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277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具体涉及一种物流包装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物流和电商的兴起,物流行业的竞争也存在愈演愈烈之势;为更好的服务客户,各物流企业纷纷对物流包装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12574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物流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下面板,所述盒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正方形,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加工在盒体内,且与下面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依次覆有阻尼胶水层、PVB胶片层、导电云母粉层和抗静电膜,所述盒盖上设有与多个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固定座。

在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物流包装盒时,产品整体置于盒体中,并借助固定板上的各个安装孔对产品实现定位。但是,由于盒体和盒盖主要采用瓦楞纸制成,而瓦楞纸板的耐折性较差,这种盒体在经折叠后,其结构强度会大大降低,不再具备直接回收使用的价值,从而导致较为严重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包装盒,借助两保护层与弹性层共同构成的料板,极大提高物流包装盒的耐折性,有助于实现物流包装盒的重复回收利用,避免了物流包装盒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物流包装盒,包括用于制作盒体的料板,所述料板分别成型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下底板,所述料板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两面对称贴附有保护层;盒体由所述料板经剪裁、折叠和粘接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弹性层与两保护层共同构成的料板来制作盒体,弹性层能够极大的提高料板的耐折性,并间接的提高了盒体整体的耐折性,确保盒体即使经多次折叠,仍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物料包装盒回收利用的价值,从而极大的避免了物料包装盒的浪费;两保护层在对弹性层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还能提高料板的结构强度,从而间接的提高了盒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盒体是由料板经剪裁、折叠和粘接成型的,其生产效率较高,适于批量生产。可见,上述设置有助于实现物流包装盒的重复回收利用,有效避免了物料包装盒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采用气泡膜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气泡膜制成弹性层,在保证弹性层具有充分缓冲效果的同时,确保盒体质量相对较轻,方便物流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采用塑料板材制成,且所述保护层与弹性层呈固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塑料板材制成保护层,大大提高了料板的结构强度和耐折性,并使得盒体整体具备了隔热防水的效果,能够降低盒体损坏的可能性,方便实现物流包装盒的重复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下侧分别折叠成型有前折板、后折板、左折板及右折板,所述前折板、后折板、左折板及右折板相互扣接,并共同构成所述下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相互扣接的前折板、后折板、左折板及右折板,实现了下底板的自锁;从而,在保证盒体整体结构强度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使用胶水胶带等化学辅料,符合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折板背离后侧板一侧的边缘处剪裁成型有方形缺口,所述左折板和右折板相邻一侧均剪裁成型有扣接板,所述扣接板与方形缺口呈扣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剪裁成型于后折板上的方形缺口,使得两扣接板均匀方形缺口扣接,从而在避免使用胶水或胶带的基础上,分别对左折板与后折板、右折板与后折板实现快速固定,不仅有助于实现盒体的快速成型,并提高物流包装盒的生产效率,而且满足了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折板背离前侧板一侧的边缘处一体成型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方形缺口呈插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成型于前折板上的插接板,将插接板插设于方形缺口中,从而实现前折板与后折板的扣接,在避免使用胶水或胶带的基础上,有助于实现盒体的快速成型,从而不仅极大提高了物流包装盒的生产效率,而且符合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折板与右折板呈对称设置,且所述左折板和右折板上靠近后折板一侧对称剪裁成型有第一倒角;所述前折板长度方形的两侧对称剪裁成型有第二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左折板和右折板上同时剪裁出第一倒角,有效避免左折板及右折板在下底板扣接成型后因意外而翻折;类似的,通过在前折板上对称剪裁出第二倒角,能够有效避免前折板在下底板扣接成型后因意外而发生翻折。故而,上述设置能够降低下底板各个扣接处发生脱离的可能性,间接的保证了该物流包装盒能够长时间正常使用,延长了该物流包装盒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折板包括折叠成型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剪裁成型有第一锁口;所述后折板包括折叠成型的第三折板和第四折板,所述第三折板与第四折板之间剪裁成型有第二锁口;所述第二折板、右折板、第四折板和左折板分别抵紧右折板、第三折板、左折板和第一折板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锁口与第二锁口呈扣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折板、右折板、第四折板和左折板分别抵紧右折板、第三折板、左折板和第一折板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前折板、后折板、左折板及右折板中任意相邻的两部分形成搭接的结构;同时,配合相互扣接的第一锁口和第二锁口,实现了下底板的彻底自锁,确保下底板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锁口与第二锁口处均剪裁成型有槽口,两所述槽口呈插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锁口和第二锁口处设置槽口,当第一锁口与第二锁口扣接在一起的时候,两槽口恰好插接在一起,提高了第一锁口与第二锁口扣接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下底板自锁的强度,有助于提高下底板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折板和右折板分别与第一折板和第三折板粘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左折板和右折板分别与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粘接,能够进一步提高下底板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两塑料材质的保护层分别贴附于弹性层的两层,从而形成料板,并由该料板经剪裁、折叠和粘接快速成型盒体,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得该物流包装盒具备了防水隔热的特点,并且大大提高了盒体的耐折性,确保盒体经多次弯折仍能具有相对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助于实现物流包装盒的重复回收利用,从而有效避免了物流包装盒的浪费,节省了大量的物质资源;

