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条装香烟冷包装的缠绕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167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条装香烟冷包装的缠绕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条装香烟冷包装的缠绕膜包装机。



背景技术:

条装香烟出厂时,需要将多条的条装香烟包装在一起,以便于物流配送,例如从将批量的条装香烟从工厂送到小卖部等零售点。现有技术中采用PE膜来对条装香烟进行裹膜,但该裹膜工艺需要经过热收缩,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耗电;第二,PE膜在进行收缩的过程会产生一些异味,让现场的操作员不能接受;第三,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条装香烟冷包装的缠绕膜包装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条装香烟冷包装的缠绕膜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膜包装机设有横向缠绕装置;

所述横向缠绕装置设有横向装置支架、下夹膜机构、第一输送带机构、左抱烟板、左抱烟机构、右抱烟板、右抱烟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横向装置支架上的滑动平台、推烟机构、横向松膜机构、上夹膜机构、第一切膜机构、第一挡烟机构、下夹膜升降机构、输送带升降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

所述滑动平台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中部开有通孔,所述推烟机构能够推动放置在所述滑动平台上的条装香烟向前移动;

所述横向松膜机构和上夹膜机构、第一切膜机构和第一挡烟机构均位于所述滑动平台的上方,且所述横向松膜机构和第一挡烟机构分别靠近所述滑动平台的通孔后端位置和通孔前端位置;所述横向松膜机构能够驱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一成卷缠绕膜转动,且所述第一成卷缠绕膜的转轴在水平面上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上夹膜机构能够夹紧和松开由所述第一成卷缠绕膜放出的缠绕膜,所述第一切膜机构能够在所述上夹膜机构的夹紧部位切断所述缠绕膜,所述第一挡烟机构能够相对所述滑动平台上下移动;

所述下夹膜机构、下夹膜升降机构、第一输送带机构和输送带升降机构均位于所述滑动平台的下方,且所述下夹膜机构靠近所述滑动平台的通孔后端位置;所述下夹膜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下夹膜机构上下移动,且所述下夹膜机构能够在所述下夹膜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穿 过所述滑动平台的通孔上升至所述上夹膜机构处并能够夹紧和松开由夹紧在所述上夹膜机构上的缠绕膜;所述输送带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机构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一输送带机构能够在所述输送带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升至所述滑动平台的通孔中并能够驱动从所述滑动平台滑动到其上的条装香烟向前移动;

所述左抱烟板和右抱烟板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平台的通孔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抱烟板通过所述左抱烟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上,所述右抱烟板通过所述右抱烟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上,且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左抱烟板、左抱烟机构、右抱烟板和右抱烟机构一起同步转动,所述左抱烟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左抱烟板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右抱烟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右抱烟板沿左右方向移动。

为了确保缠绕膜的膜尾能够紧密的裹在条装香烟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横向缠绕装置还设有安装在所述横向装置支架上的第一刷膜毛刷;所述第一刷膜毛刷位于所述滑动平台的通孔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刷膜毛刷与所述横向装置支架之间为弹性连接。

为了能够实现缠绕膜包装机的自动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横向缠绕装置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条装香烟在滑动平台上移动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滑动平台的通孔的中部靠后位置。

为了避免刮花条装香烟自身的包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左抱烟板和右抱烟板的内侧面均设有海绵。

为了能够在条装香烟的全部端面上都包裹上缠绕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缠绕膜包装机还设有竖向缠绕装置;所述竖向缠绕装置放置在所述横向缠绕装置的前方,使得被所述第一输送带机构前方传送的条装香烟能够被送入所述竖向缠绕装置中,所述竖向缠绕装置能够将缠绕膜包裹在所述条装香烟的左端面、前端面右端面和后端面上并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设有横向缠绕装置,通过对该横向缠绕装置的下夹膜机构、第一输送带机构、左抱烟机构、右抱烟机构、推烟机构、横向松膜机构、上夹膜机构、第一切膜机构、第一挡烟机构、下夹膜升降机构、输送带升降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进行操控,横向缠绕装置能够将缠绕膜包裹在条装香烟的前端面、上端面、后端面和下端面上并送出横向缠绕装置外,因此,本实用新型为用缠绕膜包裹条装香烟提供了硬件基础,并且,用缠绕膜的包裹方式为冷包装,具有耗电量低、环保、无异味排出、成本较低的优点。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竖向缠绕装置,能够将缠绕膜包裹在所述条装香烟的左端面、前端面右端面和后端面上,从而,配合横向缠绕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用缠绕膜对条装 香烟进行全方位的包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缠绕膜包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缠绕膜包装机的俯视图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缠绕装置X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缠绕装置X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缠绕装置X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竖向缠绕装置Y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竖向缠绕装置Y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竖向缠绕装置Y的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竖向缠绕装置Y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用于条装香烟冷包装的缠绕膜包装机,其设有横向缠绕装置X和竖向缠绕装置Y。

