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924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料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台。



背景技术:

在竹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去皮且洗净后的竹笋进行挑选和分类,这一操作步骤在下料台上进行,在挑选和分类的过程汇总,残留在竹笋表面的水份和一些竹笋的碎屑积累在下料台上,水份的存在使下料台表面容易滋生细菌,且竹笋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容易腐烂。

现有的下料台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台板2,台板2上开设有供水流出的开口6,减少了积累在下料台上的水,但是在处理过程中,较小的竹笋容易从开口6中落出,竹笋落在地上容易摔坏,影响了竹笋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下料台,达到较小的竹笋不容易从开口中落出,竹笋不容易因落在地上而摔坏,不容易影响竹笋的质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料台,包括支撑架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台板,所述台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台板的第一排水口,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靠近所述台板的一侧侧壁凸出形成有凸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调节板沿所述支撑架高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凸条与所述第一排水口插接配合的升降驱动组件,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调节板和凸条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上设置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的竹笋较大时,多余的水份可以从第一排水口中流出且竹笋不容易从第一排水口中落出,当处理的竹笋大小不一,或者处理的竹笋较小时,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调节板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移动,使凸条与第一排水口插接配合,第一排水口内插接有凸条后,竹笋不容易从第一排水口中落出,调节板上开设有贯穿调节板和凸条的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比第一排水口小,使竹笋不容易落出,第二排水口上设置有有滤网,滤网进一步阻挡了较小的竹笋,使竹笋不容易从第二排水口中落出,竹笋不容易因落在地上而摔坏,不容易影响竹笋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一端的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设置方便了调节板的移动,使调节板的移动更省力,推板的设置增加了升降驱动组件与调节板的接触面积,调节板与升降驱动组件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在气缸驱动调节板移动的过程中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推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推板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条形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螺栓穿过条形孔后与螺纹孔连接,实现推板与调节板之间的连接,在推板与调节板升降的过程中,推板与调节板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移动,条形孔的设置方便调整调节板与台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凸条与第一排水口能更好的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架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与凸块的滑移配合,调节板在移动过程中不容易翻转,调节板的升降移动过程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一排水口或第二排水口流出的水沿排水孔流下,水不容易积累在调节板上,调节板能更好地保持干燥,不容易因积累水而滋生细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水的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以及排水孔中流出的水被收集在水槽内,水不容易落到下料台周围,使生产坏境更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供水通过的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的设置可以将随水一同落下的竹笋碎屑与水分离,方便水的回收利用和竹笋碎屑的集中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调节板、凸条和第二排水口的设置使竹笋不容易从第一排水口中落出,多余的水能够从第二排水口排出,不容易影响操作的正常进行;滑槽、凸块和推板的设置使调节板的上下移动过程跟稳定;条形孔、螺纹孔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方便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凸条与第一排水口能更好地插接配和;水槽和过滤板的设置使水不容易落在地上,使生产环境更清洁,且方便了水的回收利用和竹笋碎屑的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下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11、滑槽;2、台板;21、第一排水口;3、调节板;31、凸条;311、第二排水口;312、滤网;32、螺纹孔;33、凸块;34、排水孔;4、升降驱动组件;41、气缸;42、活塞杆;43、推板;431、条形孔;44、固定螺栓;5、水槽;51、过滤板;511、滤孔;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3所示,一种下料台,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固定连接有台板2,台板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台板2上下表面的第一排水口21,第一排水口21沿台板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一排水口21沿台板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支撑架1两侧对称开设有贯穿支撑架1侧壁的滑槽11,支撑架1上滑移连接有调节板3,调节板3平行于台板2,调节板3的两侧设置有凸块33,凸块33与滑槽11滑移连接。调节板3的侧壁凸出形成凸条31,凸条31与第一排水口21插接配合,调节板3上开设有贯穿调节板3和凸条31的第二排水口311,第二排水口311上设置有滤网312,滤网312的设置使较小的竹笋不容易从第二排水口311中落出。调节板3上设置有螺纹孔32。

支撑架1上固定连接有升价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4包括气缸41和固定连接在气缸41的活塞杆42一端的推板43,推板43上开设有贯穿推板43上下表面的条形孔431,推板43上设置有穿过条形孔431后和调节板3底部的螺纹孔32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44,通过固定螺栓44将调节板3与推板43固定连接,在气缸41驱动推板43移动从而带动调节板3上下移动的过程汇总,推板43与调节板3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移动。通过调节固定螺栓44在条形孔431内位置可以改变调节板3与推板43的相对位置,使凸条31能更好地与第一排水口21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处理的竹笋较大时,通过气缸41驱动推板43带动调节板3向下移动,使凸条31离开第一排水口21,多余的水从第一排水口21中流出且竹笋不容易从第一排水口21中落出;当处理的竹笋大小不一,或者处理的竹笋较小时,通过气缸41驱动调节板3沿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使凸条31与第一排水口21插接配合,多余的水从第二排水口311中流出且竹笋不容易从第一排水口21中落出,从第一排水口21和第二排水口311流出的水沿排水孔34留下后落入水槽5内,在过滤板51的作用下,竹笋碎屑留在过滤板51上,水从滤孔511中流入水槽5内,方便了水的回收利用和竹笋碎屑的集中处理,调节板3、凸条31和第二排水口311的设置使竹笋不容易从第一排水口21中落出,多余的水能够从第二排水口311排出,竹笋不容易因落在地上而摔坏,不容易影响竹笋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