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712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电梯门的驱动装置,尤指一种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或称为升降机,是一种垂直运送人员或货物的运输工具,其为现代建筑的常用设备之一。目前电梯在使用上大多是带动相同高度位置的楼层电梯门(电梯外门),亦即,其各楼层的电梯门大多具有相同的高度尺寸,因此当电梯车厢停止在各楼层时,车厢门(电梯内门)会带动各楼层电梯门开启。

然而,当各楼层需配高度不同的电梯门时,车厢的驱动装置如何设置才能带动并开启各楼层电梯门,即为本创作人的研究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包括多个外层门组、内车厢组及驱动组。多个外层门组包括多个楼层门及结合在该些楼层门上的多个推动器,该些楼层门包含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楼层门及第二楼层门,该些推动器固定在该些楼层门的一侧,包含对应第一楼层门的第一推动器及对应第二楼层门的第二推动器;内车厢组包括车厢门及固定在车厢门面向该些楼层门一侧的多个推掣板,该些推掣板包含对应该第一推动器位置设置的第一推掣板及对应第二推动器位置设置的第二推掣板;以及驱动组设置在车厢门的一外侧边,包含马达及受马达带动的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在车厢门上,驱动杆受马达的驱动而带动车厢门移动,该些推掣板随着车厢门的移动而对应推动该些推动器,该些楼层门随着该些推动器被推动而开启。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各该推掣板为一长形片,该些推掣板以纵向排列的方式位在该车厢门上。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该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在该些推掣板之间。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该第一推动器包括固定在该第一楼层门的一第一支撑板及结合在该第一支撑板的一第一推轮,该第一推轮对应位在该第一推掣板的一侧边而能够受该第一推掣板推动。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更包括固定在该车厢门的一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包含一凸块及一可动勾臂,该可动勾臂受该第一推掣板的推动而能够脱离该凸块的卡掣。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该安全机构更包括对应该第一推掣板位置设置的一第一缓冲弹簧,该第一缓冲弹簧与该第一推轮相对位于该第一推掣板的二侧边,该第一推掣板受到该第一推轮的挡掣而使该第一缓冲弹簧产生压缩,该第一推掣板透过该第一缓冲弹簧的压缩而推动该可动勾臂。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该安全机构更包括一第一固定架,该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一推掣板、另一端固定在该第一固定架。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该安全机构更包括对应该第二推掣板位置设置的一第二勾臂及一第二缓冲弹簧,且该第二勾臂与该可动勾臂连动,该第二缓冲弹簧与该第二推轮相对位于该第二推掣板的二侧边,该第二推掣板受到该第二推轮的挡掣而使该第二缓冲弹簧产生压缩,该第二推掣板透过该第二缓冲弹簧的压缩而推动该第二勾臂,该第二勾臂带动该可动勾臂脱离该凸块的卡掣。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该安全机构更包括一缆线,该缆线的一端连接该可动勾臂、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勾臂。

上述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其中,该安全机构更包括一惰轮,该惰轮固定在该第一固定架上,该缆线的一部分穿过该惰轮。

相较于习知,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外层门组包括不同高度的楼层门及对应结合在该些楼层门上的多个推动器;另外,内车厢组的车厢门对应不同高度的楼层门而设置多个推掣板;又,要开启车厢门时,推掣板会随着车厢门的移动而推动楼层门的推动器,该些楼层门随着该些推动器被推动而开启,藉此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还设置有安全机构,其可动勾臂受第一推掣板的推动而旋离凸块而解除安全机构的锁掣,使得车厢门及第一楼层门可被推动而开启,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的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推动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推掣板与安全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第一推动器及安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第一推动器及安全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另一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推动器与第二推掣板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推掣板与第二勾臂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第二推动器及安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第二推动器及安全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电梯装置

10、10a…外层门组

11…楼层门

111…第一楼层门

111a…第二楼层门

12…推动器

121…第一推动器

121a…第二推动器

1211…第一支撑板

1211a…第二支撑板

1212…第一推轮

1212a…第二推轮

20…内车厢组

21…车厢门

22…推掣板

221…第一推掣板

222…第二推掣板

30…驱动组

31…马达

32…驱动杆

40…安全机构

41…凸块

42…可动勾臂

43…第一缓冲弹簧

44…第一固定架

45…第二勾臂

46…第二缓冲弹簧

47…缆线

48…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的平面示意图、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及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可带动开启不同高度的楼层门的电梯装置1包括多个外层门组10、一内车厢组20及一驱动组30。该外层门组10分别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门口;又,该内车厢组20则是设置在电梯移动的车厢。当电梯停止时,该驱动组30带动该内车厢组20移动,并由该内车厢组20带动该外层门组10一起开启。

如图所示,该外层门组10及该内车厢组20以平行对合的方式设置。于本实施例中,该些外层门组10包括多个楼层门11及结合在该些楼层门11上的多个推动器12。该些楼层门11的高度不同,包含具有一第一高度的一第一楼层门111及具有一第二高度的一第二楼层门111a(请另参图8)。该些该推动器12固定在该些楼层门11的一侧,包含对应该第一楼层门111的一第一推动器121及对应该第二楼层门111a的一第二推动器121a。首先将对开启高度较高的第一楼层门111进行说明。

该内车厢组20包括一车厢门21及固定在该车厢门21面向该些楼层门11一侧的多个推掣板22。该些推掣板22包含对应该第一推动器121位置设置的一第一推掣板221及对应该第二推动器121a位置设置的一第二推掣板222。

