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管的整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397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支撑管的整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支撑管的整圆机。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使用的支撑管都是用编织机编织的,可是支撑管编织完毕,在输送过程中会被压扁。因此,在收集支撑管之前需要将支撑管整圆,然后再收集起来,加以使用。

可是支撑管进入整圆装置之前,散乱的装在盒子里,送到整圆装置没有导向装置会使得输送路径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支撑管的整圆机,其优点是支撑管在输送过程中可以被很好的限位,使得支撑管被导向到整圆装置,降低支撑管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支撑管的整圆机,包括整圆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整圆装置包括暖箱架和设置在所述暖箱架上的暖箱,所述整圆装置远离所述收线装置的位置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送线架上固定有由电机一驱动的主动辊轴,所述送线架上铰接有弧形撑杆,所述弧形撑杆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轴,所述从动辊轴两端由固定在所述送线架上的弹簧钩住堆叠贴合在所述主动辊轴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缆通过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之间,从动辊轴由弹簧拉紧,可以将支撑管固定住不会偏移,而且由电机一驱动主动辊轴,可以帮助运送支撑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线架靠近所述整圆装置的位置固定有用于限制支撑管左右偏移的立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由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送出后,由两个立柱限制在中间,从而支撑管不会在离开辊轴后发生偏移,使得支撑管顺利被传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线架上靠近所述立柱的边缘转动连接有垫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被辊轴向前输送通过送线架边缘时,支撑管与送线架边缘会发生摩擦,垫辊与送线架转动连接,可以使得通过垫辊的支撑管带动垫辊转动,减小支撑管与垫辊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得支撑管不会被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暖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暖箱工作时,加热装置会发热,导致暖箱内的温度升高。根据热胀原理,被压扁的支撑管通过暖箱因受热会膨胀,同时加热之后支撑管会产生物理变化更具有弹性,从而使得支撑管更加容易被整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为水平铺设在所述暖箱内底部的一排等间距的电阻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阻丝结构简单且水平、等间距的铺设在暖箱内底部,使得暖箱内各处的温度相同,从而使得支撑管受热均匀,且受热后支撑管各部分产生的变形量相同,不会影响支撑管质量和形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暖箱架横向两侧设置有供支撑管通过的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穿过暖箱的支撑管两端分别与输送装置和收线装置相连,距离比较远,支架的设置,使得与输送装置和收线装置连接的支撑管有了支撑,减小了支撑管下坠的程度,不会影响工作速度从而加快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线装置包括线架和固定在所述线架上的电机二,所述线架顶部为用于缠绕支撑管的线轴,所述电机二驱动所述线轴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从暖箱内出来后需要由线轴缠好,由电机二驱动线轴,使得支撑管自动被缠到线轴上,节省了人力,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架底部固定有底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线架上缠的支撑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底座的设置会使得线架的重心更稳,不会倾倒,保证了工作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机一驱动主动辊轴转动,主动辊轴带动从动辊轴一起传送支撑管,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从动辊轴由弹簧拉着,可以将支撑管限制不发生偏移;

2、线架设置有底座,而且线轴由电机二驱动转动将支撑管缠好,既保证了线架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机械自动化;

3、立柱和支架的设置,都使得支撑管在被整圆和缠好的过程中,不会偏移和下坠,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垫辊与送线架转动连接,减小了支撑管与垫辊之间的摩擦,降低了支撑管的磨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体现整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体现暖箱内小球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体现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整圆装置;11、暖箱; 111、线孔一;112、电阻丝;113、挡板;1131、圆孔;114、线孔二;12、暖箱架;121、支架;122、凹槽;2、小球;3、电机二;4、支撑管;5、测速装置;51、速度传感器;52、测速螺栓;6、输送装置;61、送线架;62、主动辊轴;63、从动辊轴;64、电机一;65、弧形撑杆;66、弹簧;67、立柱;68、垫辊;7、收线装置;71、线架;711、底座;712、线轴;8、圆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支撑管的整圆机,如图1所示,从输送支撑管4到整圆再到整理好支撑管4的过程,依次设置为输送装置6、整圆装置1和收线装置7。

如图2所示,输送装置6包括送线架61,送线架61顶部水平固定有电机一64,电机一64端部驱动有用于辊动支撑管4的主动辊轴62;送线架61上铰接有弧形撑杆65,弧形撑杆65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轴63,从动辊轴63端部由固定在送线架61上的弹簧66钩住,使得从动辊轴63叠合在主动辊轴62上。在送线架61纵向一侧垂直固定有用于限制支撑管4偏移的两个立柱67,在送线架61边缘且垂直立柱67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使得支撑管4通过的垫辊68。

