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含固体颗粒介质的真空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537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含固体颗粒介质的真空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引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含固体颗粒介质的真空引水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引水一般引清水,现有真空罐如图1所示,图中1为真空罐本体、3为排气口、4为抽气口,真空罐本体内设有磁翻柱液位计,真空泵抽气管路连接排气口,抽气口连接水泵最高点;这样的结构设计存在弊端,含有颗粒的介质水进入真空罐后,颗粒会致使真空罐本体内的磁翻柱液位计失效,此外抽气口的位置过低,容易被颗粒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引水装置进入颗粒后致使液位计失效,以及抽气口容易阻塞的问题,改变真空引水装置的整体结构,利于颗粒排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针对含固体颗粒介质的真空引水装置,它包括真空罐本体,所述真空罐本体底部的两侧设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本体的顶部垂直方向开口设有排气口,所述真空罐本体的上部一侧水平方向开口设有抽气口,所述真空罐本体的底部垂直向下设有排空装置,所述真空罐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和第二射频导纳物位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导纳物位开关位于真空罐本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射频导纳物位开关位于真空罐本体内的下部,所述真空罐本体的内部侧壁上垂直方向设有玻璃管液位计。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液位计的上端高于第一射频导纳物位开关,所述玻璃管液位计的下端低于第二射频导纳物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抽气口位置相对原来位置变高,避免颗粒堆积致使抽气口堵塞;侧面排气口改为顶部排气口,避免颗粒进入真空泵;排空口口径变大,径向排放口改为轴向排放,易于颗粒排放;磁翻柱液位计改为两个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和一个玻璃管液位计,射频导纳物位开关适应于污水介质,有效代替磁翻柱液位计的高低液位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真空罐本体

2支架

3排气口

4抽气口

5排空装置

6第一射频导纳物位开关

7第二射频导纳物位开关

8玻璃管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针对含固体颗粒介质的真空引水装置,如图2所示,它包括真空罐本体1,所述真空罐本体1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对称位于筒体上下端的椭圆封头,所述真空罐本体1底部的两侧设有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本体1的顶部垂直方向开口设有排气口3,所述排气口3包括排气管和位于排气管顶部的排气法兰,所述真空罐本体1的上部一侧水平方向开口设有抽气口4,所述抽气口4包括抽气管和位于抽气管外端的抽气法兰,抽气口4位置相对图1中的位置变高,避免颗粒堆积致使抽气口堵塞,所述真空罐本体1的底部垂直向下设有排空装置5,排空装置5包括排空管和位于排空管底部的排空法兰,排空法兰的尺寸与支架的间距相配,排空管口径相比图1中的底部排空口变大,径向排放口改为轴向排放,易于颗粒排放。

所述真空罐本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射频导纳物位开关6和第二射频导纳物位开关7,所述第一射频导纳物位开关6位于真空罐本体1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射频导纳物位开关7位于真空罐本体1内的下部,所述真空罐本体的内部侧壁上垂直方向设有玻璃管液位计8,射频导纳物位开关配合玻璃管液位计8,相比于磁翻柱液位计更能够适应有颗粒的污水环境。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所述玻璃管液位计8的上端高于第一射频导纳物位开关6,所述玻璃管液位计8的下端低于第二射频导纳物位开关7。

具体实施时,玻璃管液位计8可以测量筒体(真空罐本体1去除上下封头)六分之一至六分之五液位高度的范围,抽气口4设置在真空罐本体1的外壁高度三分之二处,排空管的内径优选为真空罐本体1内径的60%,在所述真空罐本体1的上封头处还设有把手,便于起吊装置整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