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打包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6732阅读:2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打包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打包垃圾桶。



背景技术:

小型垃圾桶广泛应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一般放置于厨房和卫生间,而它们最好使用密封性较好的带盖儿垃圾桶,即使使用内套塑料袋,也会在平时将口系紧。而且垃圾一般为每天一倒,尤其是生腥垃圾和卫生间垃圾,不能在垃圾桶里过夜。这样才可以有效防止霉变、异味。而现有的垃圾桶需要人手去接触垃圾袋来实现垃圾的封口及倾倒,很容易造成细菌的感染,病毒的传播,尤其在有宝宝的家庭中更是父母担心的重要方面。

目前市场上有部分垃圾桶已经可以实现自动感应的功能,以此避免人们与垃圾桶的直接接触,然而其价格较高,维修也比较麻烦。并且没有实现垃圾袋的自动封口和推出,依然需要人手接触垃圾袋进行封口,给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打包垃圾桶,完全杜绝人手打包,干净卫生,并有效防止垃圾过满溢出污染家庭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打包垃圾桶,包括外壳、封口机构、开盖机构,所述外壳顶部设有顶盖,侧面设有侧开门,蓄电池置于外壳外侧;

所述顶盖的一侧与外壳顶部一侧边通过铰接件铰接在一起,侧开门与外壳侧面的一侧面通过铰接件铰接在一起,所述顶盖内侧面设有开盖机构,所述外壳内部靠近顶部设有封口机构;所述外壳靠近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其相对的外壳壁之间装配有传输装置。

具体地,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撑起杆、杠杆、连接杆、第三减速电机,所述撑起杆的顶端与顶块铰接在一起,顶块固定在顶盖3内侧面,所述撑起杆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杠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减速电机机械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装配在限位底座的限位槽内,其中杠杆中间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装配有滑块,滑块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撑杆顶部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环,撑起杆穿过导向环的导向孔。

具体地,所述封口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动力机构、加热条、圆箍,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减速电机、两个相互交叉的推进杆,其中一个推进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动块,另一端与加热条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个推进杆的一端铰接在外壳壁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装配在外壳壁上的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动块穿过第一滑槽设有限位块,第一滑动块上固定有法兰,法兰内装配有丝杠,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端机械连接在一起;第二滑动块装配在第二滑轨上,第二滑轨设在加热条上。

所述加热条上固定设圆箍,两个圆箍对称设置,凹面相对。

具体地,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轴与多个从动轴平行设置,并于关闭后的侧开门相平行,主动轴与第二减速电机机械连接。

具体地,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外装配有传输带。

具体地,所述外壳上部外侧设有第一超声波传感器,所述外壳内部靠近封口机构的下方设有两个第二超声波传感器。

具体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均为齿轮减速电机。

具体地,支撑杆底部留有空间安装第三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和连接杆、限位底座、杠杆、支撑杆等机构。

具体地,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第三减速电机、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二超声波传感器均与微机芯片相连,经编入程序,控制各部件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结构紧凑的自动化垃圾桶,在电动控制方面,我们采用电池输出为24V的蓄电池供电,顶盖的开合,电熔自动封口,传输装置的工作都由减速电机驱动,蓄电池持续供电,通过对减速电机的编程控制各部件的运动,以保证垃圾桶的平稳运作,使得更加安全可靠,在自动封口后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轴、从动轴和传输带配合工作,将封好后的垃圾袋推出,可以有效的提示使用者垃圾已满,无需使用者打开垃圾桶取出,实现了工作的高效性和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口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盖机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开盖机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中1外壳,2侧开门,3顶盖,31铰接件,4推进杆,5丝杠,6联轴器,7第一减速电机,8第一滑动块,9第一滑槽,10限位块,11铰接件,12圆箍,13加热条,14限位底座,15顶块,16撑起杆,17杠杆,18限位槽,19连接杆,20第三减速电机,21主动轴,22支撑杆,23支撑架,24从动轴,25第一超声波传感器,26第二超声波传感器,27第二减速电机,28微机芯片,29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智能打包垃圾桶,包括外壳1、封口机构、开盖机构,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顶盖3,侧面设有侧开门2,考虑到垃圾袋的尺寸和投放状况,外壳1设计成近似长方体结构,蓄电池置于外壳1外侧,外壳1的外形尺寸为:高:80cm,长:30cm,宽:30cm。

