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41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垃圾桶,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是家庭与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为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提供了帮助。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愿往垃圾桶里扔垃圾,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打开垃圾桶就会有刺鼻的气味,让人恶心,现有的垃圾桶平时虽然是盖着盖子,但是当打开垃圾桶扔垃圾时,垃圾桶里的垃圾就会敞开,异味传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垃圾桶,不管是平时还是扔垃圾时,垃圾桶里的垃圾都不会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避免垃圾产生的异味被人吸入,从而使人们不再排斥往垃圾桶里扔垃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垃圾桶,包括桶体、内盖体、外盖体、分离层、落物口、投物口、透明视窗、遮挡盖、限位墙、连接杆、通口、拉环;所述的桶体内部下端设置所述的内盖体,桶体呈圆台形或圆柱形;所述的内盖体设置所述的桶体上部,内盖体上设置所述的落物口;所述的外盖体设置在所述的桶体上部,外盖体与桶体一体化设计;所述的分离层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与桶体底部之间,分离层上设有渗水孔;所述的落物口下端设置有所述的遮挡盖,落物口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投物口设置在所述的外盖体上,投物口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透明视窗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与桶体底部之间,透明视窗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遮挡盖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下部,遮挡盖覆盖在所述的落物口下方,遮挡盖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的落物口表面积;所述的限位墙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下方一侧,限位墙一侧与所述的遮挡盖接触;所述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的遮挡盖与所述的拉环之间,连接杆穿过所述的通口;所述的通口设置在所述的桶体上,通口处在所述的内盖体与外盖体之间,通口呈圆形;所述的拉环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杆末端,拉环设置在所述的桶体外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的连接杆上,复位弹簧处于所述的桶体内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桶,还包括倒水口,所述的倒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分离层与桶体底部之间,倒水口处在靠近分离层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桶,所述的内盖体外侧的桶体处设有螺纹,桶体从所述的螺纹处分为上桶体、下桶体两部分。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桶,还包括提手,所述的提手设置在所述的外盖体顶端,提手呈月牙形。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桶,所述的限位墙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的遮挡盖的厚度,限位墙与遮挡盖之间通过卡头、卡槽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桶,所述的内盖体处在所述的桶体三分之二高度以上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垃圾桶设有内盖体、外盖体,盖体下部设置遮挡盖,遮挡盖通过连接杆连接桶体外的拉环,同时在内盖体与桶体底部之间设置分离层,本实用新型不管是平时,还是扔垃圾时,垃圾桶内的垃圾都不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避免垃圾产生的异味被人吸入,从而使人们不再排斥往垃圾桶里扔垃圾,为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有复位弹簧的新型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垃圾桶,包括桶体1、内盖体2、外盖体3、分离层4、落物口5、投物口6、透明视窗7、遮挡盖8、限位墙9、连接杆10、通口、拉环11;所述的桶体1内部下端设置所述的内盖体2,桶体1呈圆台形或圆柱形;所述的内盖体2一侧设置所述的桶体1上部,内盖体2上设置所述的落物口5;所述的外盖体3设置在所述的桶体1上部,外盖体3与桶体1一体化设计;所述的分离层4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2与桶体1底部之间,分离层4上设有渗水孔;所述的落物口5下端设置有所述的遮挡盖8,落物口5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投物口6设置在所述的外盖体3上,投物口6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透明视窗7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2与桶体1底部之间,透明视窗7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遮挡盖8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2下部,遮挡盖8覆盖在所述的落物口5下方,遮挡盖8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的落物口5表面积;所述的限位墙9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2下方一侧,限位墙9一侧与所述的遮挡盖8接触;所述的连接杆10设置在所述的遮挡盖8与所述的拉环11之间,连接杆10穿过所述的通口;所述的通口设置在所述的桶体1上,通口处在所述的内盖体2与外盖体3之间,通口呈圆形;所述的拉环11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杆10末端,拉环11设置在所述的桶体1外侧。

新型垃圾桶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倒水口12,所述的倒水口12设置在所述的分离层4与桶体1底部之间,倒水口12处在靠近分离层4的一端。倒水口12设置在上端,从而防止垃圾析出的水分渗出。

新型垃圾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盖体2外侧的桶体1处设有螺纹,桶体1从所述的螺纹处分为上桶体、下桶体两部分,当需要倾倒垃圾时,将上桶体旋开,从而方便倾倒。

新型垃圾桶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提手13,所述的提手13设置在所述的外盖体3顶端,提手13呈月牙形。采用月牙形设计,方便手提。

新型垃圾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墙9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的遮挡盖8的厚度,限位墙9与遮挡盖8之间通过卡头、卡槽连接。卡头、卡槽连接防止遮挡盖8向下滑动。

新型垃圾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盖体2处在所述的桶体1三分之二高度以上的区域。从而最大程度的增加垃圾桶的容量。

新型垃圾桶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复位弹簧14套设在所述的连接杆10上,复位弹簧14处于所述的桶体1内部。复位弹簧14可以方便拉环11复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外盖体3上的投物口6将垃圾投入,盖上投物口6,然后通过拉环11将遮挡盖8移开,此时垃圾从内盖体2上的落物口5落到垃圾桶内,然后将拉环11推入复位,拉环11或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直接复位,遮挡盖8重新遮挡住落物口5,在下次投垃圾时,内盖体2与外盖体3之间是清洁的,不会影响下次投入垃圾,对于垃圾内的水分从分离层4上的渗水孔伸入到桶体下,从而预防垃圾腐烂产生异味,通过透明视窗7可以观察水的多少,方便及时倾倒。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