如图3和图4所示,整圆装置1包括暖箱架12和暖箱11,暖箱架12横向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凹槽122和螺栓固定在凹槽122内的、用于支撑支撑管4的支架121;暖箱架12顶面设置有暖箱11,在暖箱架12纵向一侧靠近暖箱11的位置设置有起到保护作用的测速装置5,测速装置5包括测速传感器51和测速螺栓52。测速传感器51采用XSA-V11801的型号,将其固定在暖箱架12纵向一侧,与之相对应的暖箱架12纵向另一侧水平固定有三个导向的圆辊8,中间的圆辊8上固定有测速螺栓52,且测速螺栓52对准测速传感器51。支撑管4绕过圆辊8被拉动时,圆辊8受到支撑管4的摩擦也会转动,测速螺栓52也随着圆辊8转动,同时测速传感器51测出测速螺栓52转动的速度后,发送信号给电机二(3)(见图6)使其停止收线工作。暖箱11横向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支撑管4穿过的线孔一111和线孔二114,线孔一111高于线孔二114;暖箱11内部水平设置有一排发热的电阻丝112和垂直固定在暖箱11底面的挡板113。

如图5所示,挡板113开设有圆孔1131,穿过圆孔1131的支撑管4内放置有比圆孔1131直径大、与支撑管4口径相同的小球2,小球2随着支撑管4被拉动过程中,在支撑管4内不断振动将压扁的支撑管4弄成圆筒状。

如图6所示,收线装置7包括线架71和电机二3,线架71的底部是支撑于地面的底座711,顶部是用于缠线的线轴712,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线轴712转动的电机二3。

工作过程:支撑管4被编织好后,是压扁的状态。先将其通过输送装置6,拉动送线架61上的弧形撑杆65,弧形撑杆65拉动弹簧66的同时带动从动辊轴63,将支撑管4穿过送线架61上的主动辊轴62和从动辊轴63之间,松手后弹簧66拉动从动辊轴63,使得从动辊轴63将支撑管4压在从动辊轴63和主动辊轴62之间,电机一64驱动主动辊轴62旋转,主动辊轴62带动从动辊轴63一起旋转,从而输送支撑管4;随后支撑管4穿过两个立柱67之间、通过垫辊68。

接着进入整圆装置1,穿过支架121和线孔一111后进入暖箱11,穿过挡板113的圆孔1131之前,将小球2装入支撑管4内,然后将支撑管4通过暖箱11另一侧的线孔二114穿出暖箱11。由于线孔一111高于线孔二114,此时暖箱11内的支撑管4呈倾斜状,支撑管4内的小球2紧挨圆孔1131。小球2在支撑管4被拉动的过程中受到振动,会不停的在圆孔1131附近碰撞通过的支撑管4;同时暖箱11的电阻丝112散热,使得被压扁的支撑管4产生物理变化,令支撑管4更具有弹性,从而被压扁的支撑管4最后变成圆筒状的。

穿出暖箱11的支撑管4绕过与测速传感器51相抵接的圆辊8,支撑管4被拉动时圆辊8受到支撑管4的摩擦也会转动,测速螺栓52也随着圆辊8转动,同时测速传感器51测出测速螺栓转动的速度。随后支撑管4再通过支架121后被收线装置7收起,电机二3驱动线轴712转动,线轴712将支撑管4缠好。

如果在通过测速装置5之前电机一停止工作,则支撑管4会被主动辊轴62和从动辊轴63压住而停止输送,而收线装置7的线轴712继续转动缠绕支撑管4,从而支撑管4增大对圆辊8的拉力,使得圆辊8和测速螺栓52的转动速度变慢,然后测速传感器51受到感应测出测速螺栓52的速度后给电机二3发送信号,从而电机二3停止工作使线轴712不再转动;如果在通过测速装置5之后支撑管4受到其他物体压住而停止输送,绕在圆辊8的支撑管4的传送速度也会减慢,与上述情况相同,圆辊8和测速螺栓52的转动速度减慢,然后测速传感器51受到感应测出测速螺栓52的速度后给电机二3发送信号,使得电机二3停止工作使线轴712不再转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