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信井维修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16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信井维修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通信井维修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通信系统维修及维护时,需要频繁进入通信井内进行维修维护操作,由于通信井的尺寸有限,维修人员下井及其不便,只能使用普通的简易梯子下井,经常会出现因通信井受损而是梯子无法放入到通信井内,而且简易的梯子极易因滑动而发生歪斜现象,给维修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另外,简易梯子无法进行工具或材料的井上和井下运送。故此,设计一种用于通信井维修的辅助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该通信井维修辅助装置不但能够通过安全吊带将维修人员送入井下,而且还能够运送井下维修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经济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通信井维修的辅助装置,包括环形底座和支撑环,支撑环通过弧形肋筋与环形底座焊接,支撑环上方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滑轮,支撑滑轮通过滑轮架固定于支撑环上,支撑滑轮外侧设有导向滑轮,导向滑轮通过滑轮架固定于环形底座上,导向滑轮外侧设有阻力轴,阻力轴通过支撑杆固定于环形底座上,阻力轴顶端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摩擦柱,两个摩擦柱之间设有吊绳,吊绳缠绕于导向滑轮和支撑滑轮后伸入通信井内。

所述环形底座的直径大于通信井井口的直径,所述支撑环的直径小于通信井井口直径。

所述阻力轴上固定有橡胶套,所述摩擦柱上胶黏于橡胶防滑套。

所述吊绳一端设有提吊拉手,其另一端设有吊篮或安全带卡扣。

所述环形底座底部设有环状防滑橡胶条。

所述环形底座上设有地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储运,经济使用,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将安全吊带与两个吊绳连接可以将维修人员送入井下,在维修人员下井时,地面工作人员通过拉拽吊绳一端的拉手控制下井人员的下放速度,当下放速度过快时,地面工作人员则可将吊绳向摩擦柱方向靠拢并根据需要进行缠绕,能够有效地控制下放速度,保证下井人员的安全。维修人员下井后,将吊绳提出,并连接吊篮,用于向井下运输维修工具或维修材料。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地锚固定环形底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通信井维修的辅助装置,包括环形底座1和支撑环3,支撑环3通过弧形肋筋2与环形底座1焊接,支撑环3上方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滑轮4,支撑滑轮4通过滑轮架10固定于支撑环3上,支撑滑轮4外侧设有导向滑轮5,导向滑轮5通过滑轮架10固定于环形底座1上,导向滑轮5外侧设有阻力轴8,阻力轴8通过支撑杆9固定于环形底座1上,阻力轴8顶端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摩擦柱6,两个摩擦柱6之间设有吊绳7,吊绳7缠绕于导向滑轮5和支撑滑轮4后伸入通信井内;所述环形底座1的直径大于通信井井口的直径,所述支撑环3的直径小于通信井井口直径;所述阻力轴8上固定有橡胶套,所述摩擦柱6上胶黏于橡胶防滑套;所述吊绳7一端设有提吊拉手,其另一端设有吊篮或安全带卡扣;所述环形底座1底部设有环状防滑橡胶条;所述环形底座1上设有地锚孔。

将安全吊带与两个吊绳7连接可以将维修人员送入井下,在维修人员下井时,地面工作人员通过拉拽吊绳7一端的拉手控制下井人员的下放速度,当下放速度过快时,地面工作人员则可将吊绳7向摩擦柱6方向靠拢并根据需要进行缠绕,能够有效地控制下放速度,保证下井人员的安全。维修人员下井后,将吊绳7提出,并连接吊篮,用于向井下运输维修工具或维修材料。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地锚固定环形底座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储运,经济使用,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