所述顶盖3的一侧与外壳1顶部一侧边通过铰接件31铰接在一起,侧开门2与外壳1侧面的一侧面通过铰接件11铰接在一起,所述顶盖3内侧面设有开盖机构,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顶部设有封口机构;所述外壳1靠近底部设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与其相对的外壳1壁之间装配有传输装置。

具体地,如图6、图7所示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撑起杆16、杠杆17、连接杆19、第三减速电机20,所述撑起杆16的顶端与顶块15铰接在一起,顶块15固定在顶盖3内侧面,所述撑起杆16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杠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17,杠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连接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19的另一端与第三减速电机20机械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装配在限位底座14的限位槽18内,其中杠杆17中间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装配有滑块,滑块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撑杆22顶部相连接,优先采用24V的第三减速电机20,第三减速电机20转动,带动连接杆19,连接杆19带动杠杆,杠杆带动撑起杆16上下活动,实现顶盖3的开合。

具体地,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环23,撑起杆16穿过导向环23的导向孔,在导向环23的导向方向上下活动。

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的,所述封口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动力机构、加热条13、圆箍12,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减速电机7、两个相互交叉的推进杆4,其中一个推进杆4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动块8,另一端与加热条13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个推进杆4的一端铰接在外壳1壁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8装配在外壳1壁上的第一滑槽9内,滑动块8穿过第一滑槽9设有限位块10,第一滑动块8上固定有法兰,法兰内装配有丝杠5,丝杠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6与第一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机械连接在一起;考虑到垃圾袋的尺寸和投放状况,两个第一减速电机7置于外侧,第二滑动块装配在第二滑轨上,第二滑轨设在加热条上;

所述加热条13上固定设圆箍12,两个圆箍12对称设置,凹面相对。

具体地,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主动轴21、从动轴24,主动轴21与多个从动轴2平行设置,并于关闭后的侧开门2相平行,主动轴21与第二减速电机机械连接。

具体地,所述主动轴21和从动轴24外装配有传输带。

具体地,所述外壳1上部外侧设有第一超声波传感器25,优选设在外壳1上顶部位于顶盖3铰接件31的相对的一侧,当检测到人手的时候,将信号传送给微机芯片28,微机芯片控制第三减速电机20打开顶盖3;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封口机构的下方设有两个第二超声波传感器26,主要检测垃圾的容量情况,当垃圾满了时,能够自动打包将垃圾袋送出;

第一超声波传感器25、第二超声波传感器26采用兼用型就是发送器和接收器为一体的传感器,既可发送超声波又可接受超声波,其各项指标气流:气流的变化将会影响声速,然而由最高至5m/s的气流速度造成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在产生空气涡流比较普遍的条件下,例如对于灼热的金属而言,建议不要采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检测,因为对失真变形的声波的回声进行计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外壳1作为垃圾桶所处的环境,大部分是凉爽是室温所以并不好干扰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标准检测物:采用正方形声反射板用于额定开关距离sn的标定,1mm的厚度。与声束轴线垂直;防护等级:IP20,完全防尘,恒温下在雨中可以能够待一天以上之后还可以正常工作,能够有效防护。

具体地,第一减速电机7、第二减速电机2均为齿轮减速电机,是电机与减速器和二合为一的简称,齿轮减速顾名思义,就是用不同齿数的n组齿轮,将电机的出轴转速减到你需要的转速,齿轮减速电机完全能与转动编码器配合使用;

齿轮减速电机的优点:

1、齿轮减速电机结合国际技术要求制造,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2、节省空间,可靠耐用,承受过载能力高,功率可达95W以上;

3、能耗低,性能优越,减速机效率高达95%以上;

4、振动小,噪音低,节能高,选用优质锻钢材料,钢性铸铁箱体,齿轮表面经过高频热处理;

5、经过精密加工,确保轴平行度和定位精度,这一切构成了齿轮传动总成的齿轮减速电机配置了各类电机,形成了机电一体化,完全保证了产品使用质量特征;

6、产品采用了系列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有广泛的适应性,本系列产品有极其多的电机组合、安装位置和结构方案,可按实际需要选择任意转速和各种结构形式;

我们选用的第一减速电机7是一种基蜗轮蜗杆减压传功大大减少了电机功率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更大的力,的垃圾袋可以更好的实现封口。

具体地,所述第一减速电机7、第二减速电机27、第三减速电机20、第一超声波传感器25、第二超声波传感器26均与微机芯片相连,经编入程序,控制各部件的运行,其电路图见图8。

底部留有空间安装第三减速电机20、第二减速电机27、和连接杆19、限位底座18、杠杆17、支撑杆等机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