2、前折板、后折板、左折板和右折板通过扣接的方式共同构成下底板,并使得下底板形成自锁,配合粘接的方式,不仅延长了物流包装盒的使用寿命,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盒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物流包装盒整体结构的第一轴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物流包装盒整体结构的第二轴测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料板具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主要用于体现下底板的第一轴测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主要用于体现下底板的第二轴测示意图。

附图标记:1、料板;101、保护层;102、弹性层;2、前侧板;3、后侧板;4、左侧板;5、右侧板;6下底板;7、前折板;71、插接板;72、第二倒角;8、后折板;81、方形缺口;9、左折板;10、右折板;11、扣接板;12、第一倒角;31、第一折板;14、第二折板;15、第一锁口;16、槽口;17、第三折板;18、第四折板;19、第二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2,一种物流包装盒,主要用于物流和电商行业,它包括用于制作盒体的料板1,料板1经剪裁、折叠和粘接分别成型有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及下底板6,而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与下底板6共同围成用于放置产品的盒体。

结合附图3,上述料板1呈三层结构,它包括弹性层102及分别贴附于弹性层102两侧的保护层101。

弹性层102采用气泡膜等弹性材料制成;在保证物流包装盒质量较轻的同时,在物流包装盒实际使用过程中,弹性层102不仅能够提高联盒体的耐折性,而且能够有效缓冲来自盒体外部的冲击,能够长时间保证盒体的结构强度。

保护层101采用塑料板材制成,并通过热压的方式与上述弹性层102固定。生产中,可选用制作保护层101的的塑料有聚丙烯等;聚丙烯无毒无臭,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之一,有助于降低物流包装盒的质量,方便物流运输;同时,聚丙烯还具有耐热、耐腐蚀和防水等性能,尤其适合物流包装盒。

结合附图4,上述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及右侧板5下侧边缘处分别折叠成型有前折板7、后折板8、左折板9和右折板10,且前折板7、后折板8、左折板9和右折板10共同构成了下底板6。

后折板8大致呈长方形结构,其背离后侧板3一侧的边缘处剪裁成型有方形缺口81,方形缺口81恰好位于后折板8背离后侧板3一侧的中间位置上。

左折板9与右折板10呈对称设置;以左折板9为例,左折板9背离左侧板4一侧边缘处剪裁成型有扣接板11;当下底板6闭合时,左折板9恰好能够通过扣接板11与上述后折板8上的方形缺口81形成扣接配合。

前折板7背离前侧板2一侧边缘处一体延伸有插接板71,插接板71的长度与上述方形缺口81的长度一致;当下底板6闭合时,插接板71恰好能够插设于上述方形缺口81中,并与方形缺口81形成扣接配合。

当下底板6闭合时,为避免上述插接板71及两扣接板11与上述方形缺口81脱离扣接,左折板9和右折板10靠近后侧板3一侧对称剪裁成型有第一倒角12,而前折板7上背离前侧板2一侧剪裁成型有第二倒角72,且第二倒角72在前折板7的长度方向上对称成型有两组。

在使用过程中,两第一倒角12能够有效避免左折板9及右折板10的边角因人为出现翻折,并导致扣接板11与方形缺口81脱离;同理,两第二倒角72能够避免前折板7意外翻折并导致插接板71与方形缺口81脱离扣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弹性层102及两保护层101共同构成的料板1能够极大提高盒体的耐折性和结构强度,确保盒体在多次弯折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结构强度,并能够被直接回收利用,减少了物流包装盒的浪费。

实施例二:一种物流包装盒,其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下底板6的结构形式。如图5-6所示,下底板6包括前折板7、后折板8、左折板9和右折板10,前折板7、后折板8、左折板9和右折板10分别折叠成型于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下边缘;其中前折板7包括第一折板31和第二折板14,第一折板31与第二折板14呈折叠设置,且第一折板31与第二折板14之间剪裁成型有第一锁口15;后折板8包括第三折板17和第四折板18,第三折板17与第四折板18呈折叠设置,且第三折板17与第四折板18之间剪裁成型有第二锁口19。

当下底板6彻底成型时,左折板9、第二折板14、右折板10及第四折板18分别抵紧第一折板31、右折板10、第三折板17及左折板9的上表面,并且左折板9和右折板10分别与第一折板31及第三折板17上表面粘接固定;同时,第一锁口15与第二锁口19恰好相互扣接,从而使得下底板6形成自锁结构。

为进一步提高下底板6的承载能力,上述第一锁口15和第二锁口19的底部均剪裁成型有槽口16,当第一锁口15与第二锁口19相互扣接时,两槽口16恰好插接在一起,从而有效避免第一锁口15与第二锁口19发生脱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