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278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铁行业的冷轧工厂,生产过程中国年酸洗后的酸洗卷、冷轧后的轧硬卷等半成品的裸钢卷往往需要储存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加以防护,则极易吸潮生锈,并且还易吸附空气中的尘杂,影响产品质量。为此,需要由人工采用防锈纸将钢卷包护,即前述的一次外表保护包装,具体是:先将经按尺寸裁剪后的防锈纸罩套于钢卷上,再用胶粘带将防锈纸的接缝(壤)部位粘结。因此,所花费的包装时间较长,并且包装物的材料消耗大。同理,为了避免退火、镀锌、彩涂后已包装好的成品包装钢卷因储存时的吸潮、沾附尘杂等等,也同样需要作二次保护包装,过程同上所述,所存在的欠缺也如上所述。

在文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有钢卷包装物的报道,由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并且授权公告号为CN2905684Y推荐了一种钢卷外包装,是将其多块木条整齐地并且并行地粘贴在防锈纸上,木条的长度与钢卷钢板宽度相匹配,木条之间的间隙为2-3mm。在使用时,将其包裹在钢卷外,用包装钢带压紧箍牢(请见该专利的说明书摘要)。这种结构的包装物所存在的缺点是:制作比较麻烦,材料消耗大,尤其是仅能解决对钢卷的卷身的防护,而对于两端无法予以包护。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42415Y披露的用于钢卷包装的保护套,该结构能对钢卷全面包护,因此可消除前一专利方案的欠缺,但是结构较为复杂,制作和使用均具有不方便性。

卷钢在物流过程中,因卷钢在自然环境中易被氧化,且在受到撞击时易变形,所以,为了保证卷钢不受外界环境侵蚀和受到撞击时损坏,需用包装元件对其表面进行包装。众所周知,用于包装卷钢的元件是由外护板、内护板,以及端护板构成,且包装元件除应该具备一定的刚性和强度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及耐腐蚀性能;另一个问题是,卷钢是国民经济基础物质,其产量非常大,致使包装卷钢的元件用量非常大,同时又是一次使用的构件,所以,采用什么包装元件,其自身造价及性能是首先考虑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传统的包装元件普遍采用钢板、纸板和塑料板,其中,用钢板制作的包装元件其成本相对较高,且钢板基本上没有柔性,其与卷钢这两种刚性件结合,在相互间的碰撞时易使被包装件即钢卷或钢板损坏;纸板作为包装材料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已被普遍采用,但,由于纸板在受潮或在相对大的外力作用下极易破损,同时因纸板的刚性不足,所以,单纯的纸板不能直接作为包装钢板或钢卷类物件的原材料;塑料板虽然具有耐侵蚀和成本低的特点,但,塑料板的柔韧性或抗拉伸能力极差,用其包装钢板或钢卷类物件极易断裂,所以,塑料板只能用作柔性大或质量较轻物件的包装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环保的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包括卷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卷筒两侧的第一包装板,钢卷缠绕设置在卷筒上,并通过设置在卷筒两侧的第一包装板进行固定,还包括设置在钢卷外部的第二包装板,所述卷筒包括圆筒形的卷筒本体,所述第一包装板包括圆形的第一包装板本体,所述第二包装板包括长方形的第二包装板本体,其中:

所述卷筒本体内部形成有圆筒形的空腔,所述卷筒本体的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厚度为1~3mm,所述卷筒本体由外至内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表层、第一填充层、第一芯层、第二填充层以及第二表层;其中,所述第一表层与第一填充层、第一填充层与第一芯层、第一芯层与第二填充层以及第二填充层与第二表层均通过热压的方式粘合;

所述第一包装板本体内部形成有圆形的通孔,所述卷筒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包装板本体的通孔中,所述第一包装板本体的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厚度为2~5mm,所述第一包装板本体由外至内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三表层、第三填充层、第二芯层、第四填充层以及第四表层;其中,所述第三表层与第三填充层、第三填充层与第二芯层、第二芯层与第四填充层以及第四填充层与第四表层均通过热压的方式粘合;

所述第二包装板本体沿长度方向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包覆于缠绕在卷筒上的钢卷外部,且两端与设置在卷筒两侧的第一包装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所述第二包装板本体由外至内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五表层、第三芯层以及第六表层;其中,所述第五表层与第三芯层、第三芯层与第六表层均通过热压的方式粘合;

