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PCB板的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380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放置PCB板的包装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SMT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置PCB板的包装箱。



背景技术:

SMT(表面组装技术)生产中,由于PCB板表面的元件较脆弱,外力易导致PCB板的损坏,现普遍在PCB板表面套装泡沫袋,然后将PCB板放入包装箱内,通过泡沫袋的缓冲作用,以避免外力引起的PCB板损坏,若外力较大,PCB板表面的元件相互作用力较大,依然会对PCB板的元件产生损伤。

专利一种用于存放PCB板的包装箱(申请号为CN201520357005.X),包括箱体、抽屉、滑轨和锁扣,箱体为侧面开口,在箱体的底部均匀并排设置有若干条滑轨,抽屉包括底板、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和后挡板,前支撑板与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后挡板与底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支撑板位于前支撑板和后挡板之间,且与底板活动连接,在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纵向卡槽,在底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抽屉通过滑槽与箱体活动连接,在箱体开口一侧的上边缘与每一个抽屉连接处设有锁扣。该实用新型可将PCB板可卡放在每个抽屉中,而每个抽屉都可根据PCB板的大小任意调整,减震性好,但该实用新型结构复杂,难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放置PCB板的包装箱,不仅结构简单,且可避免过大外力导致的PCB板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放置PCB板的包装箱,包括箱体和料架,所述料架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料架一侧从上至下设有若干挡凸,所述料架的另一侧从上至下也设有若干挡凸,所述挡凸位于所述料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料架为长方体状,且所述料架的上表面且与上表面相邻的一侧面为敞口状。

优选的,所述料架相对两侧面的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若干挡凸,且所述挡凸位于所述料架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料架的上方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与所述料架的两侧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轮廓为n形,所述把手的两端向外侧设有折弯,所述把手通过所述把手的折弯与所述料架的两侧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共设有两个,所述把手对称的设于所述料架的竖向中轴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两端下方也设有挡凸,且所述把手折弯的长度小于所述挡凸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料架与所述挡凸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将PCB板表面的元件相互隔离,从而防止过大外力导致元件间的碰撞,避免了过大外力导致的PCB板损坏;

(2)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不仅可便于将料架从箱体内取出,且可将把手折叠节省了空间,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3)本实用新型的料架和挡凸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3为料架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1、箱体;2、料架;3、把手;4、挡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放置PCB板的包装箱,包括箱体1和料架2,料架2设于箱体1内,料架2一侧从上至下设有若干挡凸4,料架2的另一侧从上至下也设有若干挡凸4,挡凸4位于料架2的内部;将PCB板的两端放置在挡凸4上,并将料架2放入箱体1内,由于挡凸4间的缝隙,可将PCB板表面的元件相互隔离,从而防止过大外力导致元件间的碰撞,避免了过大外力导致的PCB板损坏。

如图3所示,料架2为长方体状,且料架2的上表面且与上表面相邻的一侧面为敞口状;料架2相对两侧面的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若干挡凸4,且挡凸4位于料架2的内腔中,此结构的料架2不仅结构稳固,且通过料架2侧面的敞口便于放取PCB板,料架2的两侧面便于固定挡凸4;料架2与挡凸4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稳固,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料架2和挡凸4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如图3所示,料架2的上方还设有把手3,把手3的两端与料架2的两侧面铰接,把手3便于从箱体1内放取料架2;把手3的轮廓为n形,把手3的两端向外侧设有折弯,把手3通过把手3的折弯与料架2的两侧面铰接;把手3共设有两个,把手3对称的设于料架2的竖向中轴线的两侧,此结构的把手可保持料架2两端的平衡,便于放取料架2,且通过把手3两端的铰接点,可将把手3向料架2的侧向折叠,节省了空间;把手3的两端下方也设有挡凸4,且把手3折弯的长度小于挡凸4的宽度,挡凸4可放置折叠后的把手3,避免把手3与PCB板接触,避免把手3对PCB板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将PCB板的两端从料架2的侧面敞口放置在挡凸4上,并将料架2放入箱体1内,由于挡凸4间的缝隙,可将PCB板表面的元件相互隔离,从而防止过大外力导致元件间的碰撞,避免了过大外力导致的PCB板损坏;将把手3向料架2的侧向转动,实现了把手3的折叠,节省了空间,折叠后的把手3由于挡凸4的格挡,避免把手3与PCB板接触,从而避免把手3对PCB板造成的损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