在开盖后,其插杆4始终是保持移离插孔12状态,那么锁盖2也就无法重新复原成上锁状态,有效杜绝了不法分子回收空瓶充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起到有效的防伪作用。

按动件6和插杆4的结构形式由各自要实现的功能决定,本领域不同的技术人员根据要实现的功能,可设计出各种结构形式。而本实用新型作为较优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锁盖2内安装上下滑动的滑座7,滑座7与插杆4固定,按动件6对着滑座7在锁盖2横向滑动,滑座7与按动件6之间设有按动按动件6后驱使滑座7上移的斜面配合以及驱使插杆4移离插孔12后使插杆4保持该状态的挡卡配合。具体地,可于按动件6和滑座7的推抵端分别形成斜齿,两斜齿的斜面相抵,按动件6的斜齿61的后端形成可用于挡卡滑座7的斜齿71的凹台62。按动按动件6,斜齿61会推动斜齿71驱使滑座7上移,插杆4随即上移离开插孔12,当按动件6的凹台62移动至斜齿71的正下方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斜齿71会下移至凹台62上,斜齿71与凹台之间相互挡卡,使插杆4保持离开插孔12的状态,按动件6也无法复位。而对于弹簧5的安装,则可在滑座7下移的背向侧设置压缩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顶着设在锁盖2内的固定座8,这属于常规设计,在这无需特别声明主张。至于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布局,则属于常规的合理设计。

通常,密码锁芯组件3的数码轮内套装有滑套31,滑套31与数码轮之间设有齿槽配合,齿槽正对时,滑套31可轴向移动,为开锁状态;齿槽错位时,滑套31不可移动,为上锁状态。密码锁芯组件3对按动件6进行锁控的结构形式,本领域不同的技术人员亦可设计出各种结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将密码锁芯组件3的滑套31与按动件6之间设成挡推配合。亦即是在按动件6按动的方向上与滑套31相顶,这样,密码锁芯组件3上锁时,无法通过按动按动件6来打开锁盖2,而只有用正确的密码转动数码轮开锁后,才能按动按动件6来打开锁盖2。

由于按动件6的按动部是露在锁盖2外侧,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极个别的误碰按动件6导致的锁控部件误动作,致使瓶盖密码锁失效。为避免此种状况出现,可在锁盖2的顶部插装有插入到密码锁芯组件3的滑套31的定位销9。需要打开瓶盖时,需要将该定位销8拔掉才可用密码打开锁盖2。从而进一步地增强瓶盖密码锁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