参见图3至图5,横向缠绕装置X设有横向装置支架X1、下夹膜机构X8、第一输送带机构X10、左抱烟板X12、左抱烟机构X13、右抱烟板X14、右抱烟机构X15以及安装在横向装置支架X1上的滑动平台X2、推烟机构X3、横向松膜机构X4、上夹膜机构X5、第一切膜机构X6、第一挡烟机构X7、下夹膜升降机构X9、输送带升降机构X11和第一旋转机构X16;

滑动平台X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中部开有通孔X2a,推烟机构X3能够推动放置在滑动平台X2上的条装香烟C向前移动;

横向松膜机构X4和上夹膜机构X5、第一切膜机构X6和第一挡烟机构X7均位于滑动平台X2的上方,且横向松膜机构X4和第一挡烟机构X7分别靠近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后端位置和通孔X2a前端位置;横向松膜机构X4能够驱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一成卷缠绕膜M1转动,且第一成卷缠绕膜M1的转轴在水平面上沿左右方向延伸,上夹膜机构X5能够夹紧和松开由第一成卷缠绕膜M1放出的缠绕膜,第一切膜机构X6能够在上夹膜机构X5的夹紧部位切断缠绕膜,第一挡烟机构X7能够相对滑动平台X2上下移动;

下夹膜机构X8、下夹膜升降机构X9、第一输送带机构X10和输送带升降机构X11均位 于滑动平台X2的下方,且下夹膜机构X8靠近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后端位置;下夹膜升降机构X9能够驱动下夹膜机构X8上下移动,且下夹膜机构X8能够在下夹膜升降机构X9的驱动下穿过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上升至上夹膜机构X5处并能够夹紧和松开由夹紧在上夹膜机构X5上的缠绕膜;输送带升降机构X11能够驱动第一输送带机构X10上下移动,且第一输送带机构X10能够在输送带升降机构X11的驱动下上升至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中并能够驱动从滑动平台X2滑动到其上的条装香烟C向前移动;

左抱烟板X12和右抱烟板X14分别位于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的左侧和右侧;左抱烟板X12通过左抱烟机构X13安装在第一旋转机构X16上,右抱烟板X14通过右抱烟机构X15安装在第一旋转机构X16上,且第一旋转机构X16能够驱动左抱烟板X12、左抱烟机构X13、右抱烟板X14和右抱烟机构X15一起同步转动,左抱烟机构X13能够驱动左抱烟板X12沿左右方向移动,右抱烟机构X15能够驱动右抱烟板X14沿左右方向移动。

通过对横向缠绕装置X的各个可动部件进行操控,本实用新型的缠绕膜包装机能够实现以下工作方式:

Step1.1、将第一成卷缠绕膜M1安装到横向松膜机构X4上,并把第一成卷缠绕膜M1的膜头拉至上夹膜机构X5,控制上夹膜机构X5把膜头夹住;

Step1.2、控制下夹膜升降机构X9驱动下夹膜机构X8上升,上升到位后,控制下夹膜机构X8把膜头夹住,再控制上夹膜机构X5松开膜头,然后控制下夹膜升降机构X9驱动下夹膜机构X8下降,同时控制横向松膜机构X4驱动第一成卷缠绕膜M1同步转动,使得第一成卷缠绕膜M1放出缠绕膜,下夹膜机构X8将膜头拉到滑动平台X2以下;

Step1.3、将需要进行包装并已经整齐码放成长方体形的多条条装香烟C放置在滑动平台X2的最后端位置,控制输送带升降机构X11驱动第一输送带机构X10上升到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中,并控制推烟机构X3把放置到位的条装香烟C向前推,在条装香烟C被推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条装香烟C先推动挡在其前方的缠绕膜,此时开始控制横向松膜机构X4驱动第一成卷缠绕膜M1转动,使得第一成卷缠绕膜M1放出长度与条装香烟C移动距离相等的缠绕膜,而在条装香烟C移动到第一输送带机构X10上时,其将缠绕膜的膜头压在下方,此时,控制下夹膜机构X8松开膜头,条装香烟C继续被推动向前移动,直至条装香烟C移动至第一挡烟机构X7处后,条装香烟C整体停在第一输送带机构X10上,此时控制推烟机构X3向后收回以及控制第一挡烟机构X7上升收回;

Step1.4、控制左抱烟机构X13和右抱烟机构X15分别驱动左抱烟板X12向右移动和驱动右抱烟板X14向左移动,使得左抱烟板X12和驱动右抱烟板X14把已停在第一输送带机 构X10上的条装香烟C夹紧,同时左抱烟板X12和驱动右抱烟板X14压紧缠绕膜比条装香烟C宽的部份,再控制输送带升降机构X11驱动第一输送带机构X10下降,以留出条装香烟C旋转的空间;然后,控制第一旋转机构X16驱动左抱烟板X12和右抱烟板X14旋转,以带动条装香烟C在竖直平面上旋转,并在条装香烟C的旋转过程中控制横向松膜机构X4配合驱动第一成卷缠绕膜M1松膜,待条装香烟C的前端面、上端面、后端面和下端面裹上足够的缠绕膜后,控制第一旋转机构X16停止,并在第一旋转机构X16停止后控制上夹膜机构X5夹住缠绕膜并控制第一切膜机构X6把缠绕膜切断,然后再控制输送带升降机构X11驱动第一输送带机构X10上升,使得包裹好缠绕膜后的条装香烟C坐落在第一输送带机构X10上,最后,控制左抱烟机构X13和右抱烟机构X15驱动左抱烟板X12和右抱烟板X14松开条装香烟C,再控制第一输送带机构X10把裹包好的条装香烟C送走。