还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装板和第二包装板外部的包装层,所述包装层外侧设置有紧固带,所述包装层包括第四芯层、第一保护膜以及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一保护膜设置在所述第四芯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保护膜设置在所述第四芯层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层、第二表层、第三表层、第四表层、第五表层以及第六表层均由高密度秸秆纤维板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第三填充层以及第四填充层均为聚氨酯泡沫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第三芯层以及第四芯层均由无胶秸秆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质轻、防水及零甲醛等的特点,并且缓冲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好以及变形量小,因此该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能高,适用于各种型号钢材包装的包装板,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去掉包装层和紧固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卷筒本体和包装板本体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卷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包装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一包装板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第二包装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包装层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E-E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包括卷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卷筒两侧的第一包装板,钢卷缠绕设置在卷筒上,并通过设置在卷筒两侧的第一包装板进行固定,还包括设置在钢卷外部的第二包装板,所述卷筒包括圆筒形的卷筒本体100,所述第一包装板包括圆形的第一包装板本体300,所述第二包装板包括长方形的第二包装板本体500。

如图4至图6所示,卷筒本体100内部形成有圆筒形的空腔200,所述卷筒本体100的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厚度为1~3mm,可选为1mm,所述卷筒本体100由外至内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表层102、第一填充层103、第一芯层104、第二填充层105以及第二表层106;其中,所述第一表层102与第一填充层103、第一填充层103与第一芯层104、第一芯层104与第二填充层105以及第二填充层105与第二表层105均通过热压的方式粘合,第一表层102和第二表层106均由高密度秸秆纤维板构成,由于高密度秸秆纤维板表面平滑,在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尺寸稳定性好,容易进行表面装饰处理,且内部组织结构细密、特别具有密实的边缘,可以加工成各种异型的边缘,并且不必封边直接涂饰,可以取得较好的造型效果;同时还具有组织结构均匀且内外一致的特点,因此由其加工出的卷筒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所述第一填充层103以及第二填充层105均为聚氨酯泡沫层,由于聚氨酯泡体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其导热系数低,仅为0.022~0.033W/(m*k),相当于挤塑板的一半,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因此采用聚氨酯泡沫作为第一填充层103和第二填充层105,使得所述卷筒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所述第一芯层104由无胶秸秆板构成,上述第一芯层104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卷筒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而且质轻以及结实,使得加工出的卷筒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由于无胶秸秆板不排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因此使得其绿色环保。

如图7至图9所示,第一包装板本体300内部形成有圆形的通孔400,所述卷筒本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包装板本体300的通孔400中,所述第一包装板本体300的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厚度为2~5mm,可选为3mm,所述第一包装板本体300由外至内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三表层302、第三填充层303、第二芯层304、第四填充层305以及第四表层306;其中,所述第三表层302与第三填充层303、第三填充层303与第二芯层304、第二芯层304与第四填充层305以及第四填充层305与第四表层306均通过热压的方式粘合;第三表层302和第四表层306均由高密度秸秆纤维板构成,由于高密度秸秆纤维板表面平滑,在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尺寸稳定性好,容易进行表面装饰处理,且内部组织结构细密、特别具有密实的边缘,可以加工成各种异型的边缘,并且不必封边直接涂饰,可以取得较好的造型效果;同时还具有组织结构均匀且内外一致的特点,因此由其加工出的第一包装板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所述第二芯层304由无胶秸秆板构成,上述第二芯层304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包装板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而且质轻以及结实,使得加工出的包装板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由于无胶秸秆板不排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因此使得其绿色环保。

如图10至图11所示,第二包装板本体500可沿长度方向首尾相连后形成环状结构,包覆于缠绕在卷筒上的钢卷外部,且两端与设置在卷筒两侧的第一包装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所述第二包装板本体500由外至内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五表层501、第三芯层502以及第六表层503;其中,所述第五表层501与第三芯层502以及第三芯层502与第六表层503均通过热压的方式粘合;第五表层501以及第六表层505均由高密度秸秆纤维板构成,由于高密度秸秆纤维板表面平滑,在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尺寸稳定性好,容易进行表面装饰处理,且内部组织结构细密、特别具有密实的边缘,可以加工成各种异型的边缘,并且不必封边直接涂饰,可以取得较好的造型效果;同时还具有组织结构均匀且内外一致的特点,因此由其加工出的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所述第三芯层503由无胶秸秆板构成,上述第三芯层503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包装板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而且质轻以及结实,使得加工出的第二包装板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由于无胶秸秆板不排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因此使得其绿色环保。

如图12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还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装板和第二包装板外部的包装层600,所述包装层外侧设置有紧固带700,所述包装层600包括第四芯层602、第一保护膜601以及第二保护膜603,所述第一保护膜601设置在所述第四芯层60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保护膜603设置在所述第四芯层602的内表面,且所述第四芯层602由无胶秸秆板构成,上述第四芯层602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包装层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而且质轻以及结实,使得加工出的包装层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由于无胶秸秆板不排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因此使得其绿色环保;所述第一保护膜601和第二保护膜603均为PE保护膜,可使包装层600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从而可使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因此,可进一步提高该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的防水性能,从而进一步延长上述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的使用时间,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卷的包装结构,其具有质轻、防水及零甲醛等的特点,并且缓冲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好、变形量小,安全可靠性能高,适用于各种型号钢材包装的卷筒,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