再者,该驱动组30设置在该车厢门21的一外侧边。该驱动组30包含一马达31及受该马达31带动的一驱动杆32。该驱动杆32的一端固定在该车厢门21上,该驱动杆32受该马达31的驱动而带动该车厢门21移动。该些推掣板22随着该车厢门21的移动而对应推动该些推动器12,该些楼层门11随着该些推动器12被推动而开启。

较佳地,各该推掣板22为一长形片,该些推掣板22以纵向排列的方式位在该车厢门21上。此外,该驱动杆32的一端固定在该些推掣板22之间。

该电梯装置1更包括固定在该内车厢组20的一安全机构40。该安全机构40包含一凸块41及一可动勾臂42,该可动勾臂42受到外力推动而能够脱离该凸块的卡掣。

该凸块41设置在该驱动组30的一侧;又,该可动勾臂42则是位在该车厢门21的一侧。当该车厢门21关闭时,该可动勾臂42会受到该凸块41而不致令该车厢门21开启。因此,要移动该车厢门21时,该可动勾臂42需脱离该凸块41而能够令该车厢门21开启。本实施例中,该可动勾臂42的一侧受该第一推掣板121的推动而能够使另一侧旋离该凸块41,据此,该可动勾臂42可脱离该凸块41的卡掣。

请续参照图4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推动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第一推掣板与安全机构的立体放大图。如图4所示,该第一推动器121包括固定在该第一楼层门111(图未示)的一第一支撑板1211及结合在该第一支撑板1211的一第一推轮1212。又,该第一推轮1212对应位在该第一推掣板221的一侧边而能够受该第一推掣板221推动。

请参照图5,于本实施例中,该安全机构40更包括对应该第一推掣板221位置设置的一第一缓冲弹簧43。该第一缓冲弹簧43与该第一推轮1212相对位于该第一推掣板221的二侧边;又,该第一推掣板221受到该第一推轮1212的挡掣后会发生短暂的停抵而使该第一缓冲弹簧43产生压缩,该第一推掣板221透过该第一缓冲弹簧43的压缩而推动该可动勾臂42。更详细地说,该安全机构40更包括一第一固定架44,该第一缓冲弹簧43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一推掣板221、另一端固定在该第一固定架44。

请再参照图6及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第一推动器及安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及其动作示意图。如图6所示,要开启该第一楼层门111时,该驱动组30的马达31开始运转并带动该驱动杆32,此时,该车厢门21及该第一推掣板221会受到该驱动杆32的带动而移动,该第一推掣板221会开始推掣设置在第一楼层门111的第一推轮1212。

请参照图7,该第一推掣板221受到该第一推轮1212的挡掣后会发生短暂的停抵而使该第一缓冲弹簧43产生压缩,该第一推掣板221透过该第一缓冲弹簧43的压缩而推动该可动勾臂42。此时,该可动勾臂42受该第一推掣板121的推动而旋离该凸块41,并脱离该凸块41的卡掣;藉此,该安全机构40的锁掣解除,该车厢门21及该第一楼层门111可被推动而开启。

请再参照图8至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另一平面示意图、第二推动器与第二推掣板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第二推掣板与第二勾臂的立体外观示意图。请参照图8,于本实施例中,外层门组10a包括一第二楼层门111a及结合在该第二楼层门111a上的一第二推动器121a。该第二楼层门111a具有一第二高度,该第二楼层门111a的高度低于该第一楼层门111。又,该内车厢组20的第二推掣板222对应该第二推动器121a位置设置。后续,再对高度较低的第二楼层门111a的开启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该第二推动器121a包括固定在该第二楼层门111a(图未示)的一第二支撑板1211a及结合在该第二支撑板1211a的一第二推轮1212a,该第二推轮1212a对应位在该第二推掣板222的一侧边而能够受该第二推掣板222推动。

于本实施例中,该安全机构40更包括对应该第二推掣板222位置设置的一第二勾臂45及一第二缓冲弹簧46。该第二勾臂45与该可动勾臂42连动,又,该第二缓冲弹簧46与该第二推轮1212a相对位于该第二推掣板222的二侧边。

请参照图10,该第二推掣板222受到该第二推轮1212a的挡掣而使该第二缓冲弹簧46产生压缩。该第二推掣板222透过该第二缓冲弹簧46的压缩而推动该第二勾臂45,该第二勾臂45带动该可动勾臂42脱离该凸块41的卡掣。

请另参照图11及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装置的第二推动器及安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及其动作示意图。如图11所示,要开启该第二楼层门111a时,该驱动组30的马达31开始运转并带动该驱动杆32,此时,该车厢门21及该第二推掣板222会受到该驱动杆32的带动而移动,该第二推掣板222会开始推掣设置在第二楼层门111a的第一推轮1212a。

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安全机构40更包括一缆线47及一惰轮48。该缆线47的一端连接该可动勾臂42、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勾臂45;另外,该惰轮48固定在该第一固定架44上,该缆线47的一部分穿过该惰轮48。据此,当该第二勾臂45受到外力拉动时,该第二勾臂45可透过该缆线47而带动该可动勾臂42。

请参照图12,该第二推掣板222受到该第二推轮1212a的挡掣而使该第二缓冲弹簧46产生压缩,该第二推掣板222透过该第二缓冲弹簧46的压缩而推动该第二勾臂45。此时,该第二勾臂45会透过该缆线47而带动该可动勾臂42,使该可动勾臂42因受到该缆线47的拉动而旋离该凸块41,并脱离该凸块41的卡掣;藉此,该安全机构40的锁掣解除,该车厢门21及该第二楼层门111a可被推动而开启。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