为了确保缠绕膜的膜尾能够紧密的裹在条装香烟C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横向缠绕装置X还设有安装在横向装置支架X1上的第一刷膜毛刷X17;第一刷膜毛刷X17位于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的上方,且第一刷膜毛刷X17与横向装置支架X1之间为弹性连接。从而,在上述Step1.4中第一切膜机构X6把缠绕膜切断后,控制第一旋转机构X16再次启动,使得条装香烟C继续选择,利用第一刷膜毛刷X17将缠绕膜的膜尾裹在条装香烟C上;并在旋转一定角度后,再次控制第一旋转机构X16停止。

为了能够实现缠绕膜包装机的自动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横向缠绕装置X还设有用于检测条装香烟C在滑动平台X2上移动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X18;第一位置传感器X18设置在滑动平台X2的通孔X2a的中部靠后位置。从而,在Step1.3中以第一位置传感器X18检测到条装香烟C作为控制下夹膜机构X8松开膜头的触发信号。

为了避免刮花条装香烟C自身的包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左抱烟板X12和右抱烟板X14的内侧面均设有海绵。

参见图6至图9,竖向缠绕装置Y放置在横向缠绕装置X的前方,使得被第一输送带机构X10前方传送的条装香烟C能够被送入竖向缠绕装置Y中,竖向缠绕装置Y能够将缠绕膜包裹在条装香烟C的左端面、前端面右端面和后端面上并送出。

竖向缠绕装置Y的结构与横向缠绕装置X相似,其设有纵向装置支架Y1、右夹膜机构Y3、上抱烟板Y8、上压烟机构Y9、下抱烟板Y10、下抱烟机构Y11以及安装在纵向装置支架Y1上的左夹膜机构Y2、右夹膜移动机构Y4、第二输送带机构Y5、第二挡烟机构Y6、纵向松膜机构Y7、第二旋转机构Y12和第二切膜机构Y13;其中,纵向松膜机构Y7驱动第二成卷缠绕膜M2转动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

为了确保第二成卷缠绕膜M2放出的缠绕膜的膜尾能够紧密的裹在条装香烟C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竖向缠绕装置Y还设有安装在纵向装置支架Y1上的第二刷膜毛刷Y14,且第二刷膜毛刷Y14与纵向装置支架Y1之间为弹性连接。从而,在上述Step2.4中能够利用第二刷膜毛刷Y14将缠绕膜的膜尾裹在条装香烟C上。

为了能够实现缠绕膜包装机的自动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竖向缠绕装置Y还设有用于检测条装香烟C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Y15。从而,在Step2.3中以第二位置传感器Y15检测到条装香烟C作为控制松开膜头的触发信号。

为了避免刮花条装香烟C自身的包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上抱烟板Y8和下抱烟板Y10的内侧面均设有海绵。

通过对竖向缠绕装置Y的各个可动部件进行操控,本实用新型的缠绕膜包装机能够实现以下工作方式:

Step2.1、人工把第二成卷缠绕膜M2放上,并把膜头拉至左夹膜机构Y2,把膜头夹住;

Step2.2、控制右夹膜移动机构Y4左行,右夹膜机构Y3把膜头夹住,左夹膜机构Y2松开,右夹膜移动机构Y4右行,使得右夹膜机构Y3将膜头向右上方拉;

Step2.3、控制第二输送带机构Y5把条装香烟C输送到第二挡烟机构Y6处,在推过程中经过第二位置传感器Y15时右夹膜机构Y3松开膜头,膜由自由落体掉落在输送进条装香烟C的上表面,此时纵向松膜机构Y7配合输送进速度松膜,直至送至第二挡烟机构Y6处后第二输送带机构Y5停并收回第二挡烟机构Y6。

Step2.4、上抱烟板Y8和下抱烟板Y10由上压烟机构Y9和下抱烟机构Y11推进把已到位的条装香烟C夹紧,同时压紧自由落体落在条装香烟C上表面的膜并开始由第二旋转机构Y12驱动上抱烟板Y8和下抱烟板Y10旋转--纵向松膜机构Y7配合松膜--待上抱烟板Y8和下抱烟板Y10转至设定角度后左夹膜机构Y2夹住膜并由第二切膜机构Y13把膜切断,同时上抱烟板Y8和下抱烟板Y10继续转动将膜尾通过第二刷膜毛刷Y14扫裹在条装香烟C表面上并转至设定角度(即回到进条装香烟C时状态)再松开上抱烟板Y8和下抱烟板Y10--最后,第二输送带机构Y5把裹包好的条装